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保险公司高薪挖投资型人才

2025-10-21 心理健康
【摘要】:31日,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在“保险资产管理运作机制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保监会将于今后一段时期内,陆续出台《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打开保

31日,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在“保险资产管理运作机制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保监会将于今后一段时期内,陆续出台《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打开保险外汇资金投资国际金融市场的通道;制定《保险机构投资者交易对手标准》,有效控制其他行业风险向保险业的转移;颁布《保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理顺保险资金管理的体制;发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治理指引》,完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治理结构;拟定《保险资产管理从业人员管理办法》,加强保险资产管理专业队伍建设。

保监会动作频仍,上半年,全行业累计投资收益率接近2%,全年预计在4%左右,政策与经济的双重利好,使得保险公司信心十足要“好风凭借力”,可保险行业人才队伍的短缺成为发展瓶颈。一方面是人才总量不足,另一方面是行业的迅速发展,保险业内涌现了大量技术含量颇高的产品,对人才专业需求越来越高,需要多层次、各方面的人才。带来的结果就是保险公司纷纷展开“挖墙脚”行动,为夺人才摇旗呐喊。

记者了解到,如平安保险、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友邦保险等公司近期都有着不同的招聘计划,主要是对基金经理、精算师、核保理赔等业务骨干的需求,还有一些高级管理人员的招聘。这类人才越来越强调专业性,很难在短期内培训出来,往往通过“挖墙脚”获得。平安保险公司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有能力而且经验丰富的股票投资人才太少,于是公司首先把目光投向了基金公司内的优秀人才,其次是证券公司和银行。他们都具有很好的相关从业经验,熟悉政府交易规则与投资环境,具有出众的数理分析能力。保险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较大,涉及的投资工具较多,是吸引人才的一大优势。

同时保险公司更是以高薪来招揽人才,这些高级人才的年薪一般都在十几万、几十万元左右甚至更高,而且在公司内部除了基本工资、固定福利之外,还有与个人业绩表现挂钩的红利,这使得这些专业人士成为当仁不让的高薪一族。

针对人才争夺的问题,保险专家人民大学的赵英罡教授对记者说:“确实,保险业发展迅速,更加需要人才,但公司在招揽人才的同时,脚步要稳健一些。对于人才、对于市场资源的抢占和公司发展需要有长远规划,不要竭泽而渔,而要培养和储备自己的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发市场,这样才会实现保险公司效益的增长。”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490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轻松闯过难熬试用期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