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求职之路更为通畅,不少大学生热衷改造“面子工程”,从医院整形科和口腔医院了解到,甚至一些高中生也提早进入“整形大军”。人力资源专家提醒,容貌是求职优势的一方...
2025-11-09
周末去朋友家聚会,大家的讨论都定格在来年的学习计划上。突然有个朋友说,她来年的第一个功课,就是要学会聆听,学习不再打断别人说话,让别人把想说的话说完了,再表达自己的想法。听起来很意外,这还需要学习吗?在座的不是已经为人父母的,就是上班很多年了,难道他们还不会聆听吗?
她笑着说,“以前领导召集大家开会的时候,多少次我们都在抱怨,怎么还没结束呢?总是不自觉地去打断,或者思想走神,根本没有深刻理解老总的意思,结果做了很多无用功,又去不停地与领导沟通,解释自己的意思,其实都是因为自己首先没有听明白领导的意思,才有后来的沟通不畅。”
的确,这种情况在职场中很常见,很多人都会觉得沟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随着工作频率的加快,我们不再愿意接收太多不需要的信息,总是显得行色匆匆,因为太忙,就连说话都变得简短。
很长一段时间,“说”成为我们更多人选择的沟通方式。在吵架的时候,我们放任心情地说,表达自己的愤怒;别人对自己不理解的时候,我们是在绞尽脑汁地为自己辩说;想对父母尽孝心的时候,我们把自己的心意说给父母听。更多的人愿意用“说”作为唯一的沟通方式,因为它更快、更直接,但大家却遗忘了“只有会听的人才会说”这句老话。
听比说做起来更需要毅力和耐心,但只有听懂别人表达的意思的人才能沟通得更好,事情才能解决得更圆满。沟通就好像一条水渠,首先是要两头通畅,那就是指我们要打开我们的耳朵,倾听别人的话。关上耳朵,张开嘴巴的谈话,不能算是沟通。倾听是说的前提,先听懂别人的意思了,再说岀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更有效地沟通。
多听,有时候也是一种积累,听别人谈成功,说失败,那就是在为自己将来储蓄财富。听和说是不能分开的两个环节,只听不说的人不能成功,只说不听的人也不能成功。在工作中每个人都需要和别人沟通,但是听的多还是说的多,就要看我们拥有怎样的态度。做一个先听后说的人,会让沟通更顺利。
(实习编辑:张曼)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67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求职大学生成整形美容大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为使求职之路更为通畅,不少大学生热衷改造“面子工程”,从医院整形科和口腔医院了解到,甚至一些高中生也提早进入“整形大军”。人力资源专家提醒,容貌是求职优势的一方...
2025-11-09
铭传大学心理系主任郑夙珍今天表示,根据美国“行为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裁员风暴幸存者的心理阴影至少持续6年,如果连续经过数次裁员,阴影更严重,企业应小心。中央社...
2025-11-09
现代社会的职场人面对的不仅是变幻莫测的生存环境,同时还要面对来自上司的压力,来自同行的挑战,来自情感生活的考验。尤其是年末,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总结和计划……重...
2025-11-09
在刚开始工作时,职场新人往往意气风发,干劲十足。但在工作中若感到自己为企业做了重大贡献却没有人重视时,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的时候,他们就会愤怒、懊恼...
2025-11-09
当年花大价钱买来的车子、房子随着岁月流逝而不断折旧,你有没有想过,当年你辛苦拼得的名校文凭和高级职称也一样会折旧?在风云变幻的职场,怎样才能让自己不断“保鲜”?...
2025-11-09
从曾经的“矜贵”到如今不得不同样面对就业压力,期望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让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也出现了盲目自信、自我贬损等心态问题。有调查研究表明,在研究生求职中,就业...
2025-11-09
很多人把职场想得太美好,其实不然。如果你没有规划好,你就会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工作不开心;没有前进的动力;工作不是自己想像的那么好;自己的才能无法发挥;看到...
2025-11-09
同样都是大学毕业生,到就业市场应聘,为何有人马到成功,有人却屡试不第?这里有个“第一印象”问题。心理专家介绍,首因效应、近因效应、鲇鱼效应、晕轮效应等,都是心理...
2025-11-09
生活节奏快,上班耗心力,许多上班族下班只想早早回家,休息日也只愿意窝在家里,更有不少人觉得自己有自闭症,不爱和人交往。专家说法:不喜欢和人交流、社交场合感觉不自...
2025-11-09
从曾经的“矜贵”到如今不得不同样面对就业压力,期望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让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也出现了盲目自信、自我贬损等心态问题。有调查研究表明,在研究生求职中,就业...
2025-11-0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