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年龄测试一你会经常遇到充满青春活力、每天精神焕发的人们,可你注意到没有,你身边有些人年龄不大却老气横秋、萎靡不振。对一个人来说,实际年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
2025-01-26
亚伯拉罕·马斯洛
Abraham Maslow
生于1908年,出生地:纽约州,布鲁克林。
卒于1970年,逝世地: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帕克。
毕业于纽约城市学院和威斯康星大学。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核心思想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人本主义理论已经渗透到我们文化的点点滴滴之中,它提示着人类:我们是多么渴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以及我们究竟拥有哪些能力。虽然,马斯洛最初是一位行为主义学者,并在哈里·哈洛麾下研究过依恋,但是,他最为人所熟知的理论在本质上却并不具备实证性,这也是学界对他最常见的批评意见。尽管如此,他对于人类的需求、价值观和成就的理念,以及他所提出的“自我实现”的概念,却为将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指引着研究者去探索:作为人类,我们究竟如何才能实现自身的潜能。
马斯洛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所称的“需求层次”理论,其中“自我实现”处于所有层次的最顶端。他的灵感主要来源于他的两位导师,一位是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另一位是格式塔心理学家马克斯·韦特海默尔(Max Wertheimer),这两位学者并没有亲身研究自我实现,但马斯洛认为,他们就是自我实现的杰出代表。在马斯洛看来,他们两人无论从职业上还是为人上,都卓有成就,待人和善,而且关心他人,他们看起来似乎都拥有着比自身更伟大的目的。马斯洛通过先前在哈洛指导下的研究已经发现,需求的产生是存在程度上的差异的,而不同的需求也会相互之间进行取代(假如你已经无法呼吸,那么你就不再去忧虑口渴;假如你已经因为脱水而马上会死去,那么你就不再担心自己没有房子住)。马斯洛将需求的概念予以拓展,把社会性需求、情绪性需求和心理性需求亦纳入其中。需求层次可以用一个阶梯表示,只有在下一级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上一级阶梯的需求才能够满足。
阶梯——或者说需求层次——的底层,是生理需求,包括从氧气到睡眠再到维生素,从排泄废物到避免痛苦再到从事性行为等一切事物。下一个层级代表与安全和稳定相关的需求——包括那些与保护、稳定,也许还有结构与秩序相关的事物。接下来是与爱和归属感相关的需求,其中包括亲情和人际间的关系、集体感,还可能包括找到一个伴侣或者一份有意义的职业。与自尊相关的需求处于下一层级:羡慕、注意、认同、欣赏、自我尊重、独立、自由、信心,还有成就感。
上述所有需求都是马斯洛所称的“匮乏性”的需求,简称匮乏性需求,如果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那么个体就会迫不得已地去填补这些空隙。但是,一旦这些需求得到满足,你就不再拥有额外的动力了。譬如说,当你喝下一大杯冰水,不再口渴之后,你就不会再想喝水了,因为你已经得到了满足。
马斯洛还说,在面对危难时,我们可能会在需求层次上有所下降(假设你所在的街区犯罪频发,那么不出多久你就会更加关注安全和稳定,至于友情则不妨稍后再说)。如果你曾经有某些需求严重受损,或者长期得不到满足——譬如说,儿童阶段长期饥饿,或者饱受虐待——你可能会在余生都固着于那个需求之上(一个非常具有弗洛伊德风格的理念)。
处于需求层次顶端的并非匮乏性需求,而是马斯洛所说的“存在性”的需求,亦即存在性需求。马斯洛提出,这些需求包括善良、真理、美丽、娱乐、生机和一体性等事物。正是在这一阶段,自我实现的需求才得以形成。与匮乏性需求不同,存在性需求从来都无法真正得到满足,不过,对于那些已经上升到这一层次的个体而言,存在性需求的推动作用是具有持续性的。马斯洛研究了知名人物和无名之辈的自传,观察其中的模式和特征,然后总结道,每50个人之中,大概只有一人能够达到自我实现的程度。他指出,那些自我实现的人是脚踏实地的问题解决者,他们既能够安然独处,也能够建立起富有意义的亲密关系。他们独立自主,不会轻易地因为同辈压力或者顺应社会的需求而动摇。他们能够坦然地接受自己,也能够接受他人,他们拥有幽默感,而且不会借此去攻击他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是完全自发的,不会汲汲营营地算计,亦无须戴上面具示人。按照马斯洛的观点,那些自我实现的人拥有谦逊感和尊敬感;马斯洛将他们的价值观称作民主式价值观。他认为同情以及对他人的兴趣,是人类亲密关系以及强烈的道德感中重要的因素。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者们十分具有创造性,他们认为生活是需要进行探索的,要对生活心存感恩,而且,尽管他们并不十全十美,但他们却在完全真实地生活着。他们不会过度地专注于自我,而是更愿意去关注自己正在竭力克服的挑战,或者正在着手解决的难题。
重要影响
马斯洛提出的理论,在推动心理学领域人本主义运动的过程中助了一臂之力,显然,它为后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使得研究者不再仅仅关注心理障碍和疾病,转而去研究成长、喜悦和充实感。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是领导人本主义运动的一位当代心理学研究者,就直接受到了马斯洛科研工作的影响。马斯洛的科研工作与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某些研究成果存在着相似之处,当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譬如说,弗兰克尔认为,即便在最为令人绝望的情境下,仍然能够找寻到意义。而马斯洛则坚持提出,只有在低层级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个体才能够去竭力追求自我实现)。
你在生活当中是否曾经经历过那种令你感觉一切都恰好完美的时刻,即便这时刻转瞬即逝?或许,那是当你在度假期间,看到极其壮美的日落之际;或许,那是当你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成功毕业之际;又或许,那是当你看到自己的妹妹经过治疗,最终被医生宣布癌症痊愈之际。这个时刻可能非常平淡——你看到自己的父亲在和你的儿子开玩笑;别人对你伸出援手,令你心存感激;或者,你在高速公路上,被一片极其美丽的野花所震撼。
根据马斯洛提出的术语,这些都属于“巅峰体验”。它们能够带来情绪上的(有些人认为甚至还有精神上的)冲击。它们通常体现为促使我们不断在生活中前行的愿景,那些给了我们前行理由从而被我们所牢记的事物。马斯洛指出,假设你的这些体验越来越多,那么你就已经踏上了正轨,因为你正在通往自我实现的道路上。
有 些 人 认 为 巅 峰 体 验 在 某 些 方 面 与 最 早 由 米 哈 里 · 契 克 森 米 哈 赖 (Mihaly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心流”这一概念较为相似。心流指的是你“处于巅峰体验”时的感受:你十分专心致志,而且感觉良好,全身心投入到一项任务之中,其他事物已经显得无关紧要。你既受到挑战,又十分放松,可谓恰到好处。你或许在洗刷餐具,签署行政命令,或者其他任何事情,时间就这样静静地流逝,你在彼时彼刻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而与心流相反的就是盯着钟表计算时间。
当然,这些绝对属于生活中最为积极的体验。你上一次拥有这种体验是在什么时候?
或者,你是否足够幸运,总是能够体验到这种感觉呢?显然,运气并非唯一的因素。马斯洛指出,那些竭力追求自我实现的人,更有可能会梦想成真。那么,究竟谁真正地达到自我实现的程度了呢?除了马斯洛提及的历史人物范例,你在生活中是否一直以来都羡慕着某些人呢?一位充满爱心的阿姨,一名睿智而大度的导师,一个处事稳重且处处支持他人的朋友?你是否曾经详细思考过究竟是为什么这个人如此振奋人心?或许,你甚至曾经尽力去成为和他相似的人,最终却发现毫无可能。那个人身上似乎有一种特质,无法简单地用具体的言语进行描述。想要理解一个人缘何成为现在的他,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门艺术。
也正是这些凤毛麟角之人,容易被我们视作自我实现的人,而且,他们也更可能会激发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敬畏之情。不过,从自我实现这个概念来看,他们只不过是在做自己而已。单纯地模仿他们,或者将我们改造成为其他人的“复制品”,对我们来说没有丝毫益处。因为,按照马斯洛的观点,自我实现之人的一言一行,严格地遵循那些完全发自内心的原则,并没有过多的算计或者诡计。对自己真诚相待是什么意思?你最珍视的事情是什么?是通过艺术、音乐或者写作去追求美丽、和谐和真理吗?在耐力和力量上有所突破,并且通过锻炼达到脑内啡的释放吗?马斯洛很可能会说,我们必须首先审视自己内心,在那之后,只要是前进的每一步都与自我价值观相统一,那么,任何一步都会组成自我实现的旅程。没有既定的路线地图,没有所谓的完美无缺。而且,最激励人心的是,也没有最终的“成品”——正因如此,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这一术语在英文中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58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心理年龄测试大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心理年龄测试一你会经常遇到充满青春活力、每天精神焕发的人们,可你注意到没有,你身边有些人年龄不大却老气横秋、萎靡不振。对一个人来说,实际年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
2025-01-26
什么叫虚荣心?那就是当人家过高地看重你的时候,你不是感到问心有愧,却是沾沾自喜。——车尔尼雪夫斯基《序幕》词典关于虚荣心的定义:“虚荣心是指以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
2025-01-26
什么是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
2025-01-26
什么是厌学症?厌学症与通常的厌学情绪不同,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作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逃学或旷课,严重的会引...
2025-01-26
测试说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或社会交往活动中运用一些技巧拉近双方的距离,使双方关系更为融洽的能力。如果对这个试题感兴趣,就对下面的测试题作出“对...
2025-01-26
测试导语:每个人都可能有很多面。有的人一面是天使,另一面是魔鬼;有的人,有时候难以接近,有时候却非常容易沟通。看看下面的测试,你是否也有双重性格呢?测试开始:你...
2025-01-26
丹·詹森是速滑运动员,1994年去挪威参加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前,他已经获得了七枚奖牌,同时打破了七项世界纪录。而在这之前的三届奥运会上,他获得的却只有无尽的遗...
2025-01-26
汉斯·艾森克HansEysenck生于1916年,出生地:德意志帝国,柏林。卒于1997年,逝世地:英国,伦敦。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核心思想汉斯·艾森克(Han...
2025-01-26
星期一综合症是什么意思?具体的表现症状有哪些?怎样预防和克服星期一综合症?本文为你详细解答。星期一综合症是什么意思?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星期一,人们的工...
2025-01-26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什么是恋母情结?恋母情结的表现是什么样的,恋母情结的男人的性格特点等知识。什么是恋母情结?“恋母情结”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现象,也是一种心理倾...
2025-01-2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