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拍老板马屁。奉承“拍马屁”,无疑是得到领导喜欢的一条捷径。可在同事们眼里,这样的行为通常只会留下爱慕虚荣、不择手段的不良印象。“马屁”有风险,还是做头勤勤恳恳...
2025-11-15
职场灰色技能和阳光心理矛盾吗?
从前是学历、证书称霸职场的年代,而今它们已经在职场中“唱罢”,新兴的“灰色技能”悄然“登场”。喝酒、打牌、唱K成为入职必修课,甚至有了专门的教材如《厚黑学》等风行于世。一时间,“灰色技能”成为职场中讨论得沸沸扬扬的话题。一些在校生认为,“灰色技能”已经成为走入社会所必需的技能,甚至已经成为求职制胜的法宝,他们中的应聘者也不乏恶补“灰色技能”之人。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门“学问”顶礼膜拜,也有人对此十分鄙视,将其视为歪门邪道,不正之风,对其猛烈抨击。
送礼拉关系=人脉积累?
陈立进公司已经三年了,现在是中层管理人员。当年应聘时他的文凭并没有达到公司的要求,只是因为他的父亲和公司的领导有些交情,家里又给领导送了不少礼,他才顺利地得到了工作机会。父亲一直用“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的理念教育他,嘱咐他每年都要逢节赶日地给公司高层送礼,这样才能积累稳固的人脉,保障工作的稳定。陈立吃了送礼就有好工作的甜头,自然对父亲惟命是从。平时工作不见他多用心,可是一到节日他就马上打起精神来操办。这不,又快到年底了,他早已提前预订了年终礼品和超市购物卡。现在他也有了自己的理论,叫做“送礼是经营人脉的润滑油”,不只给公司领导送,还给有商业往来的客户送。“礼到人情到,有礼好办事。”陈立如是说。
喝酒打牌=职场礼仪?
今年大四的莫菲最近很失落,因为在面试文秘的时候被淘汰了,原因很简单:酒量不行,不会打麻将。当时面试官对她说:“很多业务或生意都是在饭桌上谈成的,要想谈生意首先得成为朋友,如果不会喝酒对方会觉得你不够真诚。和客户打牌唱歌也会加深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我们需要多才多艺的人才。”就这样,只有文凭不会“技能”的莫菲与这份工作失之交臂了。莫菲的室友孟娟正在准备面试某公司的经理助理职位,她吸取了莫菲的教训,规定自己在一个月内恶补喝酒与搓麻两大技能,于是乎,她每日出入各种酒吧和棋牌室,不是喝得不省人事就是搓麻到半夜。她不禁感慨道:“这‘灰色技能’真是比高数、英语还要难学。”
感情生产力=团队协作?
不瞒你说,我刚刚裸辞了。原因说出来也许有些可笑,因为我被上司欺骗了。上司孙皓岷是个既有能力又有魅力的男人,可以说是标准的钻五。办公室里的几个单身女同事都很崇拜他,我也是其中之一。记得他在开会时对我们说过他最欣赏认真工作的人,于是大家都像打了鸡血似的加班、想方案,为的就是能够在他眼中脱颖而出。他也不失时机地鼓励大家,并且请工作表现突出的女同事吃饭。我为了得到那份“殊荣”没少花心思,几个月下来不是无偿加班就是回家开夜车,我想他是可以看出我的努力和心意的。可是,最近我却从分公司的同事那里得知,原来孙皓岷已经结婚了。我问他为什么要隐瞒,他说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团队协作,是一种变相的男女搭配干活儿不累,我实在不能认同,于是辞职了。(陈爽自述)
阳光职场“同流不合污”
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赵励君老师认为,如何看待“灰色技能”,关键考量两个方面:
一看两种技能之间的比例。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应该是“白色技能”与“灰色技能”之和,如果“白技”明显多于“灰技”,那么“灰技”应被看成综合能力的补充,对远期职场发展更有益处。如果“灰技”过大、“白技”过小,则是本末倒置。
二看“灰色技能”的来源。如果一个人在成长经历中有恰当的宽松和锻炼机会,平衡发展出如唱歌、跳舞、人际交往等能力,这些在走上社会后是可以助工作一臂之力的。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学生从小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走向社会时才意识到自身缺失,开始恶补各种技能,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尊严、健康,这种过度补偿性的行为无疑是弊大于利。
此外,“灰色技能”的运用也很重要。在底线之上恰当运用,可以利人利己利团队,若动机不良,损害他人利益,则应受到道德谴责。
职场中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以适应社会主流为方向,“众人皆醉我独醒”只会增加现实中的职场痛苦感,“同流不合污”是使职场朝通透、畅达发展的现实路径之一。
远离“灰色心理”的泥沼
赵励君老师认为,一些具有“灰色心理”的人强烈抵制“灰色技能”,类似反向心理或酸葡萄心理,即利用愤怒指责来掩盖自己的能力缺失,抵消自身焦虑。对此,赵励君老师建议,求职者在综合技能尚不完备时应增加自信,要相信通过自身努力和技能积累能够改变命运,切勿陷入“灰色心理”的消极泥沼。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735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爱拍老板马屁。奉承“拍马屁”,无疑是得到领导喜欢的一条捷径。可在同事们眼里,这样的行为通常只会留下爱慕虚荣、不择手段的不良印象。“马屁”有风险,还是做头勤勤恳恳...
2025-11-15
近日,中科院心理所组织与员工促进中心联合“智联招聘”最新发起一项“职场心理健康调研”,透视职场人“脆弱”的内心。这项共有5609人参加的网络调查显示,长期的忙碌...
2025-11-15
很多初入职场的人,以为有分歧,就要挺自己的老大,于是,开始出现屁股决定脑袋的现象。因了自己所处的部门和立场,所以不分青红皂白,利于自己部门的,统统支持,不利于自...
2025-11-15
作为一名职场女性,要如何保卫自己的饭碗,并赢得长远发展,成为当下职场女性密切关注的话题。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职场女性具体都面临着怎样的困境。1、家庭事业两难事业...
2025-11-15
很多人的性格比较内向,到了一个新单位不能很快适应。同事觉得不会主动跟人沟通,很多时候,自己不知道该不该说话,有时说一些话,别人又觉得不能接受。怎么改变才能增强适...
2025-11-15
“比尔·盖兹先生是中国的朋友,我也是微软的朋友”,2006年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时挺微软的一席话,让时任微软大中华区CEO的陈永正受到格外的瞩目。前中国摩拖罗拉董...
2025-11-15
1.拖延的心理过程:拖延怪圈许多拖延者发现虽然开始的时候他们想要事情有所进展,但是最终却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一连串的思绪、情感和行为波动影响了他们...
2025-11-15
1、尽快熟悉并掌握你所从事的职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巧。多向办公室里的前辈学习,哪怕对方脾气大点也没关系,先当孙子后当爷爷,等你有一天可以爬在他头上了,再发威不迟,...
2025-11-15
新年假期刚过,返回忙碌的工作,沉重和压力不禁又扑面而来。如何更有效的工作,在挑战面前游刃有余?面对假期里堆积起来的工作,怎样快速的提高工作效率?还未从假期中抽离...
2025-11-15
选择的智慧文学家路遥曾经说过一句话,不管是对人生,还是对创业,都是非常实用的,他说:人的一生要做许多选择,但紧要处,就那么几步。选择你要什么,一开始不必把事情想...
2025-11-1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