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怎样的批评才能既有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在批评和尊重之间,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并选择适合的批评方式,会帮助...
2025-08-06
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你孩子的感受,不但可则增进亲子沟通的感情,也可以令孩子明白,当遇到有任何烦恼时,回到家里都会得到妈妈的体谅和支持。这会增加孩子安全感,而安全感便可使孩子的创造力和理解力得以全面地发挥。
父母多听少说,使亲子沟通的重要的一环。
了解孩子没有说出来的思想感情、内心活动时,加强你对孩子的内部情蘑的直觉,而这种直觉的建立,最重要的途径。便是聆听孩子的说话和促使孩子的表达。
与孩子沟通,要注意孩子投有明说出来的思想感情,要学会聆听和促使孩子说话。
细心的父母可以发现孩子微妙的变化,弄清孩子没有明说的思想感情。这里所需要的技巧是及时抓住孩子隐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的微小、微妙的线索,如同在阅读时注意字里行间的含意所需要的技巧一样。
刘梅曾经是一位苦恼的妈妈。她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有一点时间和刘梅讲话时,态度很不好,比如说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刘梅问她:“你到哪去?怎么晚了一个多钟头?”女儿说:“我和同学一起到张小梅家玩。”刘梅很生气地说:“你知不知道,我很担心!以后放学后就回家做功课;不要到处去野!”女儿听了脸色很难看,然后不理刘梅就回房间去了。
开始刘梅认为自己说的话和语气不好,但是刘梅发现自己愈大女儿愈不听话,刘梅担心女儿现在有许多话不跟我说,将来会发生什么问题。于是刘梅去咨询家庭教育专家,专家听了刘梅的情况给她开了一个“药方”:多倾听孩子的诉说。并交给了刘梅许多倾听孩子心声的技巧。
从此刘梅不再对女儿的言行做价值判断;即使当孩子不同意自己的看法时,也要承认女儿可以有自己想法的权利,并积极做个女儿的倾听者。
比如:一天女儿放学回来说:“妈!我好难过,今天考试考坏了。”刘梅听了,不再是责怪,而是停下手边的工作,坐下来对女儿说:“愿意说给我听吗?”女儿看了看妈妈,把自己考试考坏的情况给刘梅讲了。刘梅听后,和女儿一起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并合女儿一起制定了相应的补救手段。
听完女儿的诉说,和女儿分析完情况,已经是深夜了。女儿感激地投入刘梅的怀抱说:“妈妈你真好!”那一刻,刘梅的嘴角也浮现出了幸福的笑容。
有时候,出于自尊心或是别的一些原因,孩子并不愿意或认为没有必要用语言说出他们的思想感情,但他们又很想让父母明白他们的意图,这时,他们就会改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对父母进行暗示。
对孩子正处在苦恼时所表现出来的“坏的震动”要敏感,很多孩子在想要父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的时候,只是悄悄地说。如果父母不注意听这种不显着的信号,这种悄悄话将会听不见。
如果父母的注意不灵敏,就应该试着努力去注意孩子反常的、细微的行为信号。比如,孩子衣服不正常的样子、声调、面部表情、动作、姿势等。孩子讲话时,除了注意他的无言的行为之外,还要倾听他所讲的字里行间的意思,想一想孩子希望告诉我们什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识别或弄清孩子的动机或基本情绪。凭借着细致与耐心,做到这些都是不困难的。
父母还应特别注意孩子习惯行为的消失,这将是了解孩子内部情感的有价值的线索。明显的表现是孩子不吃、不睡、不玩或精神不如平时集中。发现了许多线索之后,就应该试着去推测,或者去直接感觉孩子的情绪状态反映了一些什么。
聆听是了解孩子语言所代表的信息的活动过程。
常听有的家庭成员抱怨说:“没有一个人真正听我说话。”孩子对这种情况更有特殊感受。
与接子沟通的关键不在于父母说而是在于父母要学会聆听。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6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怎样批评孩子才能不出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怎样的批评才能既有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在批评和尊重之间,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并选择适合的批评方式,会帮助...
2025-08-06
亲子沟通是令许多父母很头疼的事,我经常会在网站里收到这样的提问——“我的孩子特别倔强,我不厌其烦地给他讲道理也没用,我该怎么教育他呢?”“我家小孩3岁,在大人眼...
2025-08-06
“倔脾气小孩难管教,不让他做,他偏要做”,特别是家中有上中学的孩子,父母和孩子的冲突就更常见了。孩子要管,可管教之余,有没有办法再走进他内心一步,了解他倔强的原...
2025-08-06
“我家孩子做事老磨蹭,早上起来穿个衣服要十多分钟,搞得我都急死了,该怎么办呀?”3月14日,“科学家教进万家”家庭教育大讲堂之《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讲座刚结...
2025-08-06
“听话”,涵盖了父母对宝贝很多的期待。然而,孩子长到两三岁,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却是“皮”了、“犟”了、有自己的小主意了。于是,“不听话”就成了爸爸妈妈心中挥之不去...
2025-08-06
2~3岁的孩子,一般都不善于交际,而且在某一时期内表现得特别害羞。有些孩子与大人在一起时害羞,与小伙伴在一起时反而自在;有些孩子与小伙伴可以自由交往,但与直系亲...
2025-08-06
婴儿也会有意识地向别人打招呼吗?事实上,人一生下来就会与其他人发生联系,尽管婴儿并不知道谁是父母,谁是不认识的,但与其他人交往是人类生存和成长的本能。一些“冰箱...
2025-08-06
尊重和爱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这个需要会体现在父母平时对孩子的表扬与鼓励之中。孩子想听表扬,想要上进,家长要肯定这一点。因此,专家指出,家长要想由衷地欣赏、赞美...
2025-08-06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一项长期追踪调查显示,婴幼儿时期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强。这让笔者想起,每次点击一位同事的博客,里面记录的都是孩子成长...
2025-08-06
中国教育家大会副理事长、新干线校长冯健做客北京新闻广播高招直播咨询节目,与考生和家长所关心的一模前如何度过“心理高原期”进行了互动交流。冯健:家长在这个阶段一定...
2025-08-0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