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总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换了一个新发型,或者穿了一身新衣服,就以为自己会成为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可事实上,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人们最关注的往往是自己。...
2025-02-08
美国著名作家戴维·布鲁克斯在《社会动物》一书中写道:“人类的头脑是一部过度自信的机器。”在很多情况下,不够自信让人步履维艰。但有时候过度自信又会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可以说,过度自信也叫作失智,即聪明反被聪明误。过度自信也给墨菲定律带来了可乘之机。当人们自信过头的时候,往往会高估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而且这种高估会随着人们在任务中的重要性而增强,其中多数人会对未来事件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心态。
心理学家昆达早在 1987 年便发表论文指出:“人们期望好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高于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概率,甚至对于纯粹的随机事件有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
过度自信的人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尤其当他们所期望和预测的结果真实发生时,往往会过度夸大自己的重要性。他们会将成功归因到个人能力上,而忽略外界因素的影响。
在做决策的过程中,过度自信的人会努力搜寻那些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忽略那些不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从而使决策出现偏差。换句话说,过度自信的人在做决策时,往往倾向于自我信念,而较少考虑到实际情况。
大量的认知心理学文献也指出,人很容易过度自信,特别是对其自身知识的准确性过度自信。作为行为金融学的四大研究成果之一,“过度自信理论”在很多职业领域有所体现。比如,外科医生、投资银行家、律师、工程师等,在做判断和决策时,都存在过度自信的表现。
人们之所以会过度自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信息积累。每个人都会通过知识和认知去理解世界,同时又会被个性化的认知体系限制住,掉进自我的世界里,这就是所谓的“一厢情愿”“自己想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人所获取的信息量在不断增加,人的能力却不一定有所提升,当信息积累得越来越多而能力又没有随之提升时,就会产生过度的自信。
现实世界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比如,一个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就后就会误以为自己取得成就的方法适用于任何领域,可事实上,这些方法放在其他领域并不适用。
早些年的摩托罗拉、柯达等商业巨头也因为沉浸在成功的海洋中,过度自信,而忽略了海洋之外翻天覆地的变化,才最终导致被商业的浪潮卷走。经验丰富的桥牌运动员在叫牌的时候往往比缺乏经验的桥牌运动员更自信,可他们时常无法赢得自己可以赢的牌局,因为他们很容易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情况下疏忽大意。
第二,证实偏见。所谓证实偏见,就是人们倾向于寻找和自己信念一致的意见和证据。比如,有一个人喜欢看科比打篮球,并且对科比参加的每一场比赛都充满信心,就算科比哪次比赛失误了,他也会找到各种证据为科比辩护,而不会寻找与自己观点相悖的证据。这种行为就是证实偏见,它会让人过度自信,因为它只让人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让人们更加乐观地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去思考事实到底是什么。
第三,禀赋效应。禀赋效应是指人们拥有某个东西时会比没有拥有它的时候高估其价值。比如,有人想要投资某个项目,在得到负面信息的时候会放弃投资,但是在投资之后得到同样的负面信息则会往好的方面去想,认为自己的投资没有那么糟糕。
曾经有这样一则报道,大意是北京市区某黄金地段旧城改造,废墟中有几幢民宅赫然矗立,成为“钉子户”的居民开口要价就是一亿元,远远超出了政府的预算,导致拆迁工作陷入僵局。
这一事件被媒体曝光之后,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的观点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北京的黄金地段寸土寸金,一亿元不算多;一派认为房主高估了房屋的价值。虽然讨论到最后依然没有定论,但从中也能看到人们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倾向,那就是过度自信,高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第四,损失厌恶。损失厌恶在股票买入和卖出过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当买入的股票涨了一点时,人们会想马上卖掉,因为害怕股票再跌下来;而当股票下跌时,人们又不愿意马上卖掉,不愿意接受亏损的事实,总觉得股票一定会涨起来。这种自信便是损失厌恶带来的。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掌舵者雷伊·达里奥曾经说过:“无论我们对自己的观点有多自信,都应该寻找那些不同意我们看法的聪明的人去讨论。”
过度自信是很多人的通病,如果事先不知道这个“病症”,很容易引发墨菲定律。因此,无论是做投资、做决策、做自我评价,还是做其他事情,都应该避免过度自信。对于信息,我们应该有客观公正的分析能力,不过分乐观,也不过分悲观。我们应该随时反思、质疑自己,让自己尽可能地保持理智。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8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什么是焦点效应?怎么克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有的人总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换了一个新发型,或者穿了一身新衣服,就以为自己会成为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可事实上,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人们最关注的往往是自己。...
2025-02-08
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镌刻着一句著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千百年以来,人类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自我探索的旅程。在认识这个世界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认识自己...
2025-02-08
卡瑞尔公式又叫卡瑞尔万灵公式,其主要内容是,只有让自己从心理上接受最坏的情况,才能让自己集中所有精力去解决问题。这是应对墨菲定律的最好心态——平静接受最坏,理性...
2025-02-08
在国内,篮球比足球更受欢迎。而篮球架的设计高度也有一番说辞。如果将篮球架设计得太矮,那样进球容易,却失去了比赛的乐趣;相反,如果把篮球架设计得太高,足有三层楼那...
2025-02-08
时至今日,只要文学评论家们谈到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几乎都会提及“精神胜利法”,而且,大多数人会以一种批判的态度来诠释它。“精神胜利法”就没有值得认同的地方吗...
2025-02-08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疑邻盗斧”,意思是说,有一个人怀疑自己的邻居偷了自己家的斧头,因此他看邻居的一举一动都像是在偷东西,无论邻居做什么,他都感觉人家像小偷。但最后...
2025-02-08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事都没有它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首先我们应该分清,任何事物都会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被大脑录入、处理后的主观认识物...
2025-02-08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不管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人都难免会犯错,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世界上便没有谁比谁更幸运。而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同的心...
2025-02-08
人人都会犯错,再聪明的人也无法把所有事情都做正确。这也是墨菲定律的一个重要体现——凡是有可能出错的事,就有可能被做错。我们不要侥幸地认为,这种小概率事件很难发生...
2025-02-08
时常听见身边有人抱怨:“我的运气太不好啦,什么坏事都能被我碰到!”高考时,总害怕自己发挥失常,结果真的考砸了。面试时,总担心自己说的不好,结果真的语无伦次了。投...
2025-02-0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