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一次,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鱼儿在咬钩之后,通常因为刺痛而疯狂地挣扎,越挣扎,鱼钩陷得越紧,越难以挣脱。就算咬钩的鱼成功...
2025-05-16
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一个全社会人应该正确面对的严重问题。迅速增长的人口老龄化对社会、政策、家庭成员结构等各方面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占70%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就目前我国的国情,大多数老年患者都是由家属照顾。患者及家属从经济,心理,社会,家庭各方面,都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家庭成员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老年重症患者在痛苦、绝望、焦虑、无耐,无助中挣扎。重大疾病所致生命质量的降低,从一个充满理想的健康人成为一个无助、无耐、无为的人,背负了重大的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的患者,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心路历程:
一、〈心理矛盾期〉自觉症状突出,却疗效不佳期。产生恐惧、怀疑、抑郁,焦虑。
二、〈心理绝望期〉定为慢性难治性疾病后,不能接受,悲伤、焦虑、愤怒、抑郁、随之失眠、食欲的改变,生活质量的降低,加重了疾病对身体的损伤。心灵调适不佳,感到人生对他不公平,甚至社会报复。
三、〈心理求生期〉心理上有所接受,乱求医,几乎对所有的医生都相信,对所有的偏方都感兴趣,报有极大的希望。
四、〈心理接受期〉随着症状的加重,病痛的折磨,面对现实,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有人接受现实,正确对待现实;有人产生了对死亡的巨大恐惧、绝望,产生了心理上的巨大的压力。
有人统计,80%以上的癌症是源于心理问题,90%的癌症患者是被癌症吓死的!面对重大疾病及慢性疾病的不同分期,重症患者对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反应是非常敏感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举动,都会给患者带来很深的暇想,医护人员及家属应当认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正确的心理分析和良好的对症心理护理,可以激发自控镇痛缓解疼痛症状。
临终关怀也叫姑息疗法,既不延长生命,也不缩短生命,更不是安乐死,是顺其自然。是一种让人正确面对生与死,认识到生与死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必然规律,当医学无法搀回生命时,接受现实,尽量的减少痛苦,有尊严的、坦然的,幸福的,做好身后的事情,使濒危老人尽量获得善终的条件,有尊严和安详地告别人生。社会有责任重新认识生与死,帮助面临生命终结的人有尊严和舒适地逝去。
临终关怀是由多方面购成。应强调社会、医护人员、家庭成员或照料者对濒死者提供富有爱心的帮助。加强对医护人员、陪护亲属的心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临终关怀发展过程还表明,仅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是不够的,临终关怀的推广需要人们在观念上进行一场革命。一是要改变死亡的传统观念。不同的观念对于死亡的态度有所不同。在忌讳谈论死亡的文化氛围中,是无法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濒死病人、家属及医生要坚持唯物主义,当死亡来临时,应该面对现实,承认死亡,承认进一步的治疗无效,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临终关怀才能具体实施。二是要改变使用卫生资源的传统观念。临终关怀一改过去对任何病人无例外一律实施医治的做法,承认医治对某些濒死病人来说是无效的客观现实,通过对他们提供舒适的照料来替代卫生资源的无谓消耗,它实质上体现了对病人及大多数人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因此,临终关怀不仅是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精彩推荐 权威调查:5%毕业生想过自杀 强档测试:你最迷恋哪种女人? 心理学家为你解析十大梦中“鬼” 最实用:从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潜意识 揭谎!娱乐圈大牌明星都是说谎精 职场攻略:怎样从小动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错?男人下半身压力源于女人 暴强!如今的大学生为减压去裸奔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06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请学会放下心中的过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一次,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鱼儿在咬钩之后,通常因为刺痛而疯狂地挣扎,越挣扎,鱼钩陷得越紧,越难以挣脱。就算咬钩的鱼成功...
2025-05-16
烦恼人人都有,明白人就能顺利度过难关。人生在世有很多烦恼:下岗失业、生病住院、亲人离去、资金被套、公司倒闭、工作不顺心、上司不理解、下属不合作……大人物有大人物...
2025-05-16
改变你的观念,你也同时会改变你的身体状况。心理学家说“自言自语”和“内在对话”可以创造或者打破一个人的减肥路线。塔拉哈西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精通于协助人们运动和减肥...
2025-05-16
段伯伯今年63岁了,以前在园林部门工作,身板一直很硬朗。2003年5月,他去医院探视患肺癌的姐姐,从那以后,心情便一落千丈。姐姐插着导管痛苦不堪的情形,深深地印...
2025-05-16
你是不是认为自己老得太快了?近期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援引《长寿:保持年轻健康的7种方法》一书作者马克·里伯尼斯博士的观点,为我们介绍了几种简单的方法,帮你放慢衰老的...
2025-05-16
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不仅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阶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还是人生命活动、延缓衰老的重要保证。直觉思维是完全可以有意识加以训练和培养的。现集国...
2025-05-16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之上,从小到老,风风雨雨几十年,不可能一切都尽如人意,若把诸多不如意都憋在肚子里,时间一长,恐怕就会生出病来。巴西老年病专家戈麦斯经过长期的观...
2025-05-16
为了心爱的人,你愿不愿意去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从此再也见不到朋友和家人?如果一辈子只能献身于一项事业——音乐、写作、表演、商业、政治、医学等,而且会取得辉煌骄...
2025-05-16
许多同学应该都还记得联考前夕的焦虑: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几个志愿,甚至于一生的命运从此改观!到了大四,这种焦虑可能更强烈而复杂:到底要先当兵,就业,还是先考研究所?...
2025-05-16
如果你觉得没有安全感,内心充满焦虑和压力,解决的办法无他,就是要信任自己的价值,认识自己的美丽,并且学会缓解压力。心理治疗师、国际芳香疗法治疗师学会大中华区主席...
2025-05-1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