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效应是什么意思?“锚定效应”亦称“沉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容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所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2025-02-08
“莫扎特效应”是指当人听到莫扎特音乐或是具有与莫扎特音乐相似曲式结构的音乐后,大脑活力提升,出现正性情绪,继而提高人们认知加工水平的现象。
哥伦比亚大学的罗斯彻和加州大学的肖在1993年大胆提出了一个设想:音乐和空间推理能力之间存在关系。实验方法是让学生单纯欣赏音乐,10分钟后,采用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对学生进行测验,发现听了莫扎特音乐的学生的测验成绩比其他组高出8-9个百分点,这种效果保持10-15分钟后就会消失。罗斯彻还认为如果经常给孩子听莫扎特的音乐或类似音乐会永久性地提高这种能力并影响终身。美国大众媒体对此实验进行了广泛的渲染和宣传,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各大唱片商店里有关莫扎特音乐的CD很快被销售一空,最终法国医生托马提斯首次提出了“莫扎特效应”(Mozart Effect)。
(一)学校教育
在课堂教学领域,受到“莫扎特效应”的影响,音乐摇身一变成为一种学科教学的辅助工具。据一位历史教师说,她在讲授鸦片战争的历史时,会在课堂开头先放一段电影《末代皇帝》的配乐,华丽而忧伤的旋律会将学生的注意力慢慢吸引到课堂内容上,从而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平稳的铺垫;当讲述二战历史时,该教师则会放一段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配乐。这种音乐的导入可以丰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感受,调动起多种感官也能使学生上课不易产生疲劳,引起上课兴趣,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音乐教育融合学科教学已成为可能,这就是“莫扎特效应”在课堂上的运用和实践。
(二)婚恋家庭
了解胎教的家长都知道,几乎所有的胎教机构都会推荐莫扎特的曲子作为胎教音乐。这就是受“莫扎特效应”的积极影响。胎教音乐选莫扎特,并非因为莫扎特是神童,而是因为他的作品的旋律性非常明显,和声非常和谐。频率和节奏适中,纯净而简洁,最适合给天真烂漫的孩子听。而贝多芬晚年创作的音乐偏激烈,比如第五交响乐章中的“命运在敲门”,那种歌颂生命伟大的旋律可能无法引起孩子的共鸣。当然,“莫扎特效应”并不局限于莫扎特,而是一种音乐的表现形式。因此,莫扎特音乐并不是胎教的唯一选择,其他的音乐家也有很多适合做胎教的作品,比如,巴赫的《小夜曲》等也是非常经典的胎教音乐曲目。
(三)人际交往
某医疗中心曾经进行过一个试验,结果显示,莫扎特的音乐中有这样一个规律,每过30秒,音乐中就会出现一个频率高峰,而大脑中枢神经的许多功能运行,间隔的频率正好也在30秒左右,这解释了“莫扎特效应”的存在。人际交往中可以应用“莫扎特效应”来调节人际冲突。例如,再好的朋友之间也难免会有冲突的时候,从而一方造成另一方心里低落、失望、生气,乃至抱怨等等负性情绪心理。此时,不妨播放些“莫扎特音乐”,让舒缓、放松的音乐缓解当前的氛围,也许有助于双方冷静思考刚才争吵的原因,从而解决人际矛盾,改善人际关系。
(四)单位工作
一般来说,不同的音乐类型对人的情绪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工作场所,如何选择合适的音乐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就是“莫扎特效应”在单位工作中的衍生品。例如,餐厅选择背景音乐很有讲究,一方面要营造与主打菜式、餐厅格调更协调的环境来吸引顾客;另一方面,也会用快节奏的音乐悄悄的“轰”走用餐完毕的顾客。事实上,工作场所选择使用舒缓的音乐,让人放松下来,享受生活的时光的现象也经常发生。例如,一些单位在工作休息间隙播放轻音乐,还有商场、书店等公共场域纷纷选择舒缓的乐曲,就是在使用“莫扎特效应”对人产生的积极效应,让人们在包容、温暖的环境中优雅地生活。
启示一:爱音乐,爱生活
生活中,音乐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她能够让我们静下来思考一些问题。尤其是遇到挫折的时候、年岁渐老的时候,音乐更能够让们我静下来思索人生的真谛。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看淡一些;爱恨情仇都是人之常态,宽容以待。唯有身体属于自己,唯有快乐属于自己。追求健康,淡泊名利,乘着歌声的翅膀,简简单单地生活。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人生有限,快乐无限。热爱音乐的我猛然发现,我一如热爱音乐那样热爱生活……
启示二:赏音乐,享人生
音乐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在改善心情的同时,音乐对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也有帮助。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记忆乐谱对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好处;学习乐器也未尝是一件坏事。比如弹钢琴在锻炼了大脑、左右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记忆力和智力的同时,弹奏的音乐也可以帮助演奏者舒缓情绪。所以,人生的乐幸需要音乐谱写出更美妙的旋律,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84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锚定效应的生活例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锚定效应是什么意思?“锚定效应”亦称“沉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容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所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2025-02-08
角色效应是什么意思?一个社会使其成员的行为遵从社会现行的,适合一定阶级要求和需要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或是倡导其成员如何遵从本民族的文化规范的现象,称为“角色效...
2025-02-08
奖惩效应是指通过奖励或惩罚对人的行为产生“强化”或“弱化”的现象。奖惩效应的发现背景心理学实验表明,鼓励、赞赏和奖励,常常能提升一个人的自信心,增强动力。但奖励...
2025-02-08
安慰剂效应是什么意思?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从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又称伪药效应、假药效应或代试剂效应。安慰剂效...
2025-02-08
在说服过程中,信息可以通过引发人们的恐惧情绪起作用,称为“敲警钟效应”或“唤起恐惧效应”。心理学家贾尼斯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进行的一次实验表明,引起不同程...
2025-02-08
晕轮效应是什么意思?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等,是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晕轮效应是由测量心理学大师爱德华·桑戴克于1920年提出,并通过研究证...
2025-02-08
异性效应是什么意思?异性效应是指在个体间关系中,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和激发力,对学习、工作等活动通常起积极影响的现象。异性效应的发现背景美国科学家曾发...
2025-02-08
“天花板效应”指的是设置一种无形的、人为的困难,以阻碍某些有资格的人在组织中进一步上升的现象。“天花板效应”是莫里森及其团队在《打破天花板效应:女生能够进入美国...
2025-02-08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不同于其他由心理学家通过科学实验得出的效应理论,“踢猫效应”的发现是在日常生活中逐...
2025-02-07
苏东坡效应是指人们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一种心理现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东坡《题西林壁》中的诗句。后来心...
2025-02-0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