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留学心态:“出国镀金”到“逃避竞争”

2025-09-03 心理健康
【摘要】:留学热持续升温,是否有人关注过这股热潮背后,留学生的留学目的与心态一直在变化。从改革开放后首批访问学者起程赴美到如今留学热的兴起,30年间,一共有124万学生出

留学热持续升温,是否有人关注过这股热潮背后,留学生的留学目的与心态一直在变化。

从改革开放后首批访问学者起程赴美到如今留学热的兴起,30年间,一共有124万学生出国留学。30年间,留学生的留学目的在发现变化,心态也在变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80年代):留学生基本为公派,目标是学好本领回国报效。这一阶段的留学生不甘于中国落后的现状,想要学习与发展,中西方巨大差距在他们心里形成强烈冲击。为了学业,他们勤奋拼搏,为了生存,他们不惧艰辛。最后,他们中绝大多数都选择留在国外,回来报效祖国的很少。

第二阶段(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起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留学渠道逐渐多元,自费留学生增加,留学生心态已发生变化,从原来的"逃离苦海"变为"出国镀金"。大部分留学生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回国创业,或担任跨国企业高级职业经理人。

第三阶段(90年代末~2005年左右):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留学门槛减低,留学呈现低龄化趋势,留学产业呈现多样化趋势。随着英国、澳洲一批非正规私立学校的涌现,吸纳了大量成绩基础差的中国学生,留学生心态从原来的"出国镀金"变为"逃避竞争"。他们在国外往往就读读语言或预科课程,产生2大类问题而引发社会关注。一类是小留学生,无法独立学习独立生活,挥霍金钱过着小富豪生活,有些甚至误入歧途。另一类是"海待",他们在国外就读的私立学校几乎都是中国人,因此出现一大批英文讲不溜,却能说一口流利广东话的"海待"。

第四阶段(2005年开始):中外交流频繁,互联网普及,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中国家长普遍对国内教育存在一定看法,认为西方教育更加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随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中国留学生的留学规划趋于科学理性。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36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幼儿记忆力培养十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