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1种类型的人,人格发展都有些偏颇的现象,因此无法与身边的人更为亲密。 1、悲情主义这类人对伴侣是渴求的,对恋爱是疯狂的,但他们的心态上却尽有千千结,在脑筋...
2025-08-12
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此话不无道理。“君子之交”与“小人之交”在亲密度上大相径庭,而人们宁愿选择“淡如水”的“君子之交”,而不愿选择“甜如蜜”的“小人之交”。表面上“淡如水”实际上不见得不亲密;而表面上“甜如蜜”,实际上却不一定真的亲密,社交中的“亲”与“疏”的辩证法就是如此。
在社交中,知所进退,亲疏有度,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很好地运用这种艺术,不但不会妨碍或有损于人际关系,而且反而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亲密度”过高,有时会适得其反、亲极反疏、物极必反、过犹不及。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规律。爱和恨是常常相反相成的,爱的愈深,一旦反目成仇,恨起来就越烈。懂得交际艺术的人,不喜欢所谓的“亲密无间”,而倾向于和别人保持适当的距离。好时如胶似漆,坏时又势不两立,不能不说是“小人之交”的特点。所谓“交浅”不可“言深”,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并非全是世故,甚至可以说有时交深也未必即可言深。因为“亲”与“疏”、“深”与“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实际上,要在社交中长久保持较高的亲密度是不容易做到的。孔子曾称赞晏平仲善于人交,久而敬之。”就是说,晏平仲这个人很善于交际,和人交往很久还能让别人尊重他。对一个人如果连尊敬都没有,这样的关系又谈何亲密?那么,为什么交往深久,反倒容易失去“相敬如初”?
人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熟悉无风景。住在西子湖畔的人,天天看西湖,他们往往会因为太熟悉了而感觉不到西湖的美。人们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往往会抱有一种神秘感,如果已经熟悉了,这种神秘感也便会随之消失了。与人交往也是如此。在朝夕相处的人的眼里,彼此已毫无神秘感可言,美的也会感觉到不那么美了,伟人也变成凡人了,过去当回事的,现在也不当回事了。就像唐代柳宗元《黔之驴》中老虎对驴子观感的变化一样。
交往深久,所以不易相敬如初,还因为人际关系越亲密,越熟悉,伪装可能就越少;而在彼此陌生时,往往要带上一种人格面具。就像小孩到生人家,开始总会给人以文静害羞的印象,熟悉以后,就会慢慢摘掉面具,露出自己淘气的本来面目。又如人们的梳妆打扮,虽然在家里进行,却大多不是为了给家里人看的,而是给外人看的。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并不尽然。在家里,丈夫看到的往往是已卸了妆的妻子。像晋代书法家王羲之那样,在别人到他家相亲时,他还居然连个样子也不装,若无其事地坦腹东床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才传为“东床坦腹”的佳话。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缺点不足的暴露,熟悉的人才有更多看到的机会;而优点却和美丽的风景一样,天天看就会熟视无睹,不以为美。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也是亲密度过高难以相敬如初的一个原因。比如,夫妻之间本来应该是亲密无间的,但朝夕相处,优缺点便会暴露无疑,有时难免发生抵牾。有些家庭,夫妻之间发生矛盾争吵后,女方采取暂到娘家小住一段时间从而使问题自然而然得到解决的办法,这正是利用了调节“亲密度”的原理。古人云:“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古今中外的爱情诗歌大多表现的是相思之情以及悼亡的思念,这些都是交际距离的产物,因为人们对于尚未得到或失去了的东西才弥觉其宝贵。
当然人际关系的亲疏是因人而异的。有点头式的泛泛之交,也有“人生得一知己,斯亦足矣”的知己之交,有几代相善的世交、至交、莫逆之交,以及年龄上有悬殊差别的“忘年之交”……不同类型的朋友,有着不同的亲密度,不能一概而论,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人们在交友时所寻求的应该是那种患难之际见真情的朋友,而不是仅仅平日“甜如蜜”的小人。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819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如何才让人感到你的亲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有11种类型的人,人格发展都有些偏颇的现象,因此无法与身边的人更为亲密。 1、悲情主义这类人对伴侣是渴求的,对恋爱是疯狂的,但他们的心态上却尽有千千结,在脑筋...
2025-08-12
懂得为自己心理争取利益。不懂得为自己维权的人被人视为“傻子”,一个傻子当然不可能受人尊敬,不想成为笑料,那就要重视自己!1、多说“我们”,少说“我”。因为,前者...
2025-08-12
嫉妒心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理,只是看每一个人怎样调整自己的妒忌心,但是有些人的妒忌心非常强烈,这样会影响人际关系,也影响彼此之间的相处,我们应该怎样与毒剂心强的人...
2025-08-12
说到沟通,你可能首先想到语言和身体姿势,它们让交流看起来不会“冷场”。然而,实际上沉默也是沟通的法宝。恰当的沉默,可以让交流更理性深入。面红耳赤争吵的两个人,都...
2025-08-12
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画的虾,可谓一绝。可是,他从不在画中加上水,奇怪的是,虽然画中无水,却好像更能让人想象出“虾在水中游”的神奇效果。心理学家将这一现象叫做“空白...
2025-08-12
不抱怨的女人是没有的,但没有技术含量的抱怨,常常被男人视为唠叨成为“耳旁风”,风吹久了,男人可能会“发烧上火”针锋相对;而有技术含量的抱怨,互不受伤又解决问题,...
2025-08-12
要接纳朋友的世界安慰人最大的障碍,常常在于安慰者无法理解、体会、认同当事人所认为的苦恼。人们容易将苦恼的定义局限在自我所能理解的范围中,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
2025-08-12
没有人可以取悦所有人,最讨厌的人也是相对的心理概念。记住一句有用的话:“请你最讨厌的人吃饭,而不是请你最喜欢的人。”讨厌,一种未被改良的社会情绪人的身上有两条虫...
2025-08-12
称赞对方能让你在人际交往中无往不利。当然,这里称赞是指发掘对方的亮点并对其由衷地赞美,而非“拍马屁”。赞美他人会使别人愉快,被赞美者的良性回报也会使我们自己心理...
2025-08-12
一项新的研究提示,想要给刚认识的朋友留下亲切友好的印象,或许求助于一杯心理热饮即可。在最近的一个实验中,将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捧几秒钟的人会比拿冰咖啡的人觉得别人...
2025-08-1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