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家庭体罚子女现象”的调查显示,近2/3儿童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在接受调查的498名大学生中,54%的人承认自己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家长的体罚,高达被体罚总数...
2025-08-31
l岁宝宝还没有道德的判断,也不可能有意地做出什么道德行为。宝宝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是在掌握语言以后逐步产生的。当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良好的行为的时候,成人就有愉快的表情并且用“好”、“乖”这些词给予奖励;当宝宝做出不良的行为的时候,成人就有不愉快的表情,并且用“不好”、“不乖”这些词给给予批评。
在这样的过程中,宝宝逐渐养成一定的道德习惯,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场合,宝宝就能不加迟疑地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来。而对于不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则会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
幼儿的道德判断是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的。凡是成人表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宝宝便认为是好的行为;反之,凡是成人表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宝宝便认为是坏的行为。因此“好”、“不好”是宝宝最初的道德判断中的两大类别。3岁的宝宝已经能把人分为两类:好人和坏人,例如说,警察叔叔是好人,“小偷”是坏蛋。
但宝宝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还是比较简单的,不能对他们提过高的要求。宝宝还不可能掌握抽象的道德原则,成人只能用简单明了而具体的事例来使宝宝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宝宝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也是不稳定的,经常需要成人加以鼓励和督促。比如,当宝宝看见别的孩子折花的时候,他会说:“妈妈说的,折花就是不乖。”但是也可能过了一会儿,他自己也忍不住地折起花来。
总之,在幼儿期要用合乎宝宝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宝宝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同时也不要要求太严,期望过高。
对幼儿期的孩子进行道德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要在家里建立一个好家规,这个家规应该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延伸和具体化,使幼儿生活有良好道德的家庭环境中。
2、经常用生活实例向孩子讲解家规和一些社会规则的涵义,使孩子从“必须遵守”到理解有一个初步的转变。
3、在孩子能对家规和社会道德规范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使孩子能够进行行为选择,而不盲从。
4、帮助孩子学会抑制自己的欲望,加深孩子遵守家规和社会道德规范意义的认识,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
5、对孩子好的行为表现,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教育和纠正。
6、为孩子创造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使孩子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和锻炼。总而言之,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把道德搞活搞扎实。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少家长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学习好摆在首位甚至是唯一的位置上,对孩子一味强调只要学习好就行,将来就能出人头地,就能生活得富裕幸福。并且,总和物质挂钩,久而久之,势必在孩子的心目中打下这样一个深深的烙印:“只要我学习好,我就能拥有一切”,“只要我学习好,我就有实力,我就什么也不怕”。滋长了一种功利极强的个人主义,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很可能培养出一些学习上的尖子而思想品德上的“劣等品”。
现实告诉我们,因私心太重而违法者有之,杀人者有之,遗弃父母者更是屡见不鲜,造成不少家庭和个人的悲剧。这实在是个家庭教育的误区。作为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心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前途,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获得学习的动力,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平衡地发展,孩子才有希望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家长切不可把教育孩子看作是一种“投资”,一种功利行为,是“自家的事”,那就大错特错了。孩子是自家的孩子,但更是国家的未来。树立起新的科学的进步的教子观,这是时代对每一位家长提出的要求。家长应该彻底扭转“重智轻德”的做法,加强对孩子的德育教育。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0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当心!打孩子打出心理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针对“家庭体罚子女现象”的调查显示,近2/3儿童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在接受调查的498名大学生中,54%的人承认自己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家长的体罚,高达被体罚总数...
2025-08-31
作为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宝宝从小就很自信,但自信不是天生的。以下是打造自信宝宝的28个方法,你不妨试试。1.认真对待宝宝的要求。当他在电话里满怀期望地提出:“妈...
2025-08-31
“我给他吃得好,买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经常和他交流,怕他受一点委屈,这些难道不够吗?”面对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需要什么”的问题,一些家长显得迷惑。长春...
2025-08-31
开朗孩子必备的多种游戏一个开朗乐观,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爱心的孩子,在人生路途中往往会得到更多的掌声和机会。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就要年轻的爸爸妈妈从孩子小时候,从小...
2025-08-31
浮躁心理是当前一些青少年的通病之一,表现为行动盲目,缺乏思考和计划,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见异思迁,急于求成,不能脚踏实地。比如,有的孩子看到歌星挣大钱...
2025-08-31
一个有良好自我形象的孩子常常感觉自己是受人欢迎的,因而充满自信,能积极克服困难,大胆做事。自我形象差的孩子常常感觉自己不令人满意,自卑、胆怯,怕做错事。自我形象...
2025-08-31
我们都知道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在这个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年代,想要控制孩子的物欲谈何容易。怎样抵挡发生在他身边的重重诱惑,怎样平和又高效地对孩子说“不”...
2025-08-31
心理学告诉我们:对强者的崇拜,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但我们应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明星”崇拜,让其健康成长起来?采访专家:南京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孩子在“崇拜”中成长...
2025-08-31
“我儿子最近出现忽悲忽喜的奇怪行为,做什么事都没有主见,甚至连自己想吃什么都没有个准主意。是不是得了什么抑郁症?我该怎么办?”周三上午,家住凤城四路的张女士向本...
2025-08-31
节约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孩子的节约美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必将使孩子终生受益。要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既要强化孩子的节约意识,也要...
2025-08-3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