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恋物情结”缘于缺父母关爱

2025-08-28 心理健康
【摘要】:尽管幼教专家认为幼儿依恋物品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的表现,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引导,这个过程将会延长,有可能到了青春期,孩子还会有小毯子之类的“幼稚”举动。一位19岁的

尽管幼教专家认为幼儿依恋物品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的表现,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引导,这个过程将会延长,有可能到了青春期,孩子还会有小毯子之类的“幼稚”举动。

一位19岁的本市某大学男生,最近在父母强逼下才扔掉了一条用了17年的,早已是破絮烂缕的小毯子。当爸妈的百思不得其解,昨向本报科教卫工作室来电咨询。记者就此专门请教了专家,原来“小毯子情结”的根子在于家长自己。

孩子交给老人带,自己潇洒做“周末父母”;很少与孩子一起参加亲子活动;为培养儿子当男子汉而不愿拥抱亲吻孩子……年轻父母也许还没意识到,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便“移情”到了熟悉的物品上。

3岁的强强走到哪里都带着绒毛小兔子。今天一早上活动课,强强竟然一只手抱着小兔子,另一只手拍皮球。李老师试着拿走强强的小兔子,强强哭了,还把小兔子抱得更紧。闵行区科技幼儿园的李伟园长告诉记者,许多低龄幼儿在刚入园时,常抱着从家里带来的玩具、儿时的衣物等不放,就连做游戏时也不放手,已经严重影响他们融入集体生活。有些孩子睡觉时习惯咬被子角、枕头等,哪怕将被子咬烂了也不同意换床新的。

尽管幼教专家认为幼儿依恋物品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的表现,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引导,这个过程将会延长,有可能到了青春期,孩子还会有小毯子之类的“幼稚”举动。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丁昀老师建议,父母在工作之余应多抽些时间一起陪孩子玩,讲故事、做游戏、倾听孩子的心声;此外,还要经常向孩子表达爱意,比如拥抱、亲吻,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爱你的”等。

(实习编辑:张曼)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97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帮助你回答孩子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