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都习惯于接受标准答案,却渐渐失去对变化的判断,做题如此,我们习惯于满分答案;工作如此,我们习惯于让别人舒服;生活亦如此,我们习惯于让长辈满足。人的...
2025-09-16
10 月 10 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 " 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 ",让全社会一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记者从黑龙江省卫健委获悉,根据有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其中 26.27% 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3.64% 存在神经症倾向,4.98% 存在生活习惯偏离,6.85% 存在人际关系问题。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现越早、越早介入咨询或治疗,会有很好的效果。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病防治所李连利医生介绍,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学习方面 :
1. 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思维迟缓等。
2. 厌学是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
3. 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严重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
人际关系方面 :
1. 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2. 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
3.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小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孩子孤僻、专横的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青春期心理 :
1. 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2. 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巨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
3. 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李连利表示,中小学生在以下方便最容易产生负面心理。
第一,依赖心理:有的学生在 " 糖水 " 里长大,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好比温室里的花朵,缺少独立意识,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家长。
第二,自负心理:主要是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和娇宠,独生子女成为整个家庭的轴心,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总想事事占先抢头,容不得别人强过自己。
第三,自私狭隘心理: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经常感到委屈,具有较强的报复心理。
第四,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出过低的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
第五,抑郁心理:抑郁心理是中学生较常见的一直心理失调症,是中学生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
第六,孤僻心理:主要表现是喜欢独处,不愿与他人接触,沉默寡言,内心产生压抑、苦闷。
第七,焦虑异常心理:焦虑心理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征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
第八,恐惧心理:是指对某种特定对象或境遇产生了强烈、非理性的害怕。而实际上这类引起的对象或境遇,一般并不导致危险或威胁。
第九,易怒心理:所谓易怒就是指容易冲动、急躁,爱发脾气,喜怒无常,报复性强,常干危险、愚蠢事的冲动,事后冷静下来又后悔。
第十,逆反心理:一些学生对外界的刺激常产生与常态相背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顶撞。
十一,嫉妒心理:这是一种恐惧或担心他人优于自己的心理状态。
十二,猜疑强迫心理:表现遇事多疑、疑心太重。
十三,厌学心理:青少年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为此,造成精神上萎靡不振,失眠,神经衰弱等。
如何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李连利建议,应该学习基本哲理和道德理论,使自己变成一个高尚的人。做到心胸开阔,知足常乐,不患得患失,不自寻烦恼;科学地、客观地、勇敢地面对现实、适应现实;能和周围的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培养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的能力;要充分了解自己,愉快的接纳自己,既要有自知之明。一个人生活在客观环境中,就要使自己和环境相适应,做一个能全面了解自己的人;注意劳逸结合,学习适度,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才能保护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健康。而且适当的劳逸结合对于保持心理健康极为重要。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58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从小到大,我们都习惯于接受标准答案,却渐渐失去对变化的判断,做题如此,我们习惯于满分答案;工作如此,我们习惯于让别人舒服;生活亦如此,我们习惯于让长辈满足。人的...
2025-09-16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的成长和思想方面都是父母老师引导的,殊不知家庭的关系模式也将影响着孩子。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10种家庭关系模式与孩子心理问题的因果关系。观察1:强...
2025-09-16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很多问题,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不知所措。下面12句话,对应了人生大部分会遇到的问题并如何去解决它。掌握这12条人生原则,你就拥有了解...
2025-09-16
当今社会,使用最多的就是微信。微信不仅方便联系,还能帮你见证人品。从一个人的微信头像,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人品好的人,微信头像让人舒服,给别人一种美好的感觉。...
2025-09-16
长假来临,你选择回家陪伴家人,还是加入旅游大军?或者松弛有度,出去玩的同时也会选择在家呆几天。总之,这个小长假我们可以痛快休息一阵,很令人振奋。终于可以休息了,...
2025-09-16
国庆假期已经结束了,妈妈们有没有在假期期间监督和辅导孩子们的学习呢?有不少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一放完国庆假期,"拖延症"就更严重了,不知道应该如何让孩子打起精神,投...
2025-09-16
01全世界每5人当中,就有1人是「高敏感族」「和其他人相处,时间一长就觉得很累。」「身边要是有人心情不好,就觉得紧张。」「很在意小地方,做起事情来很花时间。」「...
2025-09-16
在这个星球上,女性是个美丽的存在。不论是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还是散文、小说或演讲,歌颂妈妈伟大的形式,不胜枚举。但是,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上很多的悲剧也是女人...
2025-09-16
不管是生活,还是人,都欺软怕硬,你处处忍耐,对方愈发变本加厉,给你使绊子,让你闹心。而当你变得不好惹之后,反而开始害怕你了,眷顾你了,会想尽办法迎合你,讨好你。...
2025-09-16
我们总是追求向外生长的力量,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变得强大,却不知道,只有向内生长,才会变得完整。很多人一聊到自己的缺点,仿佛自带显微镜,越是审视,就越是放大自己那些...
2025-09-1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