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态度,即父母对子女的不同教育方式会使子女形成不同的性格。孩子最初的性格如同白纸一张,生长在某一特定家庭环境的孩子在长期与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接触...
2025-08-29
看到孩子大哭大闹,很多父母首先想到的是先把孩子批评一顿,并不去追究孩子为什么会哭,难怪现如今很多孩子抱怨父母不能理解自己。教育孩子不要只重视表面的东西,要去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对症下药。其实教育孩子并不难,很多困难往往都是没有找对切入点 。
看到孩子大哭大闹,很多父母首先想到的是先把孩子批评一顿,并不去追究孩子为什么会哭,难怪现如今很多孩子抱怨父母不能理解自己。教育孩子不要只重视表面的东西,要去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对症下药。其实教育孩子并不难,很多困难往往都是没有找对切入点造成的。
孩子的许多行为常常令父母困惑,有时候,孩子会很高兴地笑;而有时候,却又放声大哭。有时候,孩子会和小朋友为争夺一个玩具大打出手;而有时候,孩子却会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自言自语地玩着什么……
孩子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孩子的每个行为后面都有和成人不太一样的原因,抓住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下面就让我们解开孩子内心世界的密码。
行为一:打人、咬人。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一定是有原因的。可能他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可能他不想被打扰,还有可能是因为家人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
父母要用心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打人或咬人,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加强孩子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教给他怎么用语言去解决。用爱去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无论何时都是爱他的。孩子感觉被爱包围着,他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无论怎样,家长都应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爱他的,他永远都是好孩子,不能因为孩子一时行为不对,就认为孩子很坏。
行为二:插话。孩子打断别人的谈话,并不是孩子故意在别人面前让父母感到难堪,这是由他的年龄特征引起的。
这表明孩子对讲话中的部分内容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解决心中的疑问或者别人讨论的内容,他曾经听说过或有点似懂非懂,急于想表现自己,讲一讲自己的看法,还有可能表示孩子独自玩耍或独自尝试着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难。
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要注意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引导。
行为三:说谎。在大多数父母的眼中,“说谎就是小偷儿的开始。”因此对说谎的孩子严加责备。实际上儿童根本不懂说谎和小偷儿究竟有什么必然联系。对孩子来说,与其说不懂,还不如说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儿童的大部分谎言来自想象、愿望、游戏和无知,也有出自辩解或引人注目的目的。无论哪一种都不属于真正的谎言,更不至于发展成性质恶劣的偷窃行为。如果不能充分理解这一点,就谈不上正确的处理办法。我们应该认清隐藏在谎话背后的儿童心理,采取与其心理状态相符的办法解决。
行为四:忌妒。孩子的忌妒,是对小伙伴中智力、名誉、地位、成就或者其他条件比自己优越的孩子怀有的一种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一般来说,对孩子的忌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导,便可以化压力为动力,激发孩子发奋上进,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对于忌妒的孩子,家长应采取心理疏通并辅之以思想教育来消除。
行为五:哭。哭的行为是一种结果,凡是“果”必有“因”,既然有哭的行为表现出来,那孩子的心里一定有某种感情在活动。把着眼点放在这一方面,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比如,孩子哭有时是因为感到伤心委屈,有时是因为寂寞的心情,或者感觉到痛或热而哭泣。
特别是对于爱哭的孩子,基本上是由想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同情等依赖心理所致。当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只说:“别哭了。”首先应该关心的是孩子为什么哭,哭的原因和心情,等等,只是劝孩子停止哭泣,而不解决他内心的感情问题,是止不住哭的。
行为六:重复。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喜欢重复看同一部动画片或图画书,这种现象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害处。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个性的原因。喜欢重复看同一部动画片和图画书正是这些孩子喜欢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喜欢重复的个性的一种体现。
二是心理发展水平的原因。由于孩子的认识能力、想象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很不完善,所以就不可能像成人一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他们往往需要重复几次才能理解。一般来说,随着孩子心理水平的发展,重复现象也会逐渐消失。如果孩子的重复程度非常严重,家长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979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父母态度与孩子性格塑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态度,即父母对子女的不同教育方式会使子女形成不同的性格。孩子最初的性格如同白纸一张,生长在某一特定家庭环境的孩子在长期与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接触...
2025-08-29
道德认识在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是非标准,划清善恶界限,才能使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从而自觉地产生相应的行为。要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025-08-29
是人都有好奇心啦!宝宝当然也不例外是人都有好奇心啦!宝宝当然也不例外。刚刚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宝宝一定觉得一切都那么的新鲜、有趣。没有好奇心的宝宝才不正...
2025-08-29
尊重孩子的物权,是个极易被人忽视而又对孩子健康成长很有积极意义的问题。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拥有许多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如玩具、图书、学习用品、衣帽鞋袜、小碗筷、小...
2025-08-29
所谓“气质”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程度等方面,其特点是通过人与人相互交往中显现出来的。气质是在人的心理素质...
2025-08-29
由于儿童的心理功能不足而影响了语言的发展。科学研究证实,智商愈低的儿童,说话的能力愈差,一些智商低于50的儿童甚至不能发展必要的说话技能,而轻度智能迟缓的儿童,...
2025-08-2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外在的物质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密切,但心灵的沟通却相应减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外在的物质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密切,但心灵的沟通却相应减...
2025-08-29
O型baby是彻头彻尾的自信小子他们做事时只朝自己的目标努力,意志坚定,很有耐心,也就是说他不在乎是否会受到父母的责骂,也不在乎是否会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批评。在四...
2025-08-29
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只靠家长、老师。还要靠孩子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在磨炼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以下四点:一、生活多经挫折。...
2025-08-29
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勤奋并非成功秘诀,快乐才是成功之道。有心理学家说,保持快乐心境的人更乐于尝试新事物和挑战自我,更容易获得事业成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
2025-08-2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