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900名受访者中,五成人认为大学毕业生谋职时眼高手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理事...
2025-09-05
随着暑假接近尾声,学生们将纷纷回归到“校园模式”。面对升学、人际和新环境带来的种种压力,有不少学生都会在开学初期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对此,心理学专家表示,开学后学生的生活节奏骤变,很可能会遭遇“心理不适期”。不同年龄段心理问题也不一样,大一些的孩子如小学或初中的,则是学习障碍、多动症及社交障碍多一些。家长和学校要加以留心,最好在开学前先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扫雷”,让孩子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学期。
分离焦虑三四岁的幼儿居多
很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都不愿意与父母分开,所以经常哭闹。比如说去年刚进幼儿园,还没完全适应,放了寒假后,在家待了一段时间,就不愿再去了,这就是分离焦虑,属于情绪障碍的一种。一般容易发生在独立与适应能力比较差、胆子小、有依赖性的小朋友身上,他们往往经常哭闹,爱发脾气,不愿意去幼儿园。
对此,心理学专家向家长支招:首先家长不要过分溺爱,应当培养孩子独立性格及适应能力,不要任何事情都大包大揽,应当给予孩子一些自主的权利,同时,经常带孩子到户外玩耍,不要只是在较为封闭的空间内待着。
课堂多动症 三四年级以后凸显
对于多动症,其实很多时候在一二年级的孩子看不出什么来,但到了三四年级以后却会凸显。因为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很多孩子的学习上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到了三四年级以后难度逐渐加大,很多孩子就坐不住了。而男孩表现好动,在上课的时候坐不住,经常动来动去的,而女孩儿则是分心,容易走神儿,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孩子经常出现上述表现,那么就应当及时到儿童专业门诊进行就诊。家长或老师不要把孩子的这种多动认为是调皮的表现而进行指责或打骂。
学习障碍症 初高中学毕业生多
一些上毕业班的孩子容易患学习障碍症,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学习成绩很差,跟不上课程,在放假期间,这样的学生经常还完不成假期作业,但又要开学了,所以就紧张,也不愿意去学校。加上有厌学情绪,一去学校就紧张,有恐惧心理,严重者则可发展为学校恐惧症。
专家表示,家长不妨先降低心理目标,这样的孩子应以多鼓励为主,平时不能只看孩子的学习成绩,要让孩子多方面发展,同时,老师与家长也不能抱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还是要多进行辅导,但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有些家长会因为孩子叛逆,学习成绩下降互相指责,甚至跟孩子吵架,这样不仅对孩子没有帮助,还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被“拖”得更长。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4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阻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心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据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900名受访者中,五成人认为大学毕业生谋职时眼高手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理事...
2025-09-05
求职中应避免的几种错误心理1、羞怯心理。在求职现场扔下自荐书就跑,面对招聘者结结巴巴、面红耳赤,这样的人自然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 2、仕途心理。“学而优则...
2025-09-05
6月,面对“金九银十”的求职旺季,很多人忙于奔波职场内外,虽然行业成百上千,职位数以万计,但是很多求职者还是心情急切,六神无主。尤其是应届毕业生,面对如此的职场...
2025-09-05
六七月份是毕业感伤的季节,同时也是奔波找工作的艰苦过程,专家指出,大学生就业择业必须要避开四大心理误区。误区一:大学生就业意识产生较晚调查发现,52%的大学生就...
2025-09-05
导语:眼下正是毕业生求职旺季,对即将跨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不少人求职内心却异常“纠结”。某人才机构针对应届毕业生首次求职状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就业还是择业、如...
2025-09-05
童心创伤的误区误区1:孩子身体没有受到直接伤害,是不是就没事?当孩子的身体受到直接的伤害时,我们往往能够认识到孩子的身心受到了创伤。但是当孩子的身体没有直接...
2025-09-05
社会学因素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成熟和社会化不断完善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是导致攻击暴力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行为科学认为...
2025-09-05
“我给了他最好的一切,现在是能躲着他就躲着。”顾女士一提起14岁的儿子,就眼泪汪汪,后悔不已。忙于事业的顾女士和先生中年得子,对孩子宠爱有加。让他上最好的学校,...
2025-09-05
情绪的强烈和不稳定,正是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少男少女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并不是故意的,也不是有“病”或者“犯神经”,而是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之一。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至少...
2025-09-05
与室友难以相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回寝室后便没有“归宿感”,甚至宿舍成了不敢回、不愿回、不想回的令人痛苦的地方;二是与寝室中的某个人合不来,产生“疑邻人偷斧”的...
2025-09-0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