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下周就开学了,我这几天,怎么一想到开学,心就发慌,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你说我该怎么办呢?……”最近几日,新疆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办常务理事严林峰不时接...
2025-09-06
因承受不起批评而生病,听来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确是事实。研究发现,孩子发生的某些疾病,只要父母调整一下不良的教养方式就能得到缓解。
案例:苗苗是二年级某班的班长,一天在上体育课时,受到老师的批评,当晚就出现了胸闷、气短、不想吃饭等症状,父母领他去医院就诊,医生怀疑她得了心肌炎,住院检查一个月,却一无所获,但症状却有明显好转。就在出院的时候,苗苗的双腿又不能站立。父母再次把她带去医院,经过仔细检查,医生判断她患的是一种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疾病——癔病。
癔病没有器质性基础
医学分析:癔病又称为转换性障碍,是由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生活实践、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急起的短暂的精神障碍、身体障碍(包括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些障碍没有器质性基础。病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及遗传。此外,情感丰富、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富于幻想等性格特点也是癔病的易患因素。儿童癔病多见于5~10岁的女孩,多有家庭不和、教养不当、父母过分溺爱等原因,造成孩子任性自私、好显示自己和暗示性较强的性格。临床表现形式与年龄因素有明显关系。学龄前的孩子多表现为情感暴发、躺地打滚、哭闹抽搐等,以引起父母的关注。每次发作,要求得到满足之后,会反复出现类似发作情况,使异常行为模式化地固定下来。
提示:父母平时要给孩子提供意志锻炼的机会,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家务,创设有一定难度的情境,让孩子在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并要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提高社交技能,从而体会到平等与公正,更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无法宣泄而导致疾病
心理分析:孩子通过患病得到益处,虽然身体上得了疾病,但被压抑的本能意愿却得到一定的满足,减少了她的心理焦虑,有病还能得到所爱的人的关注和同情,并且可以逃避或躲开某些困难的情境或任务。苗苗被老师批评后,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出现,包括愤怒、羞愧、尴尬、不满等,但她无法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绪,因此,当晚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可以解释为抑郁的表现。随之入院,使她暂时逃避和回避了她不愿面对的困境,就在出院的时候,双腿又不能站立,是因为她又要面对现实了。这种现象就如同弗洛伊德的观点,没有得到满足的本能愿望和没有解决的心理冲突又被压抑,是造成神经症的基础。
提示:父母要给孩子安全、自由地表达内心感受和情绪的机会,哪怕这种表达是不合你的要求。然后再帮助孩子进行情绪和感受意义的分析,这种分析是孩子自己的,而不是父母强加给他的。让孩子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缺点,才可能使自己不断完善。
让孩子学会自我评价
教育分析:家庭生活中,父母对于孩子要有要求,但是不能苛求,对于孩子出现的一些小问题要保持宽容的态度,平时应允许孩子犯些小错误,但是需要不断地减少错误。当发现孩子情绪低落、不爱说话等状况时,要用一种不太急切的声音询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在孩子告诉你事情经过的过程中,要做到不插嘴、认真地听,这样的态度表示了对孩子的重视。如果用轻描淡写的方式想让幼小孩子忘记不开心,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提示:生活中,父母要通过事例,让孩子建立“每个优秀的人都有弱点,而弱点并不影响别人对他的看法”的观念;如果孩子受到批评后,父母不妨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譬如“你认为老师为什么会批评你呢?”“老师一定会对她喜欢的孩子要求高,是吗?”让孩子在接受批评之后仍能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态度。父母还应及时与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
精彩推荐 权威调查:5%毕业生想过自杀 强档测试:你最迷恋哪种女人? 心理学家为你解析十大梦中“鬼” 最实用:从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潜意识 揭谎!娱乐圈大牌明星都是说谎精 职场攻略:怎样从小动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错?男人下半身压力源于女人 暴强!如今的大学生为减压去裸奔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06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开学了 学习状态没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老师,下周就开学了,我这几天,怎么一想到开学,心就发慌,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你说我该怎么办呢?……”最近几日,新疆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办常务理事严林峰不时接...
2025-09-06
寒假里,这段孩子们心目中的“快乐时光”在不少家长的眼中却是个“大麻烦”——工作繁忙的自己如何安置孩子?近来记者调查发现,很多父母由于没时间,孩子要么被安排上各种...
2025-09-06
著名心理专家詹春云对广佛地区学生抽样调查发现3.5%中小学生患强迫症。一名小学生看书看到“呼吸困难”几个字,突发奇想,自己会不会出现这个问题?该名学生突然感觉到...
2025-09-06
“快乐的童年=不幸福的成年”,时下,在教育孩子时执此冷漠观念的已不是少数,虽然教育部门正在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然而至少近10年来,由于过高的期望和沉重的负担,我国...
2025-09-06
孩子不上进,是个问题,孩子太好强,也是个问题。于是,本期家长沙龙里,大家就此展开讨论。幽兰:我从我女儿口中听到一件事,她有一个同学为了不让竞争对手在学习上超越自...
2025-09-06
专家提醒:家长应正确引导,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沪上一家亲子网站近日开展的关于儿童习惯养成的调查显示,很多年轻的妈妈都反映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攀比心。对此,幼儿教育心理...
2025-09-06
4岁的小宇,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半天,大大的眼睛只盯着荧光屏,对于其他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不愿意活动,不愿意游戏,不愿意和别人说话……久而久之,他孤独、怕羞,见外...
2025-09-06
东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小董已经连续3个假期没回家了。“我不愿见父母,每次站到回家的站台上,似乎都是一次煎熬。”“他们根本不理解我,我也没脸见他们。我觉得,这3年来...
2025-09-06
“童言无忌”一直是人们赞美孩子天真无邪的品性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口无遮掩,这是一种缺乏隐私保护意识的典型表现,不仅损害个人形象,而且容易侵害他人权益,故此,...
2025-09-06
韩国前几年刮起周岁婴孩补习英语之风,最近又兴起婴儿学瑜伽、学哲学,甚至学走路的风潮。这股早期教育热潮终于出了偏差,产生了不少婴儿精神病患者。韩国首尔感性认知研究...
2025-09-0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