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和大家在平时的交流中,自己也深切的感受到,我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确实是一个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越来越...
2025-09-02
项传军告诉记者,今年的大学新生大多出生于1990年后,这些90后新生给大学带来新鲜空气同时,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考验,因为比起“80后”,“90后”大学生思想上更加功利,他们对技能学习、社会求生方面的诉求更多,对生活的要求更高,面对的社会压力更大,因此他们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比较多。
首先,大学新生最容易产生孤独感。入学后,新生人生地疏,远离朝夕相处的父母、亲人和朋友,有些新生入校几天内频繁打电话回家倾诉思家之情,甚至想家伤心落泪,盼着“十一”长假早点到好回家团聚。这种感受在新生入校后一两周内特别强烈,女生比男生突出。项传军称,这种孤独感所带来的依恋心理如太强烈而一时难以调整或转移,就会容易引起失眠、食欲减退、注意力下降等心理反应。
其次,大学新生容易感到失落。许多新生在中学时是学习的尖子、佼佼者,但在人才济济、强手如林的大学校园里变成了一名普通学生;有些新生未能实现自己的高考志愿,以及入学后发现大学生活并不是之前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等,使他们产生一种失落感。同时,许多新生在高中时代学习生活紧张而充实,上大学后除宿舍、食堂、课堂“三点一线”外,每日无所事事,生活无聊、乏味,显得茫然不知所措。这时,有些同学为此去寻找新的刺激如游戏机、网吧、ok厅、舞场及其它可以“happy”的方式来麻醉自己,甚至终日沉迷难以自拔。“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而造成的。”项传军说。
“自卑感和困惑感也是许多大一新生存在的问题。”项传军介绍,有的学生因为身体残疾,或长相丑陋不靓丽,或体质虚弱多病,或者是家庭条件比较贫困、单亲家庭等,造成个性特点比较自卑。还有些新生学生干部急于求进步,大搞“新官上任三把火”,最后导致干群关系紧张。此外,大学新生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随着性的进一步觉醒与成熟,一些新生缺乏对性科学的了解和认识,对此若不加以注意,则容易造成青春期的性压抑、性烦恼、性异常、性放纵乃至性罪错等诸多性心理问题。
大学新生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项传军说,大学新生存在心理上的矛盾或困惑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自己对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迈好大学阶段健康成长的第一步。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适自己,形成新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新要求:
一是正确认识自我,学会调节自我。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正确地分析与评价,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过高也不过低评价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期望值;要悦纳自己,即敢于坦然地正视、接受自己的弱点、不足,不自我欺骗,能自我负责,学会欣赏自己也欣赏别人。学会对情绪、意志、行为的自我控制,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心理平衡。
二是接受现实,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在现实面前不怨天尤人,不自怨自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造环境,积极主动地去创造条件,以求外界现实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力求使自己在现实条件下获得最佳的发展。考上大学不是终点,而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因此,大一新生应对自己的人生作出合理的设计与规划,明确并努力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三是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让人积极进取,创造成功;消极的心态让人情绪低落,带来痛苦与失败。积极的心态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改善和学习的。大学生应当保持热情、自信、乐观、坚强、进取的心态,积极参加各项丰富多彩的健康有益的校内校外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健康的情趣,陶冶自己的情操。
四是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因此,大学生要重视良好人际关系的营造。这就要求: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注意在交往中保持人际关系的平衡;优化自己的性格,多一点理解、宽容、友善、关怀和赞美,少一点偏见、狭隘、傲慢、冷漠和嫉妒,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水平;加强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学会移情,避免自我中心。
五是大胆寻求心理咨询。大学新生中有一种误区,他们认为心理咨询是就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人而言的。这是一种误区与偏见。心理咨询不仅面向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重要的是面向大多数需要发展的正常的学生。它针对求询者的各种适应和发展问题,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和探讨,妥善解决各种心理矛盾,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设计,从而达到自立自强,促进个人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大胆寻求心理咨询,更好地发展自己。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21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魔方 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其实和大家在平时的交流中,自己也深切的感受到,我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确实是一个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越来越...
2025-09-02
●高考前一晚没睡着或没睡好考生在高考期间,由于高考的特殊性,考生的身体、精神都会处于很高的觉醒水平,高考前一晚没睡好或没睡着,甚至整个高考期间都没睡好,也会有足...
2025-09-02
新泽西银行的创始人法尔瓦诺在他的独子8岁时,就教他如何管理自己的大学教育基金。当孩子15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但幸运的是,“父亲教给我很多规律与法则。”小法尔瓦诺...
2025-09-02
一、“消极—积极”调整关。高考成绩不理想,高职学生入学后多少会出现消极心理。如果任其滋生发展,必定会影响学业的完成。消除学生消极心理,主要靠辅导员与班主任做细致...
2025-09-02
考场如赛场,不少考生也有类似现象。平时学习成绩优秀,考前准备充分,对某些考试内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然而到了考场,特别是到了高考这样的重要时刻,却发挥失常,往往表...
2025-09-02
我儿子现年十三岁,上初二,他从小就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勤俭节约,心地善良,特别懂得体贴关怀人,为人处事、行为习惯是那种能得到大众公认的好孩子,学习成绩从小学到...
2025-09-02
恋家心理。大部分毕业生毕业伊始雄心勃勃,四处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正所谓"好男儿志在四方”。但也有的大学生不愿出远门,只愿在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里就业,人为地缩...
2025-09-02
1、错把理想当目标大学生中不乏有各种各样的职业理想,如有的人希望成为明星,成为科学家,成为世界首富,成为国家主席……这些看似很难实现的理想,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
2025-09-02
1.家长先自我减压,这是孩子减压的关键。2.不谈对孩子的未来期望,告诉孩子各行各业都一样,收入多少并不能决定人生的幸福快乐。3.不要强调教育费用昂贵,让孩子感觉...
2025-09-02
为此,心理专家把考前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分成几类,并给出相应的对策。类型1:成绩波动动摇信心第一种考生是本身学习成绩比较稳定,只是为了一次成绩上的波动就动摇了信心...
2025-09-0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