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伦定律是指你若不曾有过失败的时刻,那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各种应该把握的机会。比伦定律是由美国考皮尔公司前总裁比伦提出,他将“失败乃成功之母”总结为:“失败也是一种...
2025-02-07
刺猬效应是指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刺伤的现象,亦称心理距离效应。“刺猬效应”源自西方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他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后来用刺猬的拥抱距离比喻成人类交际中的“心理距离”。教育心理学家根据寓言总结出了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刺猬效应”,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时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学校教育
某班级有10名同学在高一高二学习期间,受到学校不同层级的处分:有因翻墙外出受处分,有因打架闹事受处分,有因吸烟受处分,有因早恋受处分。校领导与这10名同学谈话了解到,他们对班主任管理没有一点异议,对班主任称呼为“勇哥”,有时候他们和班主任走在一起,甚至单手搂住班主任脖子一同前行,关系可谓是亲密……信息了解到这里,校领导似乎明白了这个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受处分的学生。教师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并取得学生的认可,这是正常的教育教学要求,但是教师如果把自己对学生的管理层级降低到与同学之间一个水平,与学生没有一点距离感,毫不遵守心理距离效应,那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威严或神秘感就荡然无存了。当老师再去宣讲一项规定、一个守则、一则纪律时,学生会对此丧失敬畏心。因此,老师在学生面前需要树立威信,而不是落于俗套地“套近乎”,从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刺猬效应”。
(二)婚恋家庭
电影《囧妈》中所描写的现实版的“亲子情”经过艺术处理,却还是那样亲切,不少网友惊呼:“这不就是我妈和我的真实写照吗?”剧中的母亲控制欲太强。儿子不饿的时候,一个个往他嘴里塞小番茄;吃饭时哪怕只剩最后一块红烧肉,也要以吃多了不好为由进行阻止。于是,徐伊万,带着报复心理,把小番茄一个个扔出了窗外,用争吵和大吼进行反抗。当妈妈再次说到渴望抱孙子时,两人的矛盾升级,徐伊万喊出了那句:“不要你管!”,扎心却也无奈。影片中很有趣的一幕是,伊万朝妈妈大吼着:“从现在开始,在这个火车上,你和我的距离不能小于10米”,慢慢地两人停止了争吵。《囧妈》里伊万和妈妈的“刺猬效应”安全距离,是他说的10米。从电影中回归到现实,多少孩子和家长,这两只“刺猬”,把对方扎疼了。科学研究表明,上一代人对子女的生活介入越深,子女的幸福感就越低。正如荣格所说,“父母对孩子最坏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没有自己的生活”。只有把握合适的度和距离,才是情感建立的最佳点。正如网上流传的一句话所说的那样,父母与成年孩子间的亲情,应该保持“一碗汤的距离”。说的是父母和孩子居住的距离恰好,煲一碗汤送过去刚好,不会凉,彼此之间沟通方便又尊重了对方的独立空间。这指的虽是空间上的距离,但心理上也一样,父母和孩子需要有边界感。亲子之间相处不能“手伸得太长,心靠得太近”,适当的距离才会使人愉悦。夫妻之间亦要注意“刺猬效应”,一定要给彼此一定的空间,不然婚姻中的两人也会因靠得太近而彼此受伤。
(三)人际交往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整整测试了80个人,结果都相同,在一个仅有两位实验者的空间里,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忍受一个陌生人和自己坐得太靠近。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博士划分了四种心理距离,每种距离分别对应不同的双方关系。其中日常人际交往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个人距离,这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稍微有分寸感的距离,在此距离内人们互相之间直接的身体接触不多,其范围是46到76厘米的距离,都是能够互相握手以及交谈的好友;一种是社交距离,其范围是1.2到2.1米的距离,人们在工作场合或社交聚会上通常都是保持这种距离,空间太近会招人反感,太远会忽略对方。可见,在人际交往中,让彼此舒服大于一切。适当的距离感会让彼此更加期待下一次的约会、见面,这就是“刺猬效应”产生的积极影响。
(四)单位工作
企业管理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认为:企业领导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往往给人“距离美”的感觉。一个原本很受下属敬佩的企业领导,后来由于与下属“亲密无间”地相处,他的缺点便显露无遗,结果不知不觉地使下属改变原有的看法,失去了领导原有的权威性,甚至会令下属失望和厌烦。特别要提醒的是,企业领导者不重视“刺猬效应”,与下属亲密无间相处,甚至称兄道弟、不分你我,这样会不利于工作的开展,管理者和员工都容易在工作中丧失原则。
启示1:距离能产生美
不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和谁走得过近了,接触的时间过久了,都会对双方造成一定的伤害。因为走得近了,接触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彼此身上更多的缺点和矛盾,再加上频繁的接触,就会不自觉地放大这些缺点。距离产生新鲜感和神秘感,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这段时间和空间不断提升自己,与身边的人做到亲密有间、交往有度。
启示2:保持边界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孩子对于不请自来的关心和帮助往往会显得反感。其实无论是亲子之间、夫妻之间、还是同事之间,每个人首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次才是某段关系的另一方,每个个体都是需要自己的空间的,对于那些过了界的关心和帮助就成了一种侵略“领地”的行为,对方不仅不会感激,反而会很讨厌。所以“刺猬效应”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给身边的人一点空间,不要轻易地打扰他人,不要过分干涉他人的生活,哪怕是自己最亲的人,也要给予他们自由生长的土壤。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83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比伦定律的案例与启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比伦定律是指你若不曾有过失败的时刻,那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各种应该把握的机会。比伦定律是由美国考皮尔公司前总裁比伦提出,他将“失败乃成功之母”总结为:“失败也是一种...
2025-02-07
鲶鱼效应是指采用某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或个人活跃起来,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
2025-02-07
态度效应指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就会以怎样的态度回应你。态度效应来源于心理学和动物学专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对比实验:在两间墙壁镶嵌着许多镜子的房间里,分别放进两...
2025-02-07
情感反应是指咨询师把来访者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和感受通过概括和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来访者。情感反应和内容反应的区别在于,内容反应是对来访者表达的内容信息进行反馈...
2025-02-07
根据哈钦斯(Hutchins)和科尔·沃特(Cole-Vaught)的观点,澄清法要求来访者对于“含糊、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详细叙述。澄清反应通常以疑...
2025-02-07
具体化(concreteness)是指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准确表达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在咨询中,来访者讲述的内容往往不能完整地表...
2025-02-07
鼓励技术是指咨询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等方式鼓励来访者继续自我探索和改变的技术。比如当来访者讲完一段话,咨询师一边点头一边说:“嗯”“哦”“是这样”或回应来访者:“...
2025-02-07
传统的心理治疗,促成来访者改变的主要手段就是咨询关系。在精神分析的治疗里,来访者的移情是有效治疗的必要条件。精神分析有一句名言:“没有移情就没有治疗。”而移情的...
2025-02-07
亲密关系通常是私人关系,咨询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职业关系,按理说二者应该不相干。但是,咨询师在亲密关系中的反应倾向,会投射性地反映到咨询关系上。同时,来访者在亲密关...
2025-02-07
我们都希望咨询师就是为咨询而生,一出生就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下长大,既能有“足够好的父母”,又能有独立探索的自由。依恋类型是安全型的,人格发育顺利、健全,从而成为有...
2025-02-0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