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困难的关系里修行,你的障碍将转化为你的智慧,而从亲密关系中流淌而出的智慧甘露,就是你送给下一代的最好礼物。“你总是忽视我!”“你对我说话太大声了!”“你太抠...
2025-09-15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避免犯一些错误,但重点在于,我们不能用一生的时间来避免犯错。过度苛刻要求责备自己,只会限制你未来的发展、耗尽你的资源。
当自己失落的时候,看着别人的身影,我们的脑袋常常都会听到有个小小的声音在对自己说:你不够好。让自己落入了比较和自怜的陷阱,那也产生了自我批评的雪球效应。为什么我不能更快达成目标?为什么只有我没办法成功?不仅大力怪罪自己,也看不清全局。
只有能够稍稍拉远与那些负面情绪的距离之后,才能看清那时的状况。你不可能知道那些别人曾经遇过的一切挣扎和挑战。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很多人在分享在创业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不去聆听那些出自内心的严苛批评。最终,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停止狠毒地批评自己、学会善待自己。这就需要和焦虑、强迫做斗争,学会善待自己、接纳自己!
更体贴地对待自己,可以驱走羞辱感和罪恶感,因为我们认清自己就和世上所有人一样,不完美而且有缺陷。生活、学习、工作中,我们该如何去接纳自己呢?
1、避免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大多数人在追逐成功的过程中会去完善自己,想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多功能的强人,其实这样会吸干人的活力。当他们不停地想着自己所有的缺点,而忘却了自己的优点,那么他会停滞不前。这样的结果是,距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2、不要以赢过别人来判断自身的价值。这样的想法会让我们更焦虑、更没有安全感,最终亦有如自取失败。科学数据显示,这种自我批评会让我们在面对失败之时更脆弱。
3、学会自我接纳。想要长久保有动机、让动机发挥效果,就得自我接纳,懂得疼惜自己。新概念心理学专家荣新奇教授认为:懂得接纳自己、自我疼惜的人,比较能因为错误、失误或缺陷而有所提升,因为他们是用比较客观的方式看待它们。
换句话说就是,得停止与其他人比较,并将焦点放上我做对的事,才能让我的成长放大规模。10年前的一个研究显示,遇上失败之时,用更温暖、更理解的方式对待自己,能让我们更有提升自己的动力。那是因为定期的自我接纳、自我疼惜,会启动生理上的抚育和抚慰系统。其他研究亦显示,有能力认清自身缺点,就会发展出更强的韧性,也更能应付逆境。
我们愈是自我接纳,就愈有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知道,我们愿意用更体贴的方式看待错误,有助强化信任,并透过同理、尊敬和理解来激励他们。体现自我体贴的方式,即为认清我们都只是凡人,并提醒自己,犯错或有不足之处,其实没有关系。
接纳自己,就能带来自由。关注这些事物就能发现,你在哪些地方可以更自我接纳一些。人生不是只有爬上产业顶端或顶尖的成功。只要能够让内在的批评者不再发声,我们就能用自己的方式追寻人生。无论你现在身处哪个人生阶段,什么都比不上完完全全地接受自己。仔细注意你自己多常因为小错就苛责自己,或是在心中与他人比较。想想你在过去一周里如何对待自己;你是像个关心又支持的朋友,还是最恶毒的批评者?
作者简介:
荣新奇已帮助过339人入驻年限8.7年预约咨询私聊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4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一张婚床上,其实躺着六个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在最困难的关系里修行,你的障碍将转化为你的智慧,而从亲密关系中流淌而出的智慧甘露,就是你送给下一代的最好礼物。“你总是忽视我!”“你对我说话太大声了!”“你太抠...
2025-09-15
最近,心理咨询确实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心理健康已经走到了公众话题的中心。在过去一年关于健康和财务危机的讨论中,许多人承认抑郁、焦虑和成瘾行为是...
2025-09-15
3岁前的孩子需要依恋,家长应该及时地满足其生理需要;3-12岁的孩子需要规矩,家长应该坚定地对其说“不”;青春期的孩子需要选择权,家长应该耐心地将其当作朋友.....
2025-09-15
我有两个孩子,我儿子已经26岁了,我女儿14岁,正在青春期。所以,有一些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再加上过去24年从事心理行业工作学习到的一些心理学知识,跟大家分享一...
2025-09-15
过了正月十五,年就过完了。今年过年,我有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感觉:年淡了!仔细想来,不是年淡了,而是经历着过年的我的体验变淡了。我老了吗?老是不老,如果可以活到八十...
2025-09-15
身体和你的情绪是并行的,懂得清空,才能容纳更多的内容。身体垮掉之前,这7个信号,一定要注意了!畅销书作家何权峰曾在书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位知名大学心脏学系主任心脏...
2025-09-15
如今,身边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推崇这样的放养教育,觉得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童年一定要过的肆无忌惮,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放养教育,可能是部分家长懒惰的借口,他们不愿...
2025-09-15
来源:喜心舍焦虑、抑郁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情感、睡眠、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出现持久的症状;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在不良情绪与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
2025-09-15
人这一生,谁会一直陪着谁?谁会一直爱着谁?谁会一直等着谁?天会变,情会淡,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与其期待别人给你关爱,不如把自己变得强大!难过了,不要期待谁的安慰,...
2025-09-15
可以的。不过也需要看治愈的标准是什么,经常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抑郁症可不可以治愈、可不可以彻底治愈、会不会复发。如果标准是减轻痛苦,本来不能去工作和生活的,可...
2025-09-1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