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读者周素娥:贝多芬的父亲常常迫使贝多芬练琴,一练就是长长的几个小时,弹得不理想就施以家庭暴力,让小贝多芬感到痛苦不堪。这也大概是形成他暴躁脾气的原因,而因为...
2025-09-12
孩子爱心的生长既是自然天性的,也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学习的。“六一”将至,让孩子从小知道祖国最重要,懂得要有同情心,可能是父母给孩子的一份最好的节日礼物。
案例:上周一,我去幼儿园接女儿,喇叭里放着一曲《爱的奉献》,门口有个红色捐款箱,我不由得想到灾区的孩子们,在这鲜花盛开的五月,还没来得及再看一眼,就这样走了。心里不禁一阵酸楚,忍不住又掏出钱包,捐了200元。
当我接女儿下楼时,发现她眼睛红红的,我奇怪地问:“依依,你怎么哭了?”“今天我们看电视,有好多小朋友在地震中死了,还有叔叔阿姨也死了,有好多人没有房子住,没有东西吃,妈妈,我们去帮帮他们吧!”“那你想怎么帮?”“我六一节不要新衣服了!”依依很坚决。
“我想把买衣服的钱都捐给那里的小哥哥小姐姐,好吗!”依依说。我看着依依一脸的认真,想着只有五岁的女儿那么有爱心,我欣喜无比,赶忙取出200元,让她自己放进红色捐款箱。回家后,女儿又急忙拿出自己的储蓄罐,准备明天再带到幼儿园去……
依依妈妈专家分析:在成人心中会非常奇怪,为什么眼前这么个小人儿就能懂得别人的感受?其实,这种高级的能力在每个孩子身上都存在。
如果父母平时经常给予孩子和周围其他人以温和、关爱、理解和同情,那么孩子所能得到的暗示也将如此。美国的一项心理研究发现,那些爱他们父母的孩子,其实能更好地照顾自己。不过孩子出现真正的同情、同感至少要到两岁以后。每个孩子发育速度不一样,特别在情志方面需要父母的指导,告诉他们情感是怎么一回事,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去培养自己的爱心。
如果孩子向别人表示善意、爱心时,父母一定不要吝惜表扬,表扬会给人自觉的动力。逐渐使孩子的爱心行为从偶然,变为“冲动”,再成为习惯。
不要忽视孩子的情感
如果孩子的感情在家中能够得到爸爸妈妈的尊重,他会变得更加自信。他们在幼儿园或在将来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会更加活跃,并成为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人。
提示:生活中,父母对孩子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的情感不容忽视,譬如在孩子哭时,有的父母会没好气地对他说:“这有什么好哭的!”“不许哭!”这样会挫伤孩子的感情。孩子需要父母帮他定义感情,告诉他什么是高兴、难受、愤怒和委屈,这样孩子才能分辨自己的情绪,也能分辨和体会别人的感情。
用心为孩子诠释感情
一个懂得解读他人面部或言语表情的孩子,就能与周围的人相处得更好。因为他能够捕捉那些情绪的信息,理解别人的情感,体恤他人的心情。
提示:在为孩子讲故事或读书之际,如果有展示人物心情的图片,父母可以模仿人物的心情和语气给孩子讲述,譬如一边和孩子一起看《丑小鸭》,一边用关爱的语气讲述:“你看着小鸭子怎么了?下雪了,他真冷啊!它想哭了,你问问它,冷不冷啊?”孩子就会承接你的表情和语气问,你就可以学着小鸭子可怜的声音回应孩子:“我很冷啊!你愿不愿意给我一杯热水喝?抱抱我呢?”
用这种夸张和形象的方式,向孩子“表演”“展示”某些情感外在的表现形式,让孩子逐渐学习认识和体会他人的感情。
别只当口头上的老师
父母行为对于孩子的影响,要比语言大得多。它能强化你对孩子平时的那些教导。如果父母给孩子的信息是负面的,不仅会使他困惑,对他负面的引导作用可能会更大。
提示:如果父母在家经常为琐事口角;在与老人相处中不能相互包容,总是发生争执或者发牢骚;在公共场合,如买东西、乘坐公共汽车常常发生矛盾,与人缺少理解和友善,都会成为孩子的负面榜样,孩子会觉得这种对待人的方式是正常的。
以感受纠正孩子的错误
当孩子无法控制自己情感的时候,可能会做错一些事。当父母发现这些行为时,应及时给他指出来,并要帮助他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是错的,怎样做才合适。
提示:譬如孩子抢了邻家孩子的球,父母不妨先帮助孩子回忆某个类似的情景,让孩子自己能切身感受:“你抢了天天的皮球,他一定会很难过,还记得上次苗苗表哥拿走了你的彩笔吗?你不是哭了一整天!那我们怎样才能使天天高兴起来呢?”先和孩子一起解决“认识”问题,再和他一起商量解决“实际”问题,让孩子在实践中能更深地去体会和感受。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2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教育孩子 请不要拔苗助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苏州读者周素娥:贝多芬的父亲常常迫使贝多芬练琴,一练就是长长的几个小时,弹得不理想就施以家庭暴力,让小贝多芬感到痛苦不堪。这也大概是形成他暴躁脾气的原因,而因为...
2025-09-12
记者:教育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要孩子自己教育自己就更是难上加难。家长怎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呢?张梅玲:家长们都知道,生一个孩子很容易,养一个孩子却很难——难就...
2025-09-12
绑架、恐怖事件、性侵犯……想到这些,危险就似乎离你近了一些,使你不由自主地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将他严严实实捂在自己的双翼之下。而这样“护犊”,是不是就能万无一失...
2025-09-12
从出生起,孩子就显示出了性格上的差异,有的孩子好哭,哭声高亢;有的孩子哭几声就止;有的孩子哭起来,嘤嘤泣泣,让人生怜……人的确存在着先天的秉性。但要知道,在性格...
2025-09-12
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不过,在通过电话采访张琳的时候,我感觉她明显违背了这个原则,她为儿子的问题而焦虑,...
2025-09-12
造成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智力落后或超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这类孩子或者由于智力低下,上课无法听懂讲课内容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由于过...
2025-09-12
坏脾气该不该“收拾”?怎样安抚无理取闹的孩子?作为父母,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并运用聪明、科学的应对技巧。孩子1岁多后,拒绝和违抗似乎越来越多,不要吃饭、不要...
2025-09-12
对于幼儿园这个新“家”,并不是每个小宝宝都能很快适应和喜欢,有不少孩子会很难与这个陌生“家”里的其他小朋友愉快相处。“亲亲爸爸,亲亲妈妈,高高兴兴离开家。做做游...
2025-09-12
我们的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极端宠爱孩子,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甚至是力所难及的物质条件,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应有尽有。但在精神上却经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
2025-09-12
对很多父母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阶段:几个月前还是那么温顺可爱的小家伙,突然变得难以应付,脾气很大,固执己见,反抗意识很强,专爱跟父母作对。受传统观念影响深的...
2025-09-1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