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数字,我国有9000万独生子女。国内外早期教育的有关专家认为,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中容易养成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动手能...
2025-08-27
一、 个案分析
李某,男,12岁,五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几乎都是班上最后一名。性格上,胆小、多疑、自卑、不爱动。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说话,曾经因学习上的事对老师撒过谎。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李某的家离学校比较远,他属于借读生。他的父母都是开出租车,平时都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李某交流沟通。唯一的交流就是问考试成绩,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长期这样,李某也不再有实话对父母讲。总之,这是一个缺少爱与沟通的家庭。
二、 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李某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这三种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的原因:父母期望值过高;集体的排斥。因此,作为老师,只有给予他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他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三、 矫正措施
劝父母降低要求,增加与孩子的沟通
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李某父母为孩子减压,还给孩子一片自由发展的天空。我把李某这几年来的学习情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他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建议他们综合考虑李某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他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克服望子成龙的急切思想,要注意观察他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同时,我还和李某的家教老师经常联系,调整对他的辅导方法,建议他根据李某的现状确立辅导目标,减轻李某的心理压力,为他能轻松地面对学习,面对交往奠定心理基础。通过给家长写信,学校联系薄等方式,建议家长对李某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李某营造一个温馨、各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同时也能帮李某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李某自信地与人交往的起点。
促同学关心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培养李某交往自信心方面,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爱护,帮助李某在集体中找回自信,学会交往。
首先为李某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我安排一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中队委做他的同桌。这样当李某有困难时,同桌能热情地帮助他,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帮助他恢复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也能让李某在与同桌交往的过程中懂得热情,帮助人是赢得同学喜爱的首要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李某走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其次,我还鼓励“环保假日小队”的队员们吸收李某参加假日小队,发挥李某在小队活动中的作用,让李某爱劳动这一优点得到大家的认可,帮助李某找回自尊,恢复信心。
另外,我还注意到李某没有知心朋友,就在班上开展“手拉手”活动,活动一开始,暗示班内好同学和后进生交朋友,互相帮助。同时,通过这一形式促进李某大胆地与优等生交往,逐步领悟到交往的方法,领略到交往的乐趣。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个体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通过激励的方法,发挥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循序渐进,帮助李某树立交往的自信心。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李某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长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有一定的自觉性,对父母不再报“喜”不报“忧”。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以前,他孤独,不说话,现在有了一群知心朋友,平时也能主动去帮助同学。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毕业考试,语、数、外三门均获得了“良”,一举从差生跃入中等生行列。
(实习编辑:邓碧琴)精彩推荐 权威调查:5%毕业生想过自杀 强档测试:你最迷恋哪种女人? 心理学家为你解析十大梦中“鬼” 最实用:从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潜意识 揭谎!娱乐圈大牌明星都是说谎精 职场攻略:怎样从小动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错?男人下半身压力源于女人 暴强!如今的大学生为减压去裸奔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961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独生子女养宠物有利心理健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据中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数字,我国有9000万独生子女。国内外早期教育的有关专家认为,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中容易养成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动手能...
2025-08-27
8月27日,亲子话题抛出“如何培养孩子的胆量”,请家长们谈谈孩子胆小的话题。没想到反响非常强烈,很多家长都为此头疼,并且积极寻找对策。心理专家宫本宏认为,造成孩...
2025-08-27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长这样夸孩子:“真懂事,像个小大人似的。”的确,小大人式的孩子容易讨家长的喜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孩子容易在成长中出现心理问题。这是因为...
2025-08-27
家,就像冬夜里守候游子的一盏窗灯,父母对子女的拳拳爱心更让人温暖。但是,爱是一门需要学习和培养的艺术,殊不知一些不经意的疏漏,可能让家成为孩子的伤“心”之地。...
2025-08-27
在一些儿童教育专家的建议下,法国家长往往采用下列方法——教育孩子不必对他人的批评大惊小怪家长教育孩子,当然应该坚持表扬为主,但不妨在孩子牙牙学语或学步时,就有意...
2025-08-27
许多父母常常在孩子出现对自己的仇视目光时,开始恐惧,开始寻找解释:“我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变成了这样?”似乎孩子不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长大的。其实,人在青少...
2025-08-27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小宝贝做事时有个特点:刚开始时认认真真,时间稍长就会马马虎虎,不耐烦起来了。有时小宝贝刚吃饭时很香,没吃两口东张希望;积木搭了一半丢在地上不管,...
2025-08-27
我的女儿最近一段时期总是表现出对同学、朋友的妒忌现象。当老师表扬其他同学或发现别人胜过自己时,经常埋怨老师,说同学的不是,不知该怎样教育孩子摆脱妒忌心理———家...
2025-08-27
你不让孩子把蛋糕当饭吃,可他的奶奶让;你认为孩子帮助父母做一点家务是应该的,但他的爸爸认为,孩子做家务就该得到奖励……周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在管...
2025-08-27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心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而这个道理对于那些耐心差、永远也坐不住的男孩来说,似...
2025-08-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