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认为,我们总是在异性伴侣的身上寻找父母的影子。比如,有的女生会按照自己认可的爸爸样子,去寻找男朋友;有的男生会按照自己喜欢的妈妈样子,去寻找女朋友。这很...
2025-09-16
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从不喜欢学习到讨厌学习,从不想去上学到拒绝上学。父母再凶狠的责骂、老师再充分的道理、同学再热情的呼唤,也无法打开这些孩子的心门。
厌学俨然成为摆在家庭、学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家长面对孩子的厌学问题往往也是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但是,难道孩子厌学就是最可怕的吗?不,更怕的是,孩子用“假装学习”来欺骗家长——您们看,我一直在“努力学习”,每天按时上下学、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但是,结果却是,孩子的成绩上不去,甚至还有所下降,而家长却又找不出“茬”来,孩子平时确实在“努力学习”,没有厌学啊!
那么,孩子是怎样“假装学习”的呢?为什么孩子会用“假装学习”来欺骗家长呢?今天,新概念心理研究院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这些问题。
01
把学习当成演戏,结果是“票房惨淡”
有很多家长都问过这个问题:“我家孩子在学习上明明很努力,但是为什么就是考不出好成绩?”
之前,荣新奇教授接待过一位母亲——小丽的妈妈描述到,疫情期间,孩子每天都在家认真上网课,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全部都按时完成了,书上也是满满的全是笔记——数学公式,英文单词注释......每天晚上都是学习到很晚才上床休息。
事实上,很多孩子都在“假装努力”。尤其是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有的人假装早期打卡后又回去睡觉,网络上“挂线学习”,私下和朋友在社交软件上聊得热火朝天。
有的人看着在学习,但是人在心不在;机械的听课做笔记,一下课合上书,就不去思考。努力收集错题,但从来不去巩固,下次依然会犯同样的错误。
孩子假装努力了,但是成绩却不会说谎。
“假装学习”是一种华丽的“表演”,而且还很容易得到表扬。但是,即使再深情、再投入,结果也必然是“票房惨淡”。
02
“假装努力”的背后,是父母的焦虑
下面这个场景,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
突然听到楼下传来的脚步声/钥匙开门的声音,肯定是家长回来了。正在看电视的孩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关掉电视,立马打开作业开始学习。整套动作,流畅到一气呵成。
有经验的家长假装用手摸了摸电视机,烫的!顿时发现破绽。接下来离不开一顿“教育”。
不管是作为父母和孩子,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孩子为什么要假装勤奋呢?还不是为了堵上父母的嘴。
现在教育升学压力大,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就很容易焦虑,父母的焦虑就会变成对孩子喋喋不休的唠叨与责备。
父母会有强制孩子学习的要求,而孩子为了应付,伪造出自己在努力的假象。勤奋成为了一张虚假的外壳,里面包裹着的是孩子无奈的心。
03
假装努力遮盖的是自己的“无能”
真正的勤奋:在学习的时候做到认真、努力且持之以恒。遇到了问题也会认真的思考,努力去领悟,并不是和书本待在一起的时间长就算是勤奋。
“假装勤奋”:只是单纯地在耗时间,他们以为起早贪黑就代表了勤奋,导致睡眠严重不足,顶着两个黑眼圈上课,完全没有办法集中精神,导致在课堂中应该学习的时间变得效率低下。
“假装努力”的孩子,在面对父母的质问的时候,能够理直气壮的回答:“我已经很努力了!你还要我怎么做?”
04
“假努力”变“真勤奋”,前提是喜欢与热情
很多时候,父母都会给孩子说:“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现在的孩子哪个是愿意吃苦的呢?
让孩子享受学习过程
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一味追求孩子的学习结果,要多带孩子享受学习的过程。比如,平时偶尔跟孩子做一些亲子阅读,去享受读书的乐趣,或者跟孩子研究课本上的学习问题。
让孩子找到成就感
对孩子的学习中取得的成绩与进步,父母要多表扬和肯定孩子。当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满足感,孩子就不会把学习当成演戏,而是会用心去对待学习。
当孩子真的喜欢上了学习,那么孩子就会积极、努力、投入的去学习。真勤奋,来源于内心的热爱!
愿你的孩子都褪去“假装努力”的外壳,脚踏实地的学习,感受每一分努力带来的进步。
作者简介:
荣新奇已帮助过339人入驻年限8.7年预约咨询私聊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165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精神分析认为,我们总是在异性伴侣的身上寻找父母的影子。比如,有的女生会按照自己认可的爸爸样子,去寻找男朋友;有的男生会按照自己喜欢的妈妈样子,去寻找女朋友。这很...
2025-09-16
抑郁让你悲观多疑,这是对自己深深的伤害。通常,抑郁的人不会去伤害他人,他们只会越来越多地伤害自己。伤害,并不一定是指身体上的伤害。抑郁的人总是伤害自己伤得越来越...
2025-09-16
一个人有痛苦,是因为我们总是戴着“理想化”的眼镜看世界。这既可以满足我们自己尚未完全成熟的“全能自恋”,也可以把自己的自卑转化或投射为,你不能满足我。婚姻是两个...
2025-09-16
有些多子女家庭中,会存在一个被家长偏爱的孩子。这个孩子,在享受家长特殊照顾的同时,却往往要品味孤独的滋味。当存在兄弟姐妹时,孩子对家长的要求往往很简单,不是独占...
2025-09-16
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即将结束,在感叹“暑期余额不足”的同时,新学期已悄然而至。面对即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你是否在期待之余也有一点焦虑和迷茫?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开...
2025-09-16
当代精神分析学家NancyMcWilliams说过:心理咨询的目标并不是制造一种廉价的甚至虚幻的开心,恰恰相反,它应当致力于让来访者有更高的内省力,更强的自主感...
2025-09-16
超准的曼陀罗心理测试曼陀罗(Mandala),源自梵文,本指圆形之物。而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曼陀罗不仅是佛教的特别符号,它更是我们内心种种想法的外部投射。而心理学者...
2025-09-16
从微信头像看微信主人的性格在现实环境中,我们的脸、着装和气质会透露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而身处网络社会,头像就是我们的脸。通过头像,可以看出我们对自我形象的一种认...
2025-09-16
01你活得累,因为你缺少攻击性我有一个同学,他属于老好人的那种。只要同学有事求他,他一般都不会拒绝,即使有时候自己有事真的忙不过来。比如,拿个快递啊,打印份东西...
2025-09-16
有位妈妈抱怨:孩子慢吞吞,一点都不着急,也不喜欢冒险、挑战,只喜欢安静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点也不合群。一位妈妈非常烦恼,自己雷厉风行的人,孩子怎么就这么墨迹呢?...
2025-09-1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