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能走路会说话以后,独立意识萌发,事事喜欢自己来。成人开始感觉到孩子不那么听话了,心理学上称之为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转折期,也称“反抗期”。之所以反抗,很重...
2025-08-27
抽烟、喝酒、打架、敲诈、勒索、抢劫、杀人,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正朝着低龄化、成人化不断升级。这些问题少年们,成了一个让家长、学校、社会头疼的群体。
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想学坏的。每一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孩子,每一个孩子变坏都有其合理的原因。对于问题孩子,我们的帮教工作就是要走进他们的背后,看看他们的成长过程,先像朋友那样理解、信任、帮助他们,然后才有可能去教育他们。——杨顺德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
都有一位问题家长、一个问题家庭
碰到问题孩子,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抨击、指责孩子,怪他们不懂事、不学好,然而在我看来,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肯定存在着一位问题家长、一个问题家庭。他们才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在帮教过程中,我发现很多问题孩子的家长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根本就意识不到: “我把心都掏出来给了我的孩子,可他就是不学好,这怎么还成了我的责任了呢?” 确实,没有哪个家长会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多时候家长们却都错误地表达了自己的爱,他们的爱根本无法得到孩子的理解和接受。
曾经有一位家长跑来找我,说她的孩子在家根本不和他们说话,还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后来,我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位妈妈从小就溺爱孩子,什么事也不让孩子自己做。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帮妈妈做一件家务,她的儿子回到家放下书包就想帮妈妈扫地。谁知这位妈妈一把就夺过扫把,说“扫什么地啊,脏兮兮的,到屋里做作业吧!”后来孩子长大了,喜欢上了打篮球,可这位妈妈怕孩子在打球的时候会受伤,硬是不让他去打。这样的点滴小事日积月累把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拉得越来越疏远,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甚至把孩子推上了结交不良朋友的深渊。直到最后,这位家长才意识到是自己所谓的爱害了孩子!
网瘾问题的产生也是一样的道理。并不是有了网络,孩子们才没法与家长沟通;而是孩子们无法与家长沟通,他们才会求助于网络。上网成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引导,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会他们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或许网瘾就不会产生。所以,我在帮教问题孩子之前,总是会先去接触、改变那些问题家长。
把孩子当做一个成人
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去爱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大人总是喜欢想当然地把我们的想法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忽略了他们真正的需要,剥夺了他们的发言权。问题孩子帮教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讲信用、讲平等、讲理解、讲尊重,从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兴趣出发,和他们做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
有的孩子喜欢乒乓球,我就陪着他一起打乒乓球,在打球的过程中和他交流;有的孩子爱打电脑游戏,我也会让他教我,然后和他一块打,在游戏的过程中鼓励他们“你还真是聪明,像整蛊专家这样的游戏也玩得这么好,我相信,学校里那点功课你只要是认真学那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从朋友的角度慢慢地引导他们走上正途;有的孩子戒心特别重,不容易接近,我就从最简单的买菜做饭开始:孩子在前面挑菜、砍价,我就负责跟在后面拎篮子,孩子把饭菜做成什么样的我就吃什么样的,在这样一个分工合作的过程中一点点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
常常会有家长很困惑,为什么孩子和家长从来不说心里话,可是却能和我在电话里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我是不是有什么灵丹妙药呢?答案是既有也没有。说没有是因为和孩子的交流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是没有固定模式可遵循的;要说有屡试不爽的方法,那方法就是把孩子当做一个成人,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去爱孩子,尊重、理解他们,寻找他们的优点,不吝啬表扬和鼓励。
教育问题孩子关键
是培养责任心和正确的是非观
走进了孩子的内心,有了交流的可能之后,对他们的教育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
接触了这么多问题孩子之后,我发现很多孩子在犯罪之前都曾经遭受过不良侵害。也就是说,这些孩子在做了受害者之后很快地就变成了施害者,成了违法者,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不良交友则成为了违法犯罪的催化剂。
小李是我的一位帮教对象,我们联系了两年后,有天他给我打电话,说以前的“团伙”又来找他,他不理,他们就找人欺负他,希望我可以帮他“教训教训”这些人。我找到了“团伙”的头头警告了他,但同时也告诉小李:“你不是也想当一名警察吗?警察是有自己的职责的,而不是用来解决私人恩怨的。如果我帮你教训他们,我就得脱下这身警服,你这不是危害朋友吗?这样还算真正的朋友吗?”之后小李再也没有出去惹是生非,他后来告诉我说,他要对我这个朋友尽到责任,也要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对于一个问题孩子来说,受不了他人的诱惑而重蹈以前的覆辙有时很难避免,因而帮教问题孩子最关键的就是培养起他们的责任心,教育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学会在受到不良侵害之后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而不是尝试以暴制暴,这才是既治标又治本的方法。
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应对不良侵害
面对遇到的敲诈、勒索一类的不良侵害,孩子们往往会选择三种方式去解决:一是忍气吞声;二是花钱消灾;第三种则就是用以恶制恶,用暴力解决。很显然,前两种方式会助长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而后一种则落入了由受害者到违法者的恶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分五步走:1、沉着冷静,拖延时间。孩子在遭遇突发状况的时候,不紧张不慌乱是不可能的,但一旦冷静下来就要尽可能地拖延时间,多拖延一分钟就多赢得了一分钟自救的时间;2、把对方的外貌、衣着、年龄、身高等体貌特征,逃跑时的方向,所乘交通工具的型号、车牌等记清,以便警方事后能尽快破案;3、寻机求救。事实上,每个犯罪过程中受害人都有自救的机会,要把握机会争取自救,但是也应该注意不要和不法分子硬碰;4、及时打电话求助。脱离险境之后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为抓获不法分子争取时间;5、等候警察到来。报警时要准确提供自己所在的位置并原地等候,否则警察来了找不到受害人,报警也白报。
更重要的是,在遭遇不法侵害之后,家长、老师要及时给孩子以关爱、疏导,让孩子体会到深切的安全感,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精彩推荐 权威调查:5%毕业生想过自杀 强档测试:你最迷恋哪种女人? 心理学家为你解析十大梦中“鬼” 最实用:从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潜意识 揭谎!娱乐圈大牌明星都是说谎精 职场攻略:怎样从小动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错?男人下半身压力源于女人 暴强!如今的大学生为减压去裸奔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962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变孩子的“反抗”为独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当孩子能走路会说话以后,独立意识萌发,事事喜欢自己来。成人开始感觉到孩子不那么听话了,心理学上称之为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转折期,也称“反抗期”。之所以反抗,很重...
2025-08-27
孩子好像天生就是“破坏王”,爸爸妈妈需要时刻收拾孩子的“破坏场面”。刚买的电动小汽车变成了一堆零件;洋娃娃没了漂亮的衣裙;镜子摔坏了,又被胶水粘得零碎不堪……孩...
2025-08-27
“太忙了,没时间陪孩子。”“孩子小,主要由妈妈照顾,等孩子大了自然和爸爸就亲近了。”在陪孩子这个问题上,很多父亲有这样的感慨。近日记者从昆明市多家早教中心了解到...
2025-08-27
“我的小孩胆量太小了”,这是目前不少家长都为之头疼的问题,许多人都在积极寻找对策。心理专家认为,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先天因素、环境因素、家长教育不当、...
2025-08-27
勇敢和富有冒险精神的孩子通常更容易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获得成功,但生活中却有不少孩子胆小懦弱,遇到困难畏缩不前。因此,如何让孩子勇敢起来,成了一些家长最为关心的...
2025-08-27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然而,一份调查资料表明,正常儿童中,90%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左右2~4岁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6~12岁儿童则有7种以...
2025-08-27
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身内在的动力与外界环境构成一系列的矛盾,对各种矛盾如何解决的反映表现为个人的性格。性格主要是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一旦形成之后具有一定的稳定...
2025-08-27
气质和性格都具有稳定的、不易改变的特点,但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气质一出生就有,它具有先天的生物学基础,更多是一种遗传密码在起作用。柏尔曼的气质激素理论认为,内分...
2025-08-27
宁宁特别胆小,不论在家还是在外面玩,家人都必须在他的视线范围内。有时带了玩具出去,被邻居家的宝宝一把抢去了,宁宁也不敢要回来。有时被厉害些的宝宝欺负了还“打不还...
2025-08-27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虽然不一定完全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一个人的性格是在很小的时候开始形成的,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性格,父母应该怎样从小培养呢,下面的一...
2025-08-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