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段“多事之秋”。想象一下,有一天,你家从小很可爱的天使宝宝,突然变成了面目狰狞的魔鬼。他不想理你,碰到一点事儿就跟你吵架,你问他学校的午饭吃了...
2025-09-16
人生如果注定是一场辛苦的旅行,那么教孩子早一点开始努力,早一点懂得吃苦,在他以后人生之路上,他就会更有机会从容的欣赏风景,而不是边走边为路费奔波。
关于“该不该让孩子吃苦?”这个问题,我们每次都在说:别舍不得孩子吃苦,那是他早晚要走的路。
但是一到自己家孩子身上,好像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
01
同事梅姐家的小孩,上初中后由于路途较远,就选择中午在学校吃饭。
可是孩子总是抱怨说学校的伙食实在是太差了:每道菜都像是白水煮出来的,没有油水就算了,还软趴趴的一点味道都没有。
妈妈心疼孩子怕他吃不饱,就多给他不少钱,让他去学校附近的私人菜馆,顿顿点菜吃好的。
我们都笑她:自己上班这么多年都是外卖小吃过来的,孩子这点苦都见不得吃了。
梅姐也不在意,只要儿子好,她怎么样都无所谓的。
当然了,学校的饭菜跟家里自然是没法比的,但是想想我们上学的那个年代来,已经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多少人每天早上背着馒头咸菜一路走一路啃,剩下的到了中午糊弄糊弄就又是一顿。偶尔去学校食堂吃两个炒菜,那都是开荤了。
孩子在学校,说实话,只要不挑食、能吃饱、营养跟上,也没什么不可以。
其实有时候,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很强大的,只是现在的经济条件变好了,家长们见不得自家孩子受一丁点的苦。
一旦孩子叫苦叫累,赶紧一把揽过来,拉到舒适窝里保护起来,让他在温床上幸福成长。
可是,这些家长是否知道,人生的道路上,吃苦这条路是必经之路。
你能够保护他的时候,他没有吃过苦,等有一天你保护不了,而他又在温床上长习惯了,再面临苦难时,他会承受不住。
以前人们常说:寒门出贵子,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家庭,居然养出了一个又一个“富二代”。
02
比如说,身边的朋友,明明月薪只有四五千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女儿还在上小学就已经用上最新款的IPAID迷你,全身都是名牌,加起来都是她爸两三个月的工资了。
这些虽然不是非常贵,但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承担下来还是有不晓得压力的。
我忍不住问:为什么要买孩子买这么贵的东西?
他无奈地说:没办法啊,孩子说身边同学都有,她没有就太丢脸了。闹了好几回,还说不给买就不想读书了。我没什么本事,只能咬咬牙,都满足她了。
听完,我觉得好气又好笑,不给买还不读书了,现在的小孩,也真是够狠的。
很多家长的逻辑是:只要孩子愿意学习,我掏再多的钱都愿意。
可是,一味满足孩子,就能换来孩子上进的心吗?
只怕未必。
前段时间,我就看到这样一个令人心酸的新闻。
说是孩子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用手机在某直播软件上给某某网红主播先后打赏4万余元。
而这些钱,都是父亲打工赚来的,差不多相当于一年的积蓄,就这样被孩子挥霍了。
父亲没有办法,报警想要求警方,让警察介入,把这笔钱给要回来。
没想到警方还没有表态,孩子就先炸了:说坚决不行,既然是给出去的钱,哪有要回来的道理?这样会让他很没有面子。
简直奇了个大葩!
孩子,你怎么不想想,你凭什么拿着你爸爸的辛苦钱,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撑面子,装大款啊?
这样的白眼狼孩子令人痛恨,但他为什么会有如此行为,恐怕与她父母从小的纵容有分不开的关系。
最可怕的莫过于,穷人家的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养成了富家子弟。
这个时代早就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家庭培养出了张嘴就要“买买买”的“富二代”,而不少富人家的家长却坚持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吃苦。
03
在这个物质普遍丰富的时代,满足孩子吃穿用度的基本需求早就不成问题了,但能够拥有正确的认知,对所有父母来说,依旧是一种考验。
寒门出贵子,贵在孩子吃苦奋斗的精神。
但如今,富人阶层的家长越来越意识到培养孩子吃苦精神的重要性,而寒门家长却在崇尚:拿自己仅有的工资去满足孩子的虚荣心。
说到底,真正能出贵子的,一定是贵门。
而所谓的贵,指的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有钱,贵在父母的教育理念,贵在父母的格局,贵在父母的心智。
真正的爱,并不是掏出父母所有能给的东西,而是培养孩子的独立的能力,朴素的品格,奋斗的精神。
作为父母,我们自然应该尽己所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该吃的苦还是一定要让他吃,不要舍不得。
不然等有一天,该他顶天立地之时,还要靠在你们的身上才能站起来,就会吃更大的苦。
父母们,别舍不得孩子吃苦,那是他成长必经的路。
作者简介:
孙彩群已帮助过1.1万人入驻年限10.3年预约咨询私聊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58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段“多事之秋”。想象一下,有一天,你家从小很可爱的天使宝宝,突然变成了面目狰狞的魔鬼。他不想理你,碰到一点事儿就跟你吵架,你问他学校的午饭吃了...
2025-09-16
据北京市教委官网10月9号消息,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2025-09-16
“我这么努力,是为了让你过得更好”、“我拼命工作”、“若不是为了你”、“不然我早和他离婚了”、“你一点都不懂得感恩”、“你总是认为我付出那么多,是应该的”……你...
2025-09-16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让全社会一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记者从黑龙江省卫健委获悉,根据有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其中2...
2025-09-16
从小到大,我们都习惯于接受标准答案,却渐渐失去对变化的判断,做题如此,我们习惯于满分答案;工作如此,我们习惯于让别人舒服;生活亦如此,我们习惯于让长辈满足。人的...
2025-09-16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的成长和思想方面都是父母老师引导的,殊不知家庭的关系模式也将影响着孩子。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10种家庭关系模式与孩子心理问题的因果关系。观察1:强...
2025-09-16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很多问题,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不知所措。下面12句话,对应了人生大部分会遇到的问题并如何去解决它。掌握这12条人生原则,你就拥有了解...
2025-09-16
当今社会,使用最多的就是微信。微信不仅方便联系,还能帮你见证人品。从一个人的微信头像,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人品好的人,微信头像让人舒服,给别人一种美好的感觉。...
2025-09-16
长假来临,你选择回家陪伴家人,还是加入旅游大军?或者松弛有度,出去玩的同时也会选择在家呆几天。总之,这个小长假我们可以痛快休息一阵,很令人振奋。终于可以休息了,...
2025-09-16
国庆假期已经结束了,妈妈们有没有在假期期间监督和辅导孩子们的学习呢?有不少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一放完国庆假期,"拖延症"就更严重了,不知道应该如何让孩子打起精神,投...
2025-09-1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