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中的人一般都想忘记那段心碎的回忆。当然,忘记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忘记是人们记忆中的一个特殊功能。人类的感觉器官每年、每月、每天乃至每一时刻都会接收到非常多...
2025-01-25
当听到违背意愿的指令,被催眠者应该怎么办?如何正确地应对催眠诈骗?如何让自己游离于不良的集体催眠之外?本文将会针对这些问题来一一进行解答。
尽管催眠被称为是开启人的心灵的钥匙,但并非所有的指令、暗示都会被受催眠者执行。因为,潜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它的机能就是要保护个人不受伤害。潜意识中的信息来自于人生的积累:关于道德的、原则的以及个人喜好的,这些信息就像疫苗一样在大脑里起着抗体的作用,一旦接收到相关的指令和暗示,被要求去做违反个人意愿、违背道德的事情,那么这些抗体就会被激活并进行主动抵御,对外界的刺激——催眠形成阻抗力,有时甚至可以使进入催眠状态的人脱离催眠状态,迅速醒过来。
心理学家曾经通过实验研究被催眠者在听到违背意愿的指令时所出现的反应。实验是这样的:将一些受催眠者导入催眠状态,递给他们每人一个空杯子,第一次给他们的暗示是“现在杯子里装满了纯净的水,现在你们把它喝掉”!只见所有的受催眠者齐刷刷地举起了杯子,并做出喝水的样子,而且他们的喉咙里还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仿佛真的在喝水。第二次的暗示语是“现在杯子里装满了很辣的辣椒水,现在你们把它喝掉”!这个时候,受催眠者就没有那么果断了,有些人拿着杯子犹豫不决,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抿了一小口,但是立即吐舌头,甚至有些人根本不愿意把杯子靠近自己的嘴。第三次的暗示语是“现在,你的杯子里装满了浓硫酸,对面就是你非常讨厌的人,现在要你将浓硫酸向他泼过去”!这一次,受催眠者拿着杯子的手开始发抖,但是没有一个人行动。此时,催眠师用急促的语调再次发出同样的指令:“快把硫酸向对方泼出去!”受催眠者的脸上开始出现痛苦、矛盾的表情,甚至有人还失手把杯子摔到了地上。当第三次发出同样指令的时候,许多人把杯子丢到了另外一面(与指令的方向相反),而且有人睁开了眼睛。
这个实验表明,确实不是所有的指令、暗示都会被受催眠者接受,受催眠者有自己的意识,并能对涉及重大抉择的问题进行潜意识的自我思考。
很多人在面对催眠诈骗时觉得束手无策。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凭借某些方法来应对、抗拒这些“不良催眠”。我们有必要趋利避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从催眠学的角度来讲,抵抗催眠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自我催眠唤起自己的评判系统,并对外来的指令作出正确、合理的判断,以免陷入恍惚状态中,变得浑浑噩噩。以下三个方法可作为参考。
第一,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不要过于看重眼前的小利,特别是不劳而获的利益。自我暗示技巧:“我拥有的已经够多了,足够了,这些不劳而获的小利不可能带给我特别的好处!再说天上也不可能掉馅饼下来,我一定要谨慎,要谨慎!”
第二, 提高责任心,增强责任感。在面对一些对自身有损害的指令、暗示等催眠信息的时候不要马上抵制。自我暗示技巧:“不要慌张,我一定可以想出好的办法解决的!一定可以,我相信自己,我能做到!”
第三,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学会让自己镇定,控制情绪后再做出理性的选择。可以转身轻轻地压迫自己的眼球,压迫十几秒之后再做决定或者进行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可以冷静思考。
第一、二种方法中的自我催眠习惯涉及人的价值观,其改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第三种方法中的简单动作非常容易变成习惯。其原理在于转身可以使看点离开现场,而压迫自己的眼球意在通过副交感神经调节人的情绪。研究发现,在人出现负面和紧张情绪的时候,智商就会暂时有所下降,只有情绪稳定以后,智商才会上升。人们常说的“冷静”就是理智回归的状态,转移看点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大大减少了被不法分子催眠的可能。深呼吸也是同样的道理,人只有平静下来才能集中注意力去思考问题。
集体催眠形式的犯罪对于社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催眠作为一种心理学技巧,如果能够得到正确、合理的扶持和应用,那么,无论对我们的个人健康、生活、工作,还是社会生活,都将有着非常积极的帮助。但是,由于大众不太了解,催眠很容易被某些不法分子利用,进而危害社会和他人。除了在法律上完善对这种犯罪的打击制度以外,大众还应对其犯罪形式有本质的了解。
下面以一个自我催眠过程为例,教你如何抵制有害的集体催眠。
利用自我催眠形成非常强大的、主动的、积极的价值观。自我催眠来自于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积累,每天在做某一个决定前,我们不妨先进行如下的自我对话:“我的这个决定有没有僭越法律与道德?我的这个决定是否对他人有正面的影响?我的这个决定的结果将会是怎样的?”
了解对方的动机。不断地重复:“我知道他要做的,不过,我想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我应该分析一下,分析一下……”
当遭遇不良的集体催眠时,在开始的时候就要暗示自己:“我只是路过这里,只是看一看,他们这一切行为都与我无关,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我不必理会这些,不必理会……”
当在会场中时,找一个催眠场最弱的地方,例如后排、侧排等人比较少、主席台不易注意到的位置,让自己快速冷静下来。
面对催眠诈骗、不良的集体催眠时,应当如何运用正确合理的方法来应对,归根结底需要我们在平时就进行积累,形成自己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遇到上述情况的时候,首先要冷静。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到催眠诈骗和不良的集体催眠对社会、家庭、个人的伤害,加强自身的保护意识和提高反不良催眠的能力,做到趋利避害,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5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失恋的催眠治疗案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失恋中的人一般都想忘记那段心碎的回忆。当然,忘记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忘记是人们记忆中的一个特殊功能。人类的感觉器官每年、每月、每天乃至每一时刻都会接收到非常多...
2025-01-25
1.传统中医学对心理治疗的论述中医很重视心理因素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内经》就指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病乃不愈。明末医学家李中梓深刻地指出心理因素在治疗中的作...
2025-01-25
现代医学心理学认为,在一切疾病的治疗中,心理治疗都有着或大或小的作用。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心理因素作用愈大,心理治疗的意义也就愈大。1,现代心理治疗的方式。现...
2025-01-25
什么是心理健康?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一个人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我国著名医学家傅连璋同志认为健康的含义应包括如下的因素:(1...
2025-01-25
痛觉同视觉、听觉等感觉一样,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这是痛觉与其他感觉的共性。但是痛觉的产生是由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结果,因此痛觉又有区别于...
2025-01-25
1.心理因素对痛觉作用的表现虔诚的宗教徒,能够很镇静地接受强烈的疼痛;有的精神病患者受自责妄想的支配,咬掉自己的舌头,却没有疼痛的表现,心因性牙痛,癔病性关节痛...
2025-01-25
问题描述:我的孩子头脑反应很灵活,但是很粗心。翻开他的作业本,看看他的作业,明明答案是3个字,他会写两个字,你要是问他,他肯定能说出正确答案来。看看他的试卷,平...
2025-01-25
双性恋是什么意思?双性恋是指对男女两种性别的人都会产生性吸引或性冲动的性取向。即既是异性恋者,又是同性恋者。双性恋有两种表现状态:一种是稳定长期的双性恋,即自性...
2025-01-25
卡尔·罗杰斯(CarlRansomRogers,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罗杰斯是家里六个孩子中...
2025-01-25
亚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syndrome,Asperger's,简称AS)是神经发展障碍的一种,可归类为孤独谱系障碍(AutisticSpectru...
2025-01-2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