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残月落”“雄鸡一唱天下白”,古时公鸡的司晨颇有用处,太阳每天都升起,虽然人的自身也有生物钟在起作用,虽然还有其他器具可以佐用,但习惯上把公鸡报晓这样一个宽...
2025-02-11
“元无知”是美国学者威廉·庞德斯通在其著作《知识大迁移》(副标题:移动时代知识的真正价值)一书中提到的,它指的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种无知)。表述上有些绕口,补两个说法就更清晰了:(1)越是缺乏知识和技巧的人,越是意识不到他们缺乏知识和技巧,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大卫·邓宁系康乃尔大学心理学教授;此亦称大卫—克鲁格效应)(2)“有一样东西你无法上谷歌搜索,那就是你不知自己应该搜索什么”,“互联网的问题不在于它使我们知道得更少或获得错误信息,而在于它让我们变得元无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庞德斯通)
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说的是知识之多,难以穷尽。时至今日,我们和知识的关系更为尴尬:知识大爆炸,令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说知之不多,并且越来越无知,爆相对于人类整体所拥有的庞大的知识总量,我们一人一生能知晓、掌握的比例日趋其小,甚至都不能谈什么比例。另一方面互联网又使知识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
“无知”也便成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好在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找得到、能用上。似乎也正是如此:一方面随着人们的持续上传,知识从四面八方向网络“云端”集聚;另一方面随着每个人随时随地的搜索,知识也从“云端”被我们信手拈来。好像天下太平,条条大道通罗马。
但是如果你连搜索什么都不知道、连是否需要去搜索、怎么搜索都不知道的话,诸多的无知,导致无从下手;又由于底层、基础性的知识或逻辑的缺失,我们有时候可能连问题也无从获得或提出,那就是一无所知,真正意义上的“元无知”了。能提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继而去找寻答案,本身就少不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所以在今天,这种面对海量信息、面对信息的不确定性,一个人既不知道自己该输入什么,也提不出好的问题的状况,必须引起世人的重视,切实加以改变。
知识的无限和人力的有限是不争的事实,心有余而力不足是永远的遗憾,因为知识的绝对完整性和系统性是难以追求和抵达的。而且由于知识的更新及因知识的渗透、碰撞而产生的新知识、新学科层出不穷,所以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应对方针,要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要懂一些事实性的知识;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广泛涉猎、关注各种各样的知识,面宽一点、杂一点、懂一点、博一点,以备不时之需;善于请教他人,听听、看看、问问,抓住线索,由浅入深;坚持吸收新鲜信息,跨界也好、无相关的也好,不断扩充自己,随时化解元无知的屏蔽。问题的提出,当然会有解决的方法,而且往往针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不会只有一个、两个,所以我们要努力尝试,力求在元无知铺天盖地到来的时候,应对自如,把做学问、搞事业的日子过好。
庞德斯通的《知识大迁移》于2018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译者闾佳。另有《云中的头脑》一书于2017年出版,应该是同书不同名,好像《云中的头脑》的书名来得传神一些。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96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什么是公鸡/先驱定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鸡鸣残月落”“雄鸡一唱天下白”,古时公鸡的司晨颇有用处,太阳每天都升起,虽然人的自身也有生物钟在起作用,虽然还有其他器具可以佐用,但习惯上把公鸡报晓这样一个宽...
2025-02-11
英国学者加勒特·哈丁教授于1968年在美国著名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地的悲剧》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作为理性人,每个牧羊者都希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2025-02-11
人的感情在受外界因素刺激的影响下,具有多度性和两极性的特点:每一种情感具有不同的等级,同时还存在着与之相对立的情感状态,如聚会时热热闹闹,独处时冷冷清清;旅游在...
2025-02-11
“心理账户”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于1980年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属于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存...
2025-02-11
欢乐叹时短,寂寞恨夜长,这种对时间的主观认识、感受好像也就是对心理时间的一种说明。所谓心理时间:是指个体主观感知的时间,是个体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如...
2025-02-11
心理冲突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尽道其详的。心理冲突指的是:个体在有目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
2025-02-11
每个人都有两种生存空间——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空间与外部的界限也称边界或疆界。其中心理边界又叫个人边界,最早由心理学家埃内斯特·哈曼特提出。近些年来屡屡被提及,...
2025-02-11
米哈里·齐克森米哈赖(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在1990年提出“心流”的概念。它的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
2025-02-11
某厂新造一幢十二层的办公楼,新鲜感过后,不少人抱怨起新大楼的电梯不够多、不够快,尤其上下班时段。工厂决策层就解决问题提出了五个方案:(1)高峰时段电梯运行分别按...
2025-02-10
与素不相识的人有机会聊起来,却发现大家有着共同的熟人和朋友,那种感觉往往令人惊讶。然而这一现象并非毫无缘由或是一种简单的巧合,里面隐藏着一个科学的原理:六度空间...
2025-02-1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