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最近出现忽悲忽喜的奇怪行为,做什么事都没有主见,甚至连自己想吃什么都没有个准主意。是不是得了什么抑郁症?我该怎么办?”周三上午,家住凤城四路的张女士向本...
2025-08-31
心理学告诉我们:对强者的崇拜,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但我们应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明星”崇拜,让其健康成长起来?
采访专家:南京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
孩子在“崇拜”中成长
人的成长多数从“崇拜”开始
心理学发现,人的“意识”是阶段性发展的,以七年为一个周期;而人为了成长,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崇拜的对象。
第一个成长阶段:从出生到大约七岁换乳牙之前。
这个阶段,是孩子快速长身体的阶段。
此时,在幼儿的意识中,他自己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周围的一切都影响着他的生命的构成,因此幼儿本能地以模仿来学习。因为父母为其提供了生存的保障及生活指导,所以,这时,父母是幼儿崇拜的偶像。
第二个成长阶段:七岁到青春期(一年级至八年级)。
这时孩子的身体发育已经完成,从心理上说,他要像小狐狸那样脱离母亲而独立生存了。此时,他再不视父母为偶像,而是在家庭之外寻找“父母替代者”,寻找新的楷模和权威力量来追随,并通过感觉来学习,模仿,崇拜,在“崇拜”中成长。
此时的崇拜对象是弥散性的,他要酷,要是成功者等。
一位朋友说,她上初一时,在学校广播里听26届世乒赛实况转播,说庄则栋的抽球,其势如猛虎下山;说张燮林的削球,其形如海底捞月。赛后,庄则栋等冠军队代表,到她们所在城市进行表演赛,而当时正逢期末考试,但她们却不管不顾,因没有票,她们就爬墙越窗溜进体育馆去看表演赛。
跳下窗,正好看见庄则栋、韩玉珍等没有上场的运动员们在休息室里跳交际舞。哇,如此近距离地看到球星,她愣在那儿,好激动!回家后,嚷着叫妈妈给她买乒乓球拍。
之后,下了课就打球,她学庄则栋攻球的姿势,学他上板就抽的小老虎风格。她并没有当乒乓球运动员的理想,但就是想打球,而且要打得最好。
第三个成长阶段:青春期到二十一岁。
此时,孩子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个人的判断力、独立的思想和抽象的理想,他们开始在外部世界寻找榜样和追求自己的理想,“榜样”是他们崇拜的目标,给了他们成长的动力和方向。
现在老三届的很多女同学,都说她们当年最崇拜的是居里夫人。她们不仅喜欢上了数理化,甚至有的女同学还像居里夫人那样盘起了辫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学生,几乎都崇拜保尔·柯察金,他们均会背诵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他们吟诵着这段名言长大,吟诵着这段名言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崇拜明星成普遍现象
人生发展阶段都有崇拜对象
强者崇拜是心理需求
“崇拜”,是人的一种原始而本能的需求。
动物世界,猴群有猴王,蚂蚁国有蚁王。只要是群居的,没有“头领崇拜”,群体就无法有序和谐地延续。人类,脱胎于群居动物,“崇拜”在进化过程中,刻进了基因序列,成为人类与生俱来的某种欲望。
在人类发展的蒙昧时期,出于对自然的惧怕,人们需要凭借某种神奇的力量来驾驭自然,消除内心的恐惧,所以就有了创世神话,有了英雄史诗(中国有“三皇五帝”),这就是人类最初的“明星崇拜”。
之后人们崇拜那些能改变他们命运的人,能保证大众生存的人,以及对大众有用的人,诸如政治家、军事家、宗教家、科学家等。
人们崇尚“完美”的人
现在“明星崇拜”已经统治世界。这种崇拜,实际上源于人类信仰的现代转向,即,当人的基本生存问题解决后,就开始追求“完美的人”的目标。
人们崇拜体育明星,称刘翔为“飞人”、菲尔普斯为“游泳之神”等,在于他们在探索身体的潜能方面,取得了最高成就。
杰克逊因曼妙的太空舞步与勾人魂魄的天籁歌声,被人们称为“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人们为何如此崇拜娱乐明星?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把自己的“肉体”,创造为或者演绎为最接近人类理想的艺术品!
以至于人们认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人类的胜利,“他”的崇拜者们想成为他,以一种近似于朝圣的心态走向他,不顾一切地去模仿他,企图通过接近他来分享他的美和力量,这就是生物学和心理学双重意义上的“欧赫美尔”现象。
媒体创造了“光环效应”
为何现在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娱乐明星”而非真正英雄的光环中?个中有个原因,是文化和传媒的合作。
因为明星是票房的有力保证,利用他们的超常魅力,可以强烈地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而使文化和传媒获取可观的利润。他们对明星进行包装,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在人们的心中创造“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如果某个人的某种品质、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时,人们对他的其他品质、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因此,这种心理效应也称“晕轮效应”。
造星者创造光环效应,是诱骗人们去崇拜明星。既然是诱骗,那就是投其所好,就是抓住受骗对象的真正需求,造星者因此努力将明星打造成“完美人”的形象,打造成人们理想的投影,是值得依赖的英雄,是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是自己无法超越的极限,是自己无可企及的优秀异性……让人们以为有了明星,就有了一切,一切可以暂时变为现实,让自己暂时有了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依靠。
崇拜,是弱者对强者的崇拜,而少男少女,尚处在心智发育的过程中,更易受到“诱骗”,因而成为了“娱乐明星崇拜”的主力军。
“明星崇拜”应对良策
孩子陷入明星崇拜怎么办
家长
家长一定要调整认知,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崇拜明星了,父母应该高兴,那说明,孩子的身心非常健康。如果孩子谁也不崇拜,反而应该着急,那说明您孩子的心理年龄还没有进入青春期。
如果孩子在青春期没有广义的“明星崇拜”,或“明星崇拜”的欲望被父母抑制,很可能会造成“安全感”的缺失。孩子进入青春期,心理上想脱离父母,到外面去探索世界,但面对纷繁未知的世界,他内心会感到惶恐,必需找个“强者”来崇拜,来学习、模仿,希望自己强大起来,这样他内心才会产生安全感。
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没有经历“崇拜”的过程,即第一步,最基本的社会化的过程还没有结束,他内心的“安全感”没有建立,将来到了适婚的年龄,很可能会出现问题。
心理学发现,人的心理也遵循“能量守恒”原则,即,当人在某一方面有所缺失时,必会寻求补偿,以保持心理的平衡。那些在青春期没有建立起“安全感”的孩子,无论是男孩、女孩,进入适婚年龄后,都会找一个强势的人来恋爱,或者有钱、或者有势、或者年长、或者高大,唯有这样,他们内心才会有“安全感”。
有的父母会说,我希望他崇拜英雄,但不是什么娱乐明星。即使这样,也不能硬行制止,因为此时,孩子的感觉能力,比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要来得快而深刻,故很多行为都显得缺乏理性指导,理性化教育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很多时候是徒劳无功的。
而且,因为“光环效应”的结果,娱乐明星在孩子的眼里,是完美的,是强大的,同样会满足他成长的心理需要。同时,因为社会的成长标杆并非“明星”一种,其他参照,会对孩子的明星崇拜进行调整,如,有一位中学生说,他曾非常崇拜某明星,但上高中参加军训后,又开始崇拜军人。所以请不要压制孩子的明星崇拜心理,最好让他自行调整。
有一位年轻记者说,她上初中时,特别崇拜电视台的一位主持人,曾课也不上了,到电视台去等候,想见其一面,没有见到,就写信,那位主持人回信中给她邮了一包花籽,她精心饲养,花开得很好,但搬家时,父母没有将花带走,她大哭了一场。等她上了高中,视野开阔了,又开始崇拜女政治家,觉得自己当初的大哭很可笑。
此例说明什么?说明崇拜是弱者对强者的崇拜,待弱者强大起来,就会寻找更强大的目标进行崇拜,所以请父母不要拔苗助长地为孩子寻找崇拜的对象,崇拜是心灵的崇拜,要合乎孩子的心理年龄才好。
明星
明星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成了人们,特别是少男少女们学习与模仿的对象,也就是成了公众人物,就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其行为,要遵循社会的基本准则,要附合社会的价值观。
刘德华该结婚时不结婚,结婚了又隐婚,这其实是有悖社会准则的,如此行径,很可能影响了很多粉丝的正常爱恋,误了他们的婚姻,这其实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很多明星怕婚后影响自己在粉丝心中的地位,特别是怕会失去大批的异性粉丝,这其实是明星思维幼稚的表现。如果你的行为附合社会准则,你婚后,也许会失去一部分思想幼稚的粉丝,但是如果你的歌唱得更好,或戏演得更好,你一定会吸引来更多的思维成熟的粉丝。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0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强势母亲不利孩子的成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我儿子最近出现忽悲忽喜的奇怪行为,做什么事都没有主见,甚至连自己想吃什么都没有个准主意。是不是得了什么抑郁症?我该怎么办?”周三上午,家住凤城四路的张女士向本...
2025-08-31
节约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孩子的节约美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必将使孩子终生受益。要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既要强化孩子的节约意识,也要...
2025-08-31
也许孩子不够自信一直以来都是父母们烦恼的问题之一。自信对于一个小孩的成长而言,是多么的关键以及重要,然而偏偏许多小孩都不能建立起自信。我们平时也不难发现,一些父...
2025-08-31
万不要以为乳臭未干的小家伙们什么本领也没有,其实4-6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情感:4个月时开始对经常亲近自己的家人微笑,并尝试进行浅层次的...
2025-08-31
上进心,就是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的一种心理品质。孩子的上进心,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动机。有的孩子就缺乏这种动机,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1、爸爸妈妈的挫...
2025-08-31
当宝宝接近3岁时,父母会发现,从前听话的孩子突然间不乖了。他可能变得很固执,甚至有些自以为是。比如,妈妈刚问他一句“干……吗?”他便好似不加思索地就回妈妈一个“...
2025-08-31
宝宝入园全家动员小鸿鑫入幼儿园第一天,亲友阵容很强大。爷爷、奶奶、爸爸、姑姑都到场,妈妈怕自己受不了,留在浦西看家。起初,看到幼儿园内各种玩具、滑梯,小鸿鑫乐坏...
2025-08-31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
2025-08-31
所谓“性格”是一种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优柔寡断、刚强、懦弱等,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格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
2025-08-31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前很多家长和教育者都只注重让幼儿学知识、考高分,进好大学,我们班一些幼儿的家长就强迫2岁多的幼儿认字、记英语单词或做数学题。有个别的家长以...
2025-08-3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