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学历高孩子易偏食?父母习惯影响孩子对此,首都儿科研究所教授戴耀华指出,孩子挑食很大一部分是父母的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他们在孩子面前吃饭就挑三拣...
2025-09-14
2011年,在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的街头政治运动中,青年人是参与其中的主要力量。社会群体性事件背后隐藏着深层的社会心理学机制,是有规律可循的。
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三大成因
任何一起社会群体性事件都会经历前期酝酿、导火索和爆发维持三个阶段。在酝酿期,负面情绪的长期累积、群体效能感和群体认同是形成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三大成因。
比如,在多起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中,大部分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愤怒的大学毕业生或数量庞大的失业青年。由于这几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和行业竞争加剧,年轻一代虽然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却面临毕业后失业的严酷考验,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反而比不上父辈。这种心理落差导致青年人对社会的强烈不满,他们举行示威游行,甚至走上对抗、暴力骚乱的道路以发泄郁积已久的情绪。
当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时,人群的数量越庞大,参与者的效能感就越高,即参与者可以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并相信能够通过集体的共同努力而改变目前自己所处的不利地位。比如在中东和非洲一些专制政体的国家,一旦民众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这股力量甚至可以强大到影响国家政权,引起政局的动荡。
此外,在青年人群体中,群体认同这一因素非常显著,因为该群体具有共同的问题诉求、共同的生理年龄特点以及共同的社会身份地位,这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凝聚力,会吸引更多的旁观者参与,也会让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人做出更加一致的行为。
当民众内心具备了负面情绪积累、效能感和认同感三大心理要素时,大规模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可以说一触即发。但是,人们将某种行为意愿最终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往往还需要一个导火索,通常是一件初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社会事件。比如中东突尼斯一名失业男青年的自焚事件、英国伦敦一名青年男子与警察交火的中枪事件等。首先,在导火索事件中,冲突双方的互动方式决定了群体性事件爆发与否。当警方倾向于将所有参与者都视为“暴徒”时,参与者就更容易采取极端和冲动的手段。即高压措施如果运用不当,会反过来促使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后来“回报”真正的“暴徒行为”。
再加上青年人群体本身具有情绪易激怒、叛逆、行为易冲动等心理特点,很容易演化为大规模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因此,从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类型来看,青年人主要参与以具体利益为诉求的社会性事件和以情绪感染为特征的情绪冲动型事件两类。
如何预防和疏导
预防是指在事件尚未发生时,及时洞察和分析社会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加强信息的公开、透明和权威发布,是避免事态恶化的关键。传统的那种信息封锁和压制在网络信息社会不仅不能奏效,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信息不透明和以讹传讹容易造成谣言,而谣言的传播是以宣泄、焦虑和愤怒等不良情绪反应为基础的。国内最近几年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与大量谣言流传有关。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选择科学的信息发布形式和方法,避免被谣言左右的民众作出草率判断。
要加强对群聚场所的管理。社会群体性事件在发生的过程中,会通过情绪感染和行为模仿的社会心理学机制进一步演化。这些机制发生作用需要有一定的场所。一旦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后,要想通过警力驱散群众,效果非常有限。单靠从外部施压,这会导致群体的进一步团结;也不能依靠以暴制暴,这会导致恶性循环、冲突升级。比较好的办法是加强对群聚场所的管理,要采取果断的措施让旁观者离开群体,并打消其加入群体的念头。
最后,在社会层面提倡积极的群体活动。青年人刚走过澎湃的青春期,处在强烈的自立愿望与社会经验相对缺乏的心理准备状态,参与社会群体活动可以使他们更容易发展出群体意识,从而完成向成人发展的过渡。因此,要在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提倡适合青年人特点的集体活动,以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3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妈妈学历高 孩子易偏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妈妈学历高孩子易偏食?父母习惯影响孩子对此,首都儿科研究所教授戴耀华指出,孩子挑食很大一部分是父母的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他们在孩子面前吃饭就挑三拣...
2025-09-14
父母容易偏心,可能是个公认的事实。可你知道,父母会更偏爱怎样的孩子吗?日前,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和社会发展学敎授凯瑟琳·孔戈尔等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65%...
2025-09-14
怕养成抱癖,在婴儿长到2个月时,大多数的妈妈都尽量不抱婴儿。她们把房间整理得漂漂亮亮,摆放许多玩具,就是为了让婴儿养成在床上老实睡觉的习惯。因此,除了吃奶、洗澡...
2025-09-14
曾经,早恋被家长和社会视为“雷区”、“禁区”,一旦发现苗头,家长会不由分说地掐灭。如今,却被很多家长大方地接受,甚至“欢迎带回家”。近日,上海一则对2354名高...
2025-09-14
每天都有多动症患儿就诊深圳市康宁医院儿童心理科医生张英张英介绍,多动症是学龄儿童的常见病之一,患病率较高,而且男孩高于女孩。在我国,一个班级中就可能有1—3名多...
2025-09-14
1、简单化。在一次重要的比赛上,一位国内跳高运动员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教练对他说:“跳过这两厘米,你的房子就到手了。”结果,他就是没跳过这两厘米。在洛...
2025-09-14
很多女孩都偷偷穿过妈妈的高跟鞋和长裙,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风姿绰约的女人。然而,连她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她们洗手的姿势、哈哈大笑的样子更像爸爸,甚至内心里也一...
2025-09-14
一段时间,孩子情绪低落,家长认定孩子得了心理疾病。在询问无果后,家长将孩子的房间翻了个底朝天,收集线索不得,家长便拖着孩子求助心理医生。武汉大学心理特聘教授尹邓...
2025-09-14
近日,中国科学院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正如海洛因或者酒精一样,过度沉溺于网瘾伤害青少年的大脑。研究对患有网瘾的少年进行的大脑磁共振扫描发现,其脑白质中的神经纤维不...
2025-09-14
导语:热爱幼儿、尊重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评价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指标。作为教师要全面关心幼儿的成长,满足幼儿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促进幼儿心理健...
2025-09-1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