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快乐分享给另一个人,就会得到双倍的快乐;同样,如果我们把坏情绪传染给另一个人,就会让坏情绪不断发酵升级。在感情世界里,情绪是会相互传染的,喜欢一个人的...
2025-02-09
情侣之间相处,一定要形影不离、每天都腻在一起吗?当两个人进入恋爱的状态时,彼此间的距离就会缩短,这是必然的,但彼此间却不能永远保持着“零距离”。或许有的人会认为,恋爱对象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理应没有任何距离。但是,要知道,只有保持恰当的距离才能让彼此都感到舒服,距离太远或太近,都会出现问题。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两个人每天都腻歪在一起,刚开始可能会使感情迅速升温,但当感情到了临界点之后,各种问题也会频频出现,甚至陷入墨菲定律中。因此,情侣之间最好的相处状态,应该是给彼此适当的距离与空间。这样反而能让感情保持长久的新鲜感,也让彼此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牢固。在心理学上,这种保持距离的相处方法,被称为刺猬法则。
在一个下着大雪的冬天,两只小刺猬因为寒冷而抱在一起,想要彼此取暖。但它们的身上长满了尖刺,紧紧抱在一起会刺痛对方。于是,它们挪开了一段距离,可寒意太浓,它们又冷得打哆嗦。于是,它们又向彼此靠近一点……这样反复调整了好几次,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最适当的距离——既能够感觉到彼此的温度,又不会被对方刺伤。这便是人际交往中的刺猬法则,也称为心理距离效应。
法国的戴高乐总统就是一位很懂得运用“刺猬法则”的人。
他曾说:“仆人眼里无英雄。”大意指人与人的交往要留有余地,即相应的心理距离,如果失去这种距离,那么再伟大的人也会变得平凡。
戴高乐总统正是善于利用这种心理距离的人,所以他很好地制约着身边的人,让自己的形象不断高大起来,并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迫力,从而迫使对方服从命令。
著名的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自我空间的范围由他们双方的人际关系决定。根据此理论,他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分为四种。
1.亲密的距离或零距离
这一距离指的是与贴心朋友、家人或者爱人之间的距离。但如果将其他与之不相干的人带入亲密距离之中,都或多或少会对双方造成负面影响,很多情况会使彼此陷入尴尬。而这样距离的建立需要彼此长期的接触。所以说,这个区域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不能轻易与他人共享。
2.个人间的距离或分寸感距离
这个距离区域是针对熟人之间来说的,他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才能拥有这样的距离。熟人相遇彼此打招呼,礼貌问候,或闲谈示好,或握手点头。但最后他们都会有个分寸,酒至微醺,话到七分,总之,彼此的交往处于合适的范围,保留理智,互不影响。
3.社交上的距离或正式的距离
这指的是友好者之间的距离,需要一定的过渡性,双方不会有太多交际,但也会在少有的见面机会中表示好意,但又不会刻意去与之相处。这是一个介于认识与陌生之间的距离,这样的距离让双方能够控制好彼此思维的力量。
4.公众间的距离或不可联系的距离
拥有这样距离的双方不会有过多的交往,彼此之间属于陌生人状态。这样的空间中,思想和选择性能够大量地被开放,与什么样的人结交,就意味着有什么样的结果。与这些不同的人交往依赖着我们思想的释放,在于需求和目的的相互满足。
可见,人与人之间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才能让彼此间的关系更稳固,而且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心理区域内,才能让彼此拥有最舒服的相处状态。爱一个人,也要给对方一定的空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此更能产生美感和吸引力。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89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如果我们把快乐分享给另一个人,就会得到双倍的快乐;同样,如果我们把坏情绪传染给另一个人,就会让坏情绪不断发酵升级。在感情世界里,情绪是会相互传染的,喜欢一个人的...
2025-02-09
一个人过得幸福还是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人们在情感关系中出现误会、犯下错误、遇到挫折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重点是如何去看待它们,以及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处理它们,这才是...
2025-02-09
在恋爱关系中,有时候会面临多种选择,尤其在单身状态下,选择会更多。有的人可以快速做出选择,并且坚持自己的选择,最后建立稳定的恋爱关系。有的人却犯上“选择困难症”...
2025-02-09
很多情侣在吵架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有趣的想法:如果换一个人谈恋爱,会不会更好?从表面上看,换一个人确实会让一些问题得到解决,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这也是值得...
2025-02-09
一个大雨滂沱的晚上,女孩哭着冲出家门,头也不回地消失在雨中……女孩在外面走了一圈,衣服被打湿了,身体又累,肚子又饿,女孩感到十分无助,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刚才,她...
2025-02-09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明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幸福是灵魂...
2025-02-09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名叫西西弗斯,他是人世间的智者,也是科林斯的国王。他曾绑架了死神,让人间没有死亡,也因此触怒众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众神想到了一个“好...
2025-02-09
每次想到要开始写作业了、要开始修改文案了……我们的内心都会表示“拒绝”,不愿意开始行动。其实,这种懈怠心理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心理学效应——飞轮效应。骑过自行车的...
2025-02-09
一匹马,无论多么懒惰,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就会立刻变得精神抖擞,飞奔起来。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马蝇效应。它源于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一段有趣经历。1860年,林...
2025-02-09
马太效应说的就是,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拥有的也要夺过来。从表面来看,马太效应和二八法则很相似,与平衡之道相悖,但它反映的却是“富者更富,...
2025-02-0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