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少一点,计划多一点考虑清楚有关自己理想职业的每一件事——从工作形式到工作环境,然后确定自己所追求职业的标准或目的。你可以观察一下是否能调到另一个部门,或者先...
2025-10-21
职业恐惧是人们因为害怕失去现有职业而产生出的惶恐心态(害怕失业),虽然有时明知这种恐惧没有必要,但在一想到要失业或要从事某种职业时仍控制不住恐惧、害怕。这时人们会极力回避所害怕的事,无法逃避也就只好带着十分的畏惧去忍受职场现实的考验。
当挑战变成了一种累
“印第安人不晓得疼痛,胜利者不言恐惧。”尤其对职场上的男士,他们根本不愿承认自己感受到的恐惧,就是等到夜深人静,他们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时,还是不知道是内心的恐惧感使然。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被它袭倒了。
男士A,因为心理上极度焦虑来就诊。他向医生诉说,自己马上要参加职称晋升考试,可又害怕自己不能通过考试,这不仅会让他丢面子,更可怕的是,他觉得自己没法继续在单位混,因为单位人才济济,充满竞争压力。为此他睡不好,吃不香,本来应该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复习专业,却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什么也看不进去,经常还有心慌气短等不适。
男士B,是某外企的部门经理,他随原单位合并到一个新的单位,新工作比以前更富挑战,虽然已经尽力,但终于还是没有完成好上级委派的重任。开始领导通知他可能要让他换个职位,不久后又有消息传出可能要让他走人换单位。因为正式的通知还没下来,他便在惴惴不安中等待,而且觉得心里很空,觉得要失去很多,不知未来会有多少艰险等着自己,已经快四十岁,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有能力从零开始。以前从来不信神的他,现在也开始信命,觉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男士C在一家外企,因为上司要来检查工作,自觉压力很大,总觉得繁重的工作自己不能胜任,虽然周围的同事都认为他的工作已经很不错,他还是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他很害怕因为能力有限而失去现在的工作,因为这是他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才获得的职位。而且凭自己名校毕业的背景,即使现在这个职位也是一退再退的处境,比起在国外留学或在国内自己创业的大学同学他已经有很大差距。所以一想到这些压力,他就唉声叹气,一看到还有那么多工作没做,他就急得焦头烂额、无从下手,有时甚至怀疑生命是不是有意义,每天都想呆在家里,逃避工作环境,而即使在家休息,他也坐卧不安,难以平静。
事业一路顺风、三十出头就已经享受处级待遇的男士D,半年前调入一家知名企业,本以为凭借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多才多艺的组织能力可以开创出新局面,没想到工作总结却遭到上级的全盘否定,加上爱人工作忙,自己一个人照顾幼子,父母也年高体弱需要孝敬,觉得方方面面的重担压得自己喘不过气,半年内体重减了二十斤,经常觉得胸闷、心口痛,而且一向性情温和的他现在变得动辄发火,甚至对孩子也缺乏耐心、不够关爱……
那让人心悸的失败呀
不难发现,每个职业恐惧者虽然各有各的具体情况,但其中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他们都遇到一些诱发恐惧的现实事件,比如晋升考试、自己不太擅长的工作任务或者是过于繁重的工作任务。
事实上大多数人在面对挑战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焦虑反应,适度的焦虑是迎接挑战的前提条件,它意味着个体已调动自己进入竞技状态。但为什么有的人会出现过度焦虑甚至恐惧呢,这与个体的既往经历不无关系,即恐惧是一种条件反射,也就是说如果某些无害的事物或情境与令人害怕的刺激多次重叠出现,便很快或逐渐形成条件反射,使无害的物体或情境也成为令人害怕的对象。对于害怕失业者而言,如果他以前有过类似的失败的经历,如考试失败、失恋、甚至失业等遭遇,在这些事件的反复刺激下,当他一想到有可能失业,再次体验失败时,就会有出现焦虑恐惧。
当惊恐开始发作
如果你不幸被恐惧“俘获”,精神上会产生恐慌、害怕、心烦、紧张甚至觉得大难临头,有窒息感、频死感。因为害怕而在行为上回避某些事、某些人、某些场景。有时候可能会用一些不利健康的方式缓解恐惧焦虑,如酗酒、吸毒、滥交等,其目的是假借外物(外人)缓解焦虑,但这些行为的效果却是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使焦虑和恐惧越演越烈。
也有人会借助宗教信仰、占星算卦使心情平静。适当的宗教信仰实际上是一种“知天命”的表现,也就是说,知道客观的力量(在宗教信仰中客观因素被设定为神的形象),承认外界因素的作用,这本来是个体心理成熟的表现。但如果过分依赖或迷信客观外界因素,而否认或无视自己主观的能力,却可能是自信心下降的表现。而自信不足时,既可能表现为矫枉过正的自负,也可能表现出六神无主的过分依赖。
更可怕的是,焦虑恐惧开始吞噬你的健康。你的身体上开始出现多种不适感,如肠胃功能紊乱,腹痛胃胀,食欲减退;心慌憋气、胸闷气短甚至呼吸困难;泌尿系统有小便频繁症状;睡眠障碍,具体为入睡困难、睡眠表浅,易惊醒,或被恶梦所困;性功能也会受影响,致使性欲减退。另外还可能有满脸通红、手抖、出汗等表现。
(实习编辑:张曼)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48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当你工作没有激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梦想少一点,计划多一点考虑清楚有关自己理想职业的每一件事——从工作形式到工作环境,然后确定自己所追求职业的标准或目的。你可以观察一下是否能调到另一个部门,或者先...
2025-10-21
要成为自信的人,必须准备好以下五点:●决定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这反映了你的权利。●判断自己所需要的是否公平,这反映了他人的权利。●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做好冒...
2025-10-21
所谓激励,是指通过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如何运用激励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各项工作,这不仅对企业的兴衰与发展至关...
2025-10-21
第一坎:“青黄不接”阶段张会亭认为,工作1-3年是职业生涯最“青黄不接”的阶段:你既不像毕业生那么“单纯”,又不像有四五年资历的那样能“独当一面”,正处于“一瓶...
2025-10-21
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心理健康指标,第一点就是有幸福感。它是一种综合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现代社会,人们自我的心理压力日趋严重,找回真正的幸福感是目前不少都市人都渴望...
2025-10-21
俗话说得好: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你想仅仅凭着熟练的技能和勤恳的工作,就在职场游刃有余、出人头地,未免有些天真了。能力加勤奋很重要,但会说话,却能让你工作起来更轻松...
2025-10-21
据最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做事要有激情,才不会疲倦。一般人可能认为,成功只需要一个聪明的脑袋,但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成功者来讲,聪明并不是第一位的,更重要的是激情与...
2025-10-21
1、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
2025-10-21
主动是一种特别的行动气质,也就是说自己知道做有价值的事,不用别人去催。职场上的主动者,往往得以进入各行各业的高收入者阶层。主动和被动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们对...
2025-10-21
据报道,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偶尔做做白日梦,有利于身心健康并激发创造潜能。白日梦想出好点子想象力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当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时,“白日梦”也许能为你提供答...
2025-10-2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