黑暗总是让人感觉到不安,所以黑夜成了许多人害怕的对象,处于黑暗的环境他们就会感觉到无比的恐慌,这部分人往往是黑夜恐惧症患者那么,究竟什么是黑夜恐惧症,黑夜恐惧症...
2025-08-03
很多职场工作者对于职业倦怠症往往故意视而不见。事实上,不找出真正原因,往往会让自己愈来愈不快乐,严重的话也许会陷入难以自拔的忧郁症中,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本概念最早由F reudenberger 于1974 年提出,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 aslach 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其研究表明, 职业倦怠由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 、去人性化( depersonalization ) 、个人成就感降低(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 3 个维度构成。一般认为,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 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职业倦怠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
1.情感衰竭: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它被发现为职业倦怠的核心纬度,并具有最明显的症状表现。
2.去人格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度申请等。
3.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工作不匹配理论:Maslach和Leiter于1997年提出了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他们认为,员工与工作在以下六方面越不匹配,就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包括:
1,工作负荷:如工作过量; 2,控制:控制中的不匹配与职业倦怠中的无力感有关;3,报酬:可以指经济报酬,更多的指生活报酬;4,社交:比如员工和周围的同事没有积极的联系;5,公平:由工作量或报酬的不公平所引起;6,价值观冲突:员工和周围的同事或上司价值观不一致。
解决职业倦怠症的良方:
1.换个角度,多元思考:学会欣赏自己,善待自己。遇挫折时,要善于多元思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适时自我安慰,千万不要过度否定自己。
2.休个假,喘口气:如果是因为工作太久缺少休息,就赶快休个假,只要能暂时放空自己,都可以为接下来的战役充电、补元气。
3.适时进修,加强实力:职业倦怠很多情况下是一种“能力恐慌”,这就必须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加油,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压力。
4.适时运动:减压绝佳方法,运动能让体内血清素增加,不仅助眠,也易引发好心情,运动有“333”原则,就是1周3天,每天30分钟,心跳达130下,例如快走、游泳是好运动。
5.寻找人际网络:除了同事,人要有其他可谈心的人际网络,否则容易持续陷入同样思维模式,一旦有压力反而很难纾解。
6.说出困难:工作、生活、感情碰到困难要说出来,倾听者不一定能帮你解套,但这是抒发情绪最立即有效的方法,很多忧郁症患者因碰到困难不肯跟旁人说,自己闷闷、默默地做事,最后闷出忧郁症。
7.正面思考:把工作难关当作挑战,不要轻视自己,要多自我鼓励。不懂就问人,或寻求外援,唯有实际解决困难,才不会累积压力。“加油,我一定办得到”跟“唉,我只要不被老板骂就好”的两种心情做出的工作绩效绝对不同,正面思考并非天生本能,可经过后天练习养成。
8.幽默感:别把老板、主管、同事的玩笑想得太严肃,职场和谐很需要幽默感。
职业倦怠作为客观存在,已经成为许多人积极行为的障碍。如何让他们告别倦怠,我觉得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有效的尝试。首先,改变产生倦怠的应激源。其次,提高自身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能力和运用心理策略的最基本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寄希望于应激源的改变。这是告别倦怠的根本。这非常有效。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3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心理治疗:如何克服黑夜恐惧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黑暗总是让人感觉到不安,所以黑夜成了许多人害怕的对象,处于黑暗的环境他们就会感觉到无比的恐慌,这部分人往往是黑夜恐惧症患者那么,究竟什么是黑夜恐惧症,黑夜恐惧症...
2025-08-03
音乐《神秘园》据说第一张专辑的伤感能杀死人,让人像迷失在神秘的丛林里,黑暗得看不到天,找不到出口,沉溺在这样的黑暗中,像一个人孤独地坐在路边大树的阴影下,静静看...
2025-08-03
做成功的父母,只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和分享孩子的看法和心理感受,帮助他们处理负面的情绪,譬如愤怒、悲哀及恐惧。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与孩子之间建立信任和爱的桥...
2025-08-03
常常夺命追魂call引得恋人烦不胜烦?可就是一边想着“我知道这样不好”,一边心理还是好像得了强迫症似地没法改?都说要把坏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对“恋爱强迫症”同样如...
2025-08-03
就目前而言,很多人还不太了解心理行业,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进行心理咨询或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专家建议,当你出现下列情况时,不妨主动向心理咨询师求助:1....
2025-08-03
早春来临,因年初生活和工作压力加大,人们的精神压力空前增大,神经过于紧张,以至于产生了许多不健康心态,因而看心理医生的病人明显增加,以中、青年人为主。其中20%...
2025-08-03
心理学操作性反应的原则为基础,对于人类的行为方式进行观察后,心理学家提出这样一种改进方式,以纠正惰性生活方式,并由这种惰性生活方式的结束而带来整个人生的良性改变...
2025-08-03
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有谷歌。科技的快速发展,愈来愈多的快捷搜索引擎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有些人甚至“不搜索不出门,不搜索不成文“,患上了心理疾患“搜索...
2025-08-03
导语:你有没有过被人喊作“三八婆”?女人往往热衷于跟人分享自己和他人的私人经历,越是私密越爱散播,颇有一些“狗仔队”和“小喇叭”的风范。不知道为什么,一知道...
2025-08-03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遇到烦心的事首先要靠自己化解,这样才能拥有乐观的心态。心理专家教您遇到烦恼事,不妨学说三句话:第一句:不要紧。不管发生什么事,都...
2025-08-0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