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是什么?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对象(包括人体)的个别属住的反映,感觉是由来自体内外的一定刺激直接作用于一定的感觉器官所引起的。例如,视觉由光线所...
2025-01-25
拖延症患者是什么意思?“拖延”的英文是Procrastination,它源于拉丁语,由字根“向前”和“为明天”组合而成。不过,“拖延”绝不仅仅是推迟某件事这么简单,它是一种病态的、不良的习惯。人人都有可能染上拖延症,它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都会产生同样的负面影响。尽管都是拖延,但拖延的模式有很多种。如果想要彻底与拖延症说拜拜,那就得先知道自己得的是哪种拖延症。
工作上的拖延每个人都有可能会遇到。比如,接到一项工作任务,做到一半就坚持不下去了,草草收场。原因可能是你在执行这项任务的时候感觉很难,认为它太耗损精力,而你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所以这项没有完成的任务就一直在你的电脑里存着。每次一看到它,你心里就会觉得很压抑。
学习型拖延比较复杂,它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不固定,可能是在家里,也可能是在学校,或是在工作场所。比如,你想学习英语口语,买了一堆书,找了一堆资料,可真的要开始学了,却觉得很乏味,没了趣,总想着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没做,以后再学吧!导致这种行为的原因不一,可能是你担心自己学不好,也可能是你下意识地逃避。
很多人总抱怨没时间吃饭、没时间睡觉、没时间娱乐,只恨自己分身乏术。可实际上,他们忙了半天,也没忙出什么名堂。那些重要的、早该完成的事,不知道被抛到了哪里。这种人看起来比谁都忙,可实际上创造的价值并不比别人多。
想与每个人都融洽相处,不愿意得罪任何人,有时为了避免反对意见,在他人面前唯唯诺诺,放弃自己的观点和权利。这些做法,是被动型拖延症患者的一贯作风。比如,怕影响同事关系,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明明自己的事情已经做不完了,却还要帮着别人。到最后,不是自已想拖延,却也被动地变成了拖延的人。
明知道某些习惯不好,某种行为可能会带来麻烦,却还是心存侥幸,认为倒霉的事不会那么巧偏偏发生在自己身上。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身体上有点小毛病,总觉得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于是就拖着不去医院,等到最后感觉难以忍受了才跑去看医生,却发现小病酿成了大病,后悔不已。
对很多事挑剔万分、总苛求达到最理想的状态,稍微有点瑕疵就忍受不了,全盘否定,卷土重来。结果,时间过去了一大半,事情才刚刚开个头。不得不说,这种拖延类型的人,完全是因为太较真、太追求完美了。努力做到最好无可厚非,但如果吹毛求疵,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而且,这种类型的拖延症患者,不仅难以做好工作,在生活中也会不停地给自己设置障碍。
A.非常爱睡懒觉,起床的时间很晚,甚至不管哪个时间,只要安静下来就可以睡着;
B.为了养成按时起床的习惯,会设定多个闹钟,但一定会等到最后一个闹钟响起来才告诉自己要起床,甚至会干脆放弃早起念头,心里默默下决心明天再改掉赖床习惯,又昏昏睡去;
C.睡前一直玩手机,往往一定要到眼睛发酸、头晕,才不舍地放下,甚至都不记得是怎么睡着的,直到第二天起来发现手机掉落在床头;
D.经常会错过计划睡觉的时间点,然后又不断告诫自己要早睡,只不过到了第二天仍然一样晚睡,甚至更晚;
E.下决心要减肥,但是计划拖了一天又一天也没有开始,或是坚持不了,看到美食就沦陷了;
F.玩游戏时,总说“再玩一盘就不玩了",但结果往往是一盘之后又来一盘;
G.约会的时候,总是不能准点到达,只有迟到多与少的区别;
H.明明知道事前应该准备些什么,但是总是做不到准备充足,结果一般都是走一步算一步,硬着头皮做,想着差不多就行了;
I.做事的时候一般要等到整点才开始,如九点、九点半、十点,通常拖到下一个整点也不见得会开始;
J,本来计划好了做一件事情,但是也容易被其他的小事情分散注意力,先泡杯咖啡,或玩会儿手机,觉得拖小半会儿问题不大;
K.通常自己的房间都是乱糟糟的,不会有时间去收拾;
L.经常会在事后感到后悔,觉得自己要是早一点动手,做事时紧迫些就好了,但到了下次还是改正不过来。
这些只是从生活中总结出的一些大概率拖延症患者的表现,不知道你中了几条。另外,爱拖延的人还有一些口头禅,比如:“这个任务真是太困难了,我一个人根本完成不了。“"我觉得还有时间,所以一直没开始做,应该还来得及吧!"“老板交给我的这个任务不是我不想做,而是我怕我做不好又要挨骂。"“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不能留下一点遗憾,所以我还没开始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这些五花八门的借口总有一句是你听到过的,他们经常出自拖延症患者之口。有时,说着说着,连他们自己都信以为真,觉得这些借口就是自己所想所感,合情合理,心安理得。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51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感觉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感觉是什么?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对象(包括人体)的个别属住的反映,感觉是由来自体内外的一定刺激直接作用于一定的感觉器官所引起的。例如,视觉由光线所...
2025-01-25
依据感觉所反映的对象的属性特点,可以把感觉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两大类。内部感觉是指感官由于接受机体内部刺激而反映机体内部活动和变化的感觉。内部感觉有动觉、静觉...
2025-01-25
积极的心理对身心健康的良好作用是任何药物所不能代替的,消极的心理对身心健康的危害不亚于病菌。俗话说: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头。它形象地说明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2025-01-25
持续的情绪紧张和精神过度疲劳是高血压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我们的周围,常常遇到由于暴怒、情绪过于激动、恐惧、生气而引起心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死...
2025-01-25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有人估计,大约占10%的人在人生中的某个时期曾经患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消极情绪在溃疡病的发生中有着很大的作用。焦虑、忧愁、恐惧、愤怒等...
2025-01-25
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见,有些人一遇情绪紧张,就会突然引起腹泻,泻出稀薄或水样的大便。而当引起情绪紧张的原因过去之后,腹泻也就停止了。这种腹泻,有人把它...
2025-01-25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动物记忆实验结果,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养成初步的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可见,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与此同理,坏习惯...
2025-01-25
当听到违背意愿的指令,被催眠者应该怎么办?如何正确地应对催眠诈骗?如何让自己游离于不良的集体催眠之外?本文将会针对这些问题来一一进行解答。当听到违背意愿的指令尽...
2025-01-25
失恋中的人一般都想忘记那段心碎的回忆。当然,忘记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忘记是人们记忆中的一个特殊功能。人类的感觉器官每年、每月、每天乃至每一时刻都会接收到非常多...
2025-01-25
1.传统中医学对心理治疗的论述中医很重视心理因素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内经》就指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病乃不愈。明末医学家李中梓深刻地指出心理因素在治疗中的作...
2025-01-2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