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者效应是指接受信息之后由于时间间隔只记得信息的内容而忘记信息传播的来源。睡眠者效应是凯尔曼和卡尔·霍夫兰(H.C.kelman&&C.I.Hovlo...
2025-02-07
我们都希望咨询师就是为咨询而生,一出生就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下长大,既能有“足够好的父母”,又能有独立探索的自由。依恋类型是安全型的,人格发育顺利、健全,从而成为有效的助人者。实际上,许多伟大的心理咨询师,不仅在成长过程中充满艰辛,而且伤痕累累。不同的是,他们有幸能够克服自身成长的局限,变得比较健全,甚至能够从自身的“治疗”经验中汲取营养,变得更有助人的力量。每个咨询师的人格发展必然存在着局限,这种局限会深刻地影响到咨询关系,所以咨询师在专业训练中,会花费相当多的精力在自身的个人成长上。
根据鲍尔比的理论(Bowlby,1988),安全的需要是一种具有生物学基础的需要,而依恋行为就是保证获得安全感的行为。咨询师的安全感对他在咨询关系上的行为有着最为广泛的影响。
1.在基本心态上
安全感较高的咨询师,面对来访者时更能够放松、安详,更能专注于来访者,较少有其他的干扰;而安全感低的咨询师则可能容易紧张、分心走神。
2.在倾听和理解来访者上
安全感较高的咨询师更容易如实地听取来访者的信息,较少出现知觉扭曲;而安全感低的咨询师可能被自己的防御倾向所支配,出现较多的知觉歪曲问题.
3.在面对来访者移情性的反应时
安全感高的咨询师能够更敏锐地觉察到,更放松并能更有效地处理;而安全感低的咨询师要么较盲目,要么较迟钝,要么不知所措。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82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睡眠者效应的典型案例和启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睡眠者效应是指接受信息之后由于时间间隔只记得信息的内容而忘记信息传播的来源。睡眠者效应是凯尔曼和卡尔·霍夫兰(H.C.kelman&&C.I.Hovlo...
2025-02-07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群体中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去个性化效应起源于欧洲社会学,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研究群体行为时发现。在他撰写的...
2025-02-07
真诚可信指要开诚布公地与来访者交谈,直截了当地与来访者交流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不掩饰和伪装自己。真诚的核心就是表里如一,给来访者提供了一个榜样,促使他们不再假装、...
2025-02-07
杜亚士和卡库夫(Truax,Carkhuff,1967)也发展出一个量尺对积极关注的水平进行评定。水平一:咨询师积极地给予劝告或者给予负面评价。他可能在告诉来访...
2025-02-07
积极关注在罗杰斯早期的文章中被称为“无条件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positiveregard)",后来人们倾向于以积极关注代替了他的早期描述。积极...
2025-02-07
尊重指咨询师能容忍甚至接受来访者的不同观点、习惯等,不应轻视来访者或以权威的身份出现。尊重不仅是一种态度和对人生的看法,更重要的是一种用行为表达出来的态度。它包...
2025-02-07
1、共情方法(1)转变角度,换位思考。咨询师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将自己变成来访者,设身处地地去了解他的想法、情感和行为;尝试从他的立场和处境去感受其喜怒哀乐,尝...
2025-02-07
共情水平的高低,常常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是内容反应能力,即咨询师对来访者所陈述的事实、观点、情况等内容是否有准确的了解;第二是情感反应能力,即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感...
2025-02-07
20世纪60年代,有人对罗杰斯所提倡的共情进行了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那些有较高水平共情态度的咨询师,更多运用参与性的技巧(attendingskills),比如...
2025-02-07
共情又译为神人、同理心、感同身受等,指咨询师设身处地体会来访者的感受、需求、痛苦等心理活动的心理历程和能力。按罗杰斯的看法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身...
2025-02-0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