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
2025-06-04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
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
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
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
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214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责任分散效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
2025-06-04
无意识地寻求一种惩罚我们知道,小孩、青少年和一部分成年人有时的举动看上去就像是在自己寻找惩罚一样。比如说喜欢肇事的年轻人,他们刚刚能够自主就想试探一下这个自主权...
2025-06-04
通过分析控制表情的42块肌肉,研究者发现人类有四种基本情绪。Glasgow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挑战了“人类有六种基本情绪”观点。按照之前的理论,这六种基本情绪分别是...
2025-06-04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
2025-06-04
“心病”和“身病”常常结伴同行。一些患有身体疾病的人容易焦虑,比如说高血压患者易焦虑,内分泌科患者易抑郁,可是最近的调查发现,病人学历越高越焦虑,收入越少越抑郁...
2025-06-04
这几日,网上一则《微信头像透露你的性格》的帖子被广泛转载,“微信头像透露着一个人的性格,用生活照作头像的人对自己的接纳度比较高,用卡通图片作头像的人希望自己能保...
2025-06-04
记得上本科时,校园闭路电视总会在晚上八九点时播放电影,有一次播放的是经典恐怖片《午夜凶铃》。当贞子从井中爬出时,整个宿舍楼一片鬼哭狼嚎,不少人从宿舍一路嚎叫到厕...
2025-06-04
有些人爬上去了愿意成为其他人继续攀爬的肩膀;有些人爬上去了却傲慢地把别人踩在脚下。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上天赐予的成功”让人变得骄傲自大,蔑视弱者;而通过自己...
2025-06-04
这个问题庄子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蹍市人之足,则辞以放骜,兄则以妪,大亲则已矣。故曰,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庄子·庚桑楚》这是奥...
2025-06-04
你遭遇过这样的情况吗?和朋友在一起可以侃侃而谈,但在同事面前打电话的时候,居然结结巴巴,更不用说在公司例会上汇报工作语无伦次了。其实像这样的人为数不少,他们和熟...
2025-06-0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