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关心的人深陷抑郁之苦,你可能也会感觉迷惑不解,沮丧不堪,心烦意乱。或许,你会觉得如履薄冰,生怕把他们弄得更生气。或许你茫然不知所措,以至于不得不对他们保持...
2025-08-04
心情烦躁,老想发火,感到干什么事情都不顺心;对工作、学习、生活提不起精神,常感疲劳和乏力;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心慌,坐立不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你会怎么办?
当然你会以为这是小事情,但事实上,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如果你出现以上症状的次数越加频繁,要注意了,你很可能已经有了心理问题。这时候你需要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帮助你挖掘身体里的正面能量,顺利度过人生的“灰色地带”。
然而,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岩城每年到医院做心理咨询或治疗的人非常少。很大一部分人群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还有一部分人群想要寻求心理帮助,却不知到哪里找心理医生。那么如何界定一个人是否有心理疾病,龙岩心理咨询和医疗的现状和水平又如何呢?6月25——27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心理咨询门诊“门庭冷落”
据了解,欧美国家的家庭基本上都会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在美国,每千人就有一名心理咨询师,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的人数占总人口的30%左右。而在我市,目前户籍人口接近300万,每年前往医院或相关机构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不到2000人。事实上,我市有不少人长期处于压抑痛苦的亚健康状态,有些人还会因此做出冲动的事来。
为什么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较少找心理医生咨询或接受治疗呢?
“我只听说三院有心理医生,不过自己没想过看心理医生这个问题,觉得一般的心理压力去看医生,未免太夸张了。”今年34岁的卢先生在龙岩一家建筑公司上班,他说自己心情不好就去看电影,注意力转移了就好了。“估计心理医生就有这一招,让你转移注意力。但我担心这些心理医生对于隐私保密做得没那么好,不像国外有法律规范,这方面中国还在道德范畴内,全凭医生道德自律。而且龙岩地方小,隐私很难保护。我觉得不管什么问题,只要自己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对待,最终都能解决。除非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了,才会去看心理医生。”
“我压力大时想过看心理医生,但是不晓得龙岩有没有心理医生,更不晓得心理医生能不能解决问题。总担心看了也没什么效果吧。感觉这个行业还不成熟,让人不放心。要我找心理医生看心理问题,我不太愿意把自己真实的事情给他讲。”经商的林小姐说她时常觉得压力大,但从没看过心理医生。她说,龙岩这地方熟人多,万一让人撞见去看心理医生,很快大家都知道了,搞不好会以为她精神有问题。
和女儿关系紧张的陈女士一度要找心理医生,但到就近的医院了解,没有专门的医生,只是其他科室的医生在兼职。想去找专门的心理医生,又怕收费很贵。出于这些顾虑,陈女士最终放弃了。采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市民对心理咨询并不是很了解,即使意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又不知该去哪里咨询;知道哪里有心理医生的,却又担心那里的心理医生的水平不够,不能解决问题。
正确认识心理咨询服务
据了解,目前龙岩大约有二三百名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这些心理咨询师们主要集中在学校、监狱,面对老师学生和服刑人员等特定人群,面向社会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不到10%。
目前岩城各大公立医院都设有心理咨询门诊,但大部分医院的心理咨询师是其他科室的医生兼职。因为只是兼职咨询,心理咨询门诊往往只挂牌子却无人坐诊。市第二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心理咨询师周红说,她本来是负责办公室工作的,因为对心理咨询感兴趣,所以考了心理咨询师证。在日常工作中,办公室事务繁忙,根本没办法在心理咨询门诊坐诊。只能等有时间或有预约的时候,才去门诊。
龙岩市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会长徐清,是我市较早开展心理咨询的专业心理治疗师,她也是市第三医院心理科的医生。“其实现在的心理咨询需求蛮大的,从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各行各业对心理援助、心理干预慢慢地重视起来。”徐清介绍,目前我市心理咨询和医疗基础较好且开展正常的是市三院,该院有2名心理治疗师,7名心理咨询师,还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门诊,每天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坐诊。为了把心理咨询服务打造成特色服务,今年初,市三院开通了24小时公益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健康志愿者服务队也成立起来了,该服务队计划在医院、社区、学校开展长期的心理健康知识宣教活动。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对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在外地大城市,除了公立医院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外,还有不少民营心理咨询门诊。但在龙岩,这方面的服务还薄弱。记者打“114”查询,只查到了一家私人心理咨询门诊的电话。据新罗区工商局注册股介绍,在新罗区内登记在册的私人心理咨询门诊目前还是空白。
人们观念滞后也是心理咨询服务难以推开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岩城各大公立医院心理咨询接诊量不高,主要是因为人们的观念比较落后,总以为去看心理医生的就是有精神病的人,还有的人觉得看心理医生就是和医生闲聊,这样也要花钱,不划算。
“其实大部分人都有自我治愈的能力,只是很多人不懂调动心里的正面能量。心理医生很多时候就是激发你的正面能量,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徐清认为,一个人,由心理健康变为心理疾病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加强干预,大多能够回到正常状态。徐清提醒说,每个人都会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常常会情绪低落、自我否定,对将来没有信心,心理医生的工作就是让你尽快从伤痛中走出,把危机变成成长的契机,更好地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43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如何给予抑郁者科学的心理支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如果你关心的人深陷抑郁之苦,你可能也会感觉迷惑不解,沮丧不堪,心烦意乱。或许,你会觉得如履薄冰,生怕把他们弄得更生气。或许你茫然不知所措,以至于不得不对他们保持...
2025-08-04
一、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有这种心态的人,只要求恋人围着自己转,听自己的话,为自己服务,迎合自己的性格需要,而不顾对方的需求、兴趣、爱好和价值。因而也就很难得到异性...
2025-08-04
一提到抑郁症,大部分人觉得只是情绪问题,只要自己调节一下就好了,用不着去医院看。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有生物基础的疾病,只有经过专业精神科医生的治疗才能真正痊愈。...
2025-08-04
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张玉娟前几天,一位满脸憔悴的母亲来到诊室,焦急地诉说着她的孩子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这两年一直郁郁寡欢,已经断断续续休了大半年的学……...
2025-08-04
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宋崇升现在,喜欢呆在家的“宅男宅女”似乎越来越多。有的“宅”,是出于性格习惯,可还有一些“宅”,则可能有着心理上的深层次原因。有的人并不...
2025-08-04
小品《有事您说话》中,爱说大话的老公把自己吹得无所不能,什么事都能办。结果亲戚朋友纷纷找上门,他又花工夫又被埋怨,为自己的“牛皮”懊恼不已。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调...
2025-08-04
自我催眠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心理状态,它可以看作是你的思想在一个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自觉地跟随指示做出某些反应的过程。只要你掌握到这个原理,运用范围可以遍布生活中每个...
2025-08-04
肌无力的发病对人们的危害非常大,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危害。因此,肌无力患者应注重心理的护理,调整好心态,乐观的看待疾病,可避...
2025-08-04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3月18日上午10:54,一条突如其来的新浪微博消息引起轩然大波,这条微博在短时...
2025-08-04
个案:失眠每天吃10颗安眠药刘芸(化名)是解放碑一家外企的白领,因为工作强度大,从去年底开始她靠吃安眠药来帮助睡眠,最开始每天吃1颗,后来发展到要吃10多颗才能...
2025-08-0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