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心理学所说的人格一语,源出拉丁文persona,大略指由具有相当统合性与持久性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个人特质,亦即个人较为持久地表现出来的“社会自我”。俗话说:...
2025-08-27
一.心理"皮实"与否关键看情商
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个人成熟个性的发展。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的基础。培养“皮实”孩子的关键也在于情商的培养。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及幼儿园的教师对此知之甚少,对孩子因情商太低而出现的问题或视而不见,或束手无策,或简单地以批评、惩罚和管束来解决,不懂得以科学的眼光来识别,以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和诱导。
小资料:
1.情商到底是什么?
“情商”,又称“情感智力”,因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的《情感智力》一书而风靡全球。它主要指人类了解、控制自我情绪,理解疏导他人情绪,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控制以提高生存质量和决定人生未来的关键性的品质要素。
2.情绪情感影响人的学习效率
心理学家泽尔勒做了这样的实验,让甲、乙两组学习能力相同的学生都学习无意义音节,同时让他们做排列方块实验,然后测验他们对所排列图形的记忆效果。
当甲组做排列方块实验时,给予赞美的评价,接着再让他们继续学习无意义音节;而对乙组的学生却给予非常严厉的批评和指责,随后让他们再学习无意义音节。结果发现,乙组学生受到批评后,心情沮丧、紧张,方块实验成绩越来越差,无意义音节的学习效果也大大降低,而甲组学生却积极性高涨,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实验证明,良好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与学业成功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关系。
二.家长引导孩子情绪的错误态度和不当行为
然而,我们的家长对培养孩子的情商往往缺乏主动意识,甚至当孩子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时,会出现很多错误处理态度或不当的行为反应:
●压制型,即用责备、恐吓或打骂来终止孩子的消极情绪。
这类家长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情绪或发泄情绪的行为上,不去深究孩子产生情绪的原因,甚至动辄以批评的态度对待孩子产生的情绪。就算有时主动了解原因也只是为了作出反应:"合理"的原因会得到谅解,稍微"不合理"的原因会受到责备,而非常"不合理"的原因会受到严惩。
●忽略型,即对孩子情绪表现不作出积极的反应或加以引导。这类家长不关心孩子情绪的变化,常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
●说教型,即不注意孩子情绪或行为的原因,反复埋怨或罗罗嗦嗦地说教一番。 这类家长的行为极易引起孩子的反抗或厌恶心理。
以上3种处理方式,都对孩子情商的发展不利,必须加以克服。要想妥善处理孩子的情绪,提高孩子的情商,家长必须善于通过情感上的共鸣或移情作用培养孩子感觉他人情绪的能力。家长接受并与孩子分享这种感受,会使孩子更有信心面对困难,因为孩子感到身边有可信赖之人的支持。家长不责备孩子,不嘲笑孩子的情绪,不主观地否定孩子的意向,不拒绝他们的要求,孩子就会让家长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只要孩子觉得家长与自己的立场是一致的,就愿意与家长一块解决问题,接纳家长的意见。
三.怎样有效引导孩子的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家长对于引导孩子情绪、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性格有着非常大的责任和作用,具体都应采取什么做法呢?
1.同理与接受宝宝负向情绪
既然喜怒哀乐是天生的,就没必要强迫宝宝压抑。在要求他“不可以坏脾气”之前,应该先为宝宝的情绪找到出口,譬如给他一个厚宽的拥抱平抚心情,然后试着同理他的感受:“我知道你珲想继续玩。”或“你害怕别人来抢,所以才推开他,是吗?”,而不要马上就叫他:“不准哭”、不准生气”。爸妈可先带开、抱抱安抚孩子,而不用急着处理事情。孩子有情绪,应先让他情绪安静;而当孩子有被了解的感觉,情绪也容易被安抚下来。如果家长和孩子都很着急,亲子之间就容易杠上。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96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理想人格的自我塑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当今心理学所说的人格一语,源出拉丁文persona,大略指由具有相当统合性与持久性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个人特质,亦即个人较为持久地表现出来的“社会自我”。俗话说:...
2025-08-27
作为心理频道的记者编辑,近日参加完白云心理医院等单位主办的中国青少年心理高峰论坛,我的心情很复杂,也倍感肩负的责任重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丰富,人情越来越淡薄...
2025-08-27
在一些国家,有客人第一次到家里来作客,常常是一家人先介绍自己的父母,然后不论孩子年龄多小,都一个不漏地介绍给客人。当介绍到孩子时,每个孩子都是主动伸出手大大方方...
2025-08-27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注重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为您提供参考:1、密切同孩子之间的...
2025-08-27
孩子看完一本小人书,随手一丢,家长也不问一句。或许他看过了也就看过了,没有什么收获,也懒得去思考什么。书看完了,有没什么有趣的发现呀?你又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
2025-08-27
有研究显示,现在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恐慌,特别是对孩子们,父母的恐惧和压力会过早地传给孩子。8岁孩子为世界担心据英国《泰晤士报》11月11日报道,一项调查显示...
2025-08-27
家庭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当给宝宝越多的时候,宝宝的索取也就越多。一方面,爸妈溺爱宝宝,宝宝要什么就给什么;另一方面,宝宝对爸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一点点...
2025-08-27
独生子女常见的性格心理障碍主要有抑郁心理、孤僻心理、执拗心理、偏激心理、狂妄心理、冷漠心理等。其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因而疏导的方法也各有讲究。1、抑郁心理...
2025-08-27
在家像只横行的小老虎,出门变成胆怯的小猫咪。一些家长常常说自己的孩子是“门背后的霸王”,并为他们“拿不出手”的表现头疼不已。幼教专家告诉年轻父母:鼓励式教育最重...
2025-08-27
抽烟、喝酒、打架、敲诈、勒索、抢劫、杀人,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正朝着低龄化、成人化不断升级。这些问题少年们,成了一个让家长、学校、社会头疼的群体。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
2025-08-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