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冬冬是一位初三学生,随着中考临近,冬冬开始变得烦躁、沉闷,甚至发展到失眠、头痛,一向稳定的成绩也开始下滑。焦急的家长不明白:孩子究竟怎么了?据心理健康教...
2025-09-01
每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都免不了与老师打交道。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很多人来说,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其学业的进步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人与人的接触时摩擦也难以避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多学生都表达了对陪伴自己成长的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道出师生间的一些烦恼。专家认为,互相理解,互相关心,共同排除不和谐的因素,对于学生和老师都十分必要。
学生之困
成绩不好另眼相看
欢欢今年9岁,因为家里的教育气氛比较轻松,欢欢从小就很好动,注意力有些难以集中,但由于活泼健康,父母从来也没有把欢欢当成“问题孩子”。
可自从入小学以来,欢欢和爸爸妈妈却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难题:由于欢欢难以集中学习上的注意力,因此成绩总是排在班级的最后一名,班主任张老师开始还尽力辅导,后来索性以智力不合格向学校申请将欢欢的成绩不列入班级的总成绩。欢欢就这样成了一个“另类”的学生,爸爸妈妈气不过,到医院检验欢欢的智力,结果欢欢智力正常。但为了不让老师为难也没有向学校投诉。
严厉斥责难以承受
小安去年刚上小学,是个文文弱弱的女孩子。本来小安对于“上学”这件大事就有点担忧,遇到了小学老师后,小安就更加不愿意上学了。原来,老师虽然“教学成绩”不错,但对于学生的态度太过严厉了,尤其是对于刚进入小学读书的孩子来说,显得有点难以承受。
“同学们谁犯了一点小错,老师就会大声训斥,有一次我只是上课时跟同桌说了几句话,就被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小安对记者说,“以前幼儿园老师都鼓励我们课堂上多发言,多与同学交流。小学老师与幼儿园老师太不一样了。”
学生隐私随意公开
辰辰今年上初三,对班上的一个女孩子很有好感,于是鼓起勇气给她写了一张纸条,希望能保持正当的交往。没想到纸条让老师看到了,老师“称赞”他“年纪轻轻、思想复杂”。甚至还在公开场合批评他。现在,谁见到他都调侃一下,搞得他上课也不敢举手发言,怕引起同学的嘲笑。辰辰本来就是敏感的孩子,这样一来,更加觉得在班里待不下去,想要退学了。
老师之困
教学压力大
据了解,在学校里,因为要提高班级总成绩而把某些“差生”成绩单列的事并不少见,有些学校甚至组织学生做“智力测验”,把“差生”的学习成绩差归于“智力缺陷”一族,从而避免其拉下班级总成绩。而关于“差生成绩不列入总分”的事情,某小学老师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苦衷:“我们的考核非常严格,如果班级总成绩被拉下来,我们不但奖金没得发,工资也会少很多。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自己也实在很苦啊!”
学生太过“骄”与“娇”
另一方面,有些老师也觉得,现在有的孩子太娇气了,在学校里遇到一点问题也难以承受。而“骄气”的学生更让老师心寒。广州某初中班主任对记者介绍说:“现在的孩子个个都‘金贵’得很,实在很难教呀。我们班上就有孩子总在老师面前说起‘我爸爸是那里那里的领导,妈妈又如何如何’;有的学生被老师稍微批评几句就赶紧警告说,‘老师你不能伤害我的自尊心哦’等等……唉,现在的老师真是不好当啊!”很多学生对陪伴、帮助自己成长的老师都充满感激之情。图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经纬在电影中饰演一位小学老师。
专家建议:互相理解有利师生关系和谐
老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
虽然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苦衷,但教育专家认为,在师生关系里,学生始终是更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尤其对于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来说,老师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老师的一言一行也许会影响孩子一辈子,有时即使是一些看似无意识的言语也可能伤害学生幼小的、敏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应该多鼓励、少责罚。
天英亲子教育中心儿童教育顾问刘智刚认为:“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的确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他们要精通教学业务,提高学生的成绩;另一方面,他们同时面临着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老师也是社会的一分子,老师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尤其是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态度,都可能会让老师一时产生心理失衡感,这种失衡感给教师的心灵会有很大的震撼,甚至是伤害性的,所以有的教师无意中会以一种侵犯性的发泄来平衡心理失衡。”刘智刚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自身的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应该得到增强。而校方和老师也要正确把握教育的发展目标,不单纯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学生:要提高心理承受力
专家认为,增强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能完全依赖老师,学生自己也需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很受伤”,只有认清现实并勇敢地面对现实才能走向成熟。
此外,专家也提醒一些步入初中的“大孩子”,要尊重和理解老师的工作,不要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或处处跟老师“对着干”,这种逆反心理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师生之间只有互相尊重,才能真正使双方的关系走向更加和谐的状态。
家长:应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困惑
广州市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专家胡慎之认为,在心理上受到教师伤害的学生通常表现为“自卑”和“抵触”两种极端:本来就敏感脆弱的学生如果经常被老师在众人面前进行否定,就非常容易产生自卑情绪;而本来就脾气倔强的孩子则很容易因为某一学科的老师伤害了自己而对这门学科产生抵触情绪,然后是对大部分学科的抵触,再以后是对学校、老师和同伴的抵触。“那时,这样的儿童心中就很难有爱和友善了,他最后会害怕学校并且逃避上学。通常,这些人会带着这些在儿童时期形成的心理障碍终其一生。”
因此,专家提醒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困惑,及时与老师沟通解决,不要让孩子把难过闷在心里,因为这样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疾患。马克·吐温画像。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15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考生考前心理健康莫轻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15岁的冬冬是一位初三学生,随着中考临近,冬冬开始变得烦躁、沉闷,甚至发展到失眠、头痛,一向稳定的成绩也开始下滑。焦急的家长不明白:孩子究竟怎么了?据心理健康教...
2025-09-01
情绪的调节在心态调节中,占据核心地位。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调节好情绪则是心态调节的关键,考生在考前与考中怎么调节好心态呢?这里提供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供考生...
2025-09-01
求职择业对当代大学生是沉重的压力、又是严峻的挑战,为了不被这重负压垮,为了迎接这充满机会又令人恐惧充满失败的挑战,大学生必须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及时调整好自己...
2025-09-01
针对考生在考前因时间紧、压力大而导致的长期的过度紧张、焦虑不安、抑郁等心理问题,考生与家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进行减压疗法,使考生在考前心理放松,心态平稳,恢...
2025-09-01
“有52.6%的高校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中,该比例分别为42.7%和60.3%。”报道分析认为,网络娱乐的兴起以及课堂内容脱离...
2025-09-01
考试不只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次检查,而且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如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的一次考验。考前复习,每个考生不仅需要知识的准备、能力的训练,更需要做...
2025-09-01
“五要”是:一要情绪稳定。家长情绪稳定通过感染、暗示等心理机制,有助于考生情绪稳定。家长情绪不稳定,心情紧张,不利于考生良好的心态的建立。二要情绪愉快。家长对考...
2025-09-01
抑制法:有许多学生在临考前总怯场,怕自己会紧张。对此,考生可用抑制法来避免怯场或走神。其原理是,当大脑中一组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发出兴奋去刺激大脑皮层,产生...
2025-09-01
兴趣,是你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可以增强您的职业适应性,让您不输在起跑线上;兴趣,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您的潜能,提高您工作的快...
2025-09-01
进入1月份,几乎所有参加考研的人精神都有些亢奋。有的同学这几天晚上看书看不进去,睡觉也睡不着,满脑子想的都是考研。越是胡思乱想,越怕影响了考研成绩,害怕考试的时...
2025-09-0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