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出现分歧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对方固执己见,我们难以说服,不妨运用框架效应,换一种表达方式,或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框架效应是指同一个问题因为表达方式的...
2025-02-10
一位老人退休了,找了一个清静的地方买了房子,想在那里安度晚年。房子的旁边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湖边长着灌木和野花。老人住得很舒服,心情宁静祥和。然而,没过多久,老人的平静生活就被打破了。
一些年轻人成天跑到湖边玩耍,有时候还会大声尖叫,老人不得安宁。老人无法忍受这些噪声,但又很清楚,想要让那些处于叛逆期的年轻人自行离开是不切实际的。于是,老人想了一个好办法,对那些年轻人说:“你们玩的真开心啊!我也很开心!如果你们以后每天都来湖边玩耍,我每天给你们1元钱,怎么样?”年轻人爽快地答应了。这种又能玩又能挣钱的好事,为什么不答应呢?
可是,过了几天,老人却愁眉苦脸地对年轻人说:“我的养老金还没有发下来,所以从明天开始,我只能给你们5角钱了。”
年轻人有些不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这个结果。不过,从那以后,他们只在每天下午才到湖边来玩。
又过了几天,老人“十分内疚”地告诉年轻人:“真对不起,我的退休金已经不够用了,以后每天只能给你们1角钱。”“1角钱?”年轻人感到很气愤,大声说,“我们才不会为了这1角钱而浪费时间呢!我们再也不来这里玩耍了。你就自己孤独去吧!”
从那以后,智慧的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生活。
为什么这群年轻人会“中计”呢?原因在于,赞赏的递减会导致个体产生挫败心理——年轻人从最开始得到1元钱奖励,降到得到5角钱的奖励,再降到1角钱,,内心的挫败感一次比一次强烈,为了终止这种挫败感,他们最终选择停止自己的行为。
事实上,老人运用的正是心理学上著名的阿伦森效应。老人先让年轻人把毫无目的的玩耍变成服务,并且给予奖励。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奖励的标准,让年轻人的心中不断产生挫败感,最后终止了自己的玩闹行为,而老人也因此重新获得了安静舒适的生活。
著名心理学家阿伦森曾经说过:“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所以,给别人带来挫败感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阿伦森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一群研究人员,将他们分为四组,然后让他们给受试者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受试者对哪一组研究人员的好感度最高。
实验过程中,第一组研究人员始终对受试者进行褒奖,第二组研究人员始终对受试者进行贬损否定,第三组研究人员对受试者先褒后贬,第四组研究人员对受试者先贬后褒。这次实验的受试者一共有 10人,而他们的综合感受是,第四组研究人员的好感度最高,第三组研究人员最令人反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呢?这是因为从褒奖到小的赞赏到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接受。然而,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能被一般人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反感的。
相反,先给予批评和否定,使其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和自己的不足,再给予足够的肯定和鼓励,会使对方从挫折中走出来,深怀感恩之心,看到希望,奋起努力。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更倾向于褒奖不断增加而批评不断减少。所以,我们要善用褒贬,最好是先贬后褒,让对方产生一种贬低在递减而褒奖在递增的感受。
无论我们是否发现,是否愿意接受,阿伦森效应都会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比如,平时表现特别好的员工,突然犯了一次错误,上司就会特别不高兴;而平时表现特别不好的员工,突然表现的不错,老板就会非常开心。
在恋爱关系中,如果一个男孩天天对女孩说晚安,有一天忘了说,女孩往往会很生气;而另外一个男孩很少会对女孩说晚安,但偶尔说一次,女孩就会很开心。其实,女孩就是受到阿伦森效应的影响,在递增和递减的幸福感中产生了情绪变化。在亲子关系中,面对孩子的调皮行为,我们也可以用奖励递减的方式,让孩子产生心理挫败感,进而自动停止调皮的行为;对于孩子需要成长的部分,我们可以用赞扬递加的方式,让孩子更加自信。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93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朋友之间出现分歧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对方固执己见,我们难以说服,不妨运用框架效应,换一种表达方式,或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框架效应是指同一个问题因为表达方式的...
2025-02-10
每个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竞争对手,有的是我们的敌人,有的是我们的朋友。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我们身边的朋友也有可能变成我们的竞争者。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既要保证彼此的...
2025-02-10
中国人一直很重视“礼尚往来”,在与人打交道时,只要你态度和气,对方也同样会以和气的态度对待你。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杆秤,“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欠债还钱,...
2025-02-10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很现实,也很残酷,却真实地反映了曾经的英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当然,在如今,这仍是许多国家与国家之间...
2025-02-10
我们时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们挖空心思、掏心掏肺、竭尽全力地对一个人好,可对方就是无动于衷,根本不把我们当成一回事,一点也知道珍惜?相反,别人对他爱答不理,...
2025-02-10
经常网购的朋友如果总是在不同网页上看到同一件商品,就会对这件商品越来越有好感,并且购买这件商品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感觉就像谈恋爱一样——如果有个异性总是出现在你...
2025-02-10
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个著名的名片效应,指的是两个人刚开始交往时,如果一个人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到“他和我很相似”,从而更快地拉近两个...
2025-02-10
在自然界中,海潮的出现是因为天体的引力在起作用——引力大的时候就会出现大的海潮;引力小的时候就会出现小的海潮;没有引力的话,海潮就会消失。这便是海潮效应。人才与...
2025-02-10
中国人讲究“沉默是金”,意思是说,有时候,沉默对于一个人来说,比金子更贵重。在某些场合,学会沉默比滔滔不绝地诉说更为重要,也更能彰显出智慧。美国心理学教授古德曼...
2025-02-10
当人们遇到困难、挫折或心情不好的时候,最想看到的就是微笑,最想得到的是关心。微笑就像春风,拂过大地的时候,万物复苏。在人际沟通中,微笑,看似轻柔,实则力量巨大。...
2025-02-1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