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僻即我们常说的不合群,指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在中学生群体中约占5%~8%。孤僻的人一般为内向型的性格,主要表现在不愿与他人接触,待人...
2025-08-03
有位哲学家说过:“不善于驾驭自己情绪的人总会有所失。”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事业和生活的动力,而恶劣的情绪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破坏作用。因而把自己的情绪升华到有利于个人社会的高度,乃是明智的良策。在情绪易于剧烈波动的时刻,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严防偏激情绪的爆发。人的情绪和其他一切心理过程一样,是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和控制的,这就决定了人是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可以理智驾驭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以下几方面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回避法
当人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便是回避法。躲开、不接触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在心理困境中,人的大脑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的新的兴奋中心。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耳不听心不烦”,正是说的这一道理。
比如,家里的琐事使您“勃然火起”或“郁闷不乐”,就到单位上班;身患绝症者不妨去医院看望垂危病人;面对一份无望恋情的深深困扰,以一种大智大勇来逃避,这都是有效的心理自救,也是客观回避法。此外,还可采取主观回避法,即通过主观来强化人的本能的潜在机制,努力忘掉,或压抑自己不愉快的经历。在主观上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注意力转移是最简便易行的一种主观回避法。在您痛苦愁闷的时候,集中精力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自然就回避了心理困境。
转视法
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可以逃避。有时候,同一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相传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愁。愁什么?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呦。于是为大儿子愁。每逢阴天,老太太嘀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咋晒?于是又为二儿子愁。老太太愁来愁去,日见憔悴,终于成疾。两个儿子不知道如何是好。幸一智者献策:“晴天好晒盐,您该为二儿子高兴;阴天好卖伞,您该为大儿子高兴。这么转换个看法,就没愁发喽!”这么一来,老太太果然变愁苦为欢乐,心宽体健起来。看来,在审视、思考、评价某一客观现实情境时,学会转换视角,换个角度看问题,常会使人感到痛苦不堪的心理困境化为乌有。
自慰法
伊索寓言说,一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便不感到苦恼。心理学便借用来,把以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求心理自我安慰的现象,称为“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不错,在自慰时所谓的理由不过是“自圆其说”,但确有维护心理平衡,实现心理自救之效。单位里评职称,不能每人一份,为此茶饭不思也太不值得了,这次评不上还有下次,再说,没有职称也一样称职,有实实在在的业绩就不掉价,何必为个虚名玩命?恋人分手,也好,跟这样无情无义的人成婚,说不定要倒大霉,早跟她“拜拜”,岂不是免去后患?两百块钱丢了,就当年终奖没发,何况“去财免灾”,全家平安还不是大福?
这不是“精神胜利法”吗?正是。精神胜利法不该被瞧扁了,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摆在那里,如若能改变,当然该向好处努力,如若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就该宽慰自己、接纳自己、承认现实,这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幽默法
幽默法对解脱心理困境是极有助益的自救策略之一。据说,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位脾气特暴的太太。一天,苏格拉底正与客人谈话,太太突然跑进来大闹,并随手把脸盆中的水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局面何其尴尬?这对一个稍有血性的男子汉来讲都是无法忍受的,苏格拉底却笑了一笑,说:“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有大雨。”一言解窘,他妻子也禁不住笑出声来。英国首相威尔森在一次演说进行一半时,台下有人大喊:“狗屎!垃圾!”这分明是指责他演讲的内容。但威尔森这位干练的政治家却微笑以对装糊涂:“狗屎?垃圾!公共卫生?各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这个社会问题。”就这样,他不仅没陷入困境,反倒赢得一片喝彩。
笑是精神消毒剂,幽默是走出心理困境的阶梯。当事业和生活受到挫折时,当交际出现僵局时,幽默的行为,幽默的语言,常常能使困境和窘迫转为轻松和自然,从而使精神紧张得到放松,和缓气氛,释放情绪,减轻焦虑,摆脱困境。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31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孤僻的人如何战胜心理的折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孤僻即我们常说的不合群,指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在中学生群体中约占5%~8%。孤僻的人一般为内向型的性格,主要表现在不愿与他人接触,待人...
2025-08-03
生活中常常有一头大一头小的时候,亦有一头重一头轻的时候。由于两边比重上不协调或尺寸上不对称,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很容易引起人们心理的不平衡,进而导致磨擦和矛盾,甚至...
2025-08-03
我们都熟悉伊索寓言《狼来了》中那个放羊孩子的故事。那个说谎的放羊孩子闲来无聊,恶作剧般吆喝一声:“狼来了,救命啊!”周围田野里和山坡上耕作的人们闻讯赶来救援,却...
2025-08-03
发怒,是人遭到挫折时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其程度有不满、生气、恼怒、愤恨、激怒、暴怒,常发怒损害身心健康,甚至引起心身疾病。因此,需要用心理学方法巧妙婆? 1...
2025-08-03
美国的心理治疗专家比尔·利特尔经过研究认为:一个人若有以下心理或做法,必定会促使你自寻烦恼、无事生非。①盯着消极面牢牢记住你有多少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记着有...
2025-08-03
春季多雨、潮湿,气压较低,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体内外失去平衡,加剧心理机能的混乱,出现抑郁、躁狂、焦虑症等症,更严重的可导致精神分裂症等...
2025-08-03
专家指出,焦虑症最根本的心理机制是对事情过分认真、看得过重导致,因此,应从小培养乐观、开朗、洒脱的心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认为“爱着急”是性格问题,而不是疾病...
2025-08-03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习生活压力加大,几乎每个人都曾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候感到过“恐慌”。所谓“恐慌”可理解为人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包括悲伤、忧郁、焦...
2025-08-03
在重男轻女的地区,假若一个女人不能生儿子,那么对她自己和对女儿们而言都可能会是一场噩梦。有太多这样的故事:女人生了女儿,再生一个还是女儿,于是就一直生,直到生了...
2025-08-03
当我们初入社交圈子时,有时会犯一个常见的错误,那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可,全心全意地为对方做事以期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融洽,这是很多人的想法,然而事...
2025-08-0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