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孩子大学毕业,分到北京。同事带来见我,要我这历经沧桑的老伯,给孩子说几句话,提点做人的心理建议。我说,孩子大了,自有主张,咱们不必干预太多。不过要说忠告和...
2025-06-26
乐观是积极心理学中24项积极人格特质之一。研究表明,乐观不仅是对抗生活挫折的缓冲剂,还是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乐观虽然有天生的成分,但是事实证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适当的训练变得更为乐观。积极心理学是目前最热门的话题。积极心理学之父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前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赛力格曼。说起“积极心理学”的由来,完全源自一个偶然。
在马丁·赛力格曼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三个月后的一天,他与5岁的女儿尼奇在园子里种菜,突然他发现女儿手舞足蹈地将种子撒向空中。赛力格曼叫她别乱来,女儿却对他说:“爸爸,我能和你谈谈吗?”
“当然。”他回答道。
“爸爸,我从三岁到五岁一直在抱怨,每天都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现在我长到五岁了,我决定不再抱怨。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样容易生气吗?”
赛力格曼虽然写了大量有关儿童心理的著作,但由于工作太忙,他和自己孩子的关系并不是太亲密,女儿的这番话触动了他。赛力格曼也反思自己的生活,他感觉过去的五十年里,自己都在阴霾的气氛中生活,心中有许多不高兴的情绪,而从那天开始,他决定让心灵充满阳光,让积极的情绪成为心灵的主导。
继而,赛力格曼将这种乐观美好的心理学,定义为“积极心理学”。
神经生理学和激素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在思考时,会相应地感受到一股情绪拉力,把人拉向以下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分别被称为积极情感吸引(PEA)和消极情感吸引(NEA)。而这两种状态,都与大脑和身体中的某些生理过程相关,也与情感倾向、认知倾向和行为倾向有关。
当我们处于充满希望的状态时,PEA就被激活:呼吸放慢,血压降低,免疫系统活跃性提高,人们会感到平静乐观,充满希望。反之,如果专注于一些消极因素,则会激活NEA,人们会感到紧张,压力增大,产生悲观和防备情绪;血压上升,呼吸加快,面部肌肉绷紧,身体随时准备承受压力或伤害,并产生紧张反应,血液涌向身体中大的肌肉组织,那些不太重要的神经线路被迫关闭,人与大脑的许多部分就失去联系。重要的是,NEA激活后,大脑失去了以成熟的干细胞制造新神经组织的能力,其结果是学习能力下降。
学习链接
马丁·E.P.赛力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是美国心理学家和自助书籍作家,现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主任。他的理论“习得性无助感”在科学心理学中得到广泛接受。他的著作包括《无助》、《习得的乐观》、《乐观的孩子》、《幸福可以传授吗?》等。
六十秒速乐法
美国有两位专门研究乐观的心理学家,帮大家整理出几个乐观的技巧,方法简单而且效果神速,能让你立刻变得乐观起来。很心动吧?就让我们赶快来学这种“六十秒速乐法”吧。
1.抬头挺胸
只要抬头挺胸就能改变情绪!这个方法是不是简单到令你无法置信?那你可得把自己的怀疑放下,因为科学研究早就证明:身体的姿势与心理的状态密不可分。所以,要矫正头脑,请先矫正身体。
当一个人抬头挺胸的时候,呼吸会比较顺畅,而深呼吸则是压力管理的妙方。当抬头挺胸时,我们会觉得比较能够应付压力,也就容易产生“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乐观态度。因此,身体的姿势的确会影响心情。要是垂头,就容易感到丧气;如果挺胸,则容易觉得有生气。所以,请千万别小看它,下次当脑中的悲观念头冒出时,赶快调整一下姿势,抬头挺胸,带出乐观心境吧。
2.用愉快的声调说话
谈到人际沟通,有个要点极为重要:重点不在于我们说了什么,而是在于我们怎么说它。“怎么说”的部分,包括了语调、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等方面。常被人忽略的是,我们的声音是有表情的。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来说,传达的意思可能完全不同。因此,你说话的声音,会不经意地泄露你当下的心情,也相应会影响到他人对你的回应方式。
如果你想变得乐观些,请先用愉快的声音说话——更棒的是,世界也会愉悦地回应你。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39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心灵鸡汤:大气方能成大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同事的孩子大学毕业,分到北京。同事带来见我,要我这历经沧桑的老伯,给孩子说几句话,提点做人的心理建议。我说,孩子大了,自有主张,咱们不必干预太多。不过要说忠告和...
2025-06-26
幸福是什么,相信不少朋友听到这条问题都会思考一番。幸福这样感觉,每个人在心中都有不同的定义,对于幸福的理解也有不同。以下5个步骤可以让为你心理体验一下幸福的感觉...
2025-06-26
男人大多懒惰,能明天办的事,决不今天办;能不收拾房间,决不收拾;能不洗的袜子,决不洗。男人大都很骄傲,自以为是一个什么高等品种,天生是当领袖、当领导、当主任、当...
2025-06-26
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心理十分高兴,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含在口里怕化,儿子长大以后什么事都不让他干,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
2025-06-26
我有个朋友被自己的孩子天天缠着。他心理深知对于孩子“玩乐”应该跟看待工作一样重要,所以,他开始了两班倒的生活。某晚,孩子还没有听他把故事讲完就沉沉睡去,他悄悄地...
2025-06-26
生活中有许多难以避免的冲突情境,届时我们会习惯性地运用一些沟通方式来使自己心理摆脱困境。面对下面15种情境,你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排队时,有人在你前面插队。★你...
2025-06-26
“我结婚已经18年了,孩子考上大学后,家里只剩下我们夫妻俩,生活中突然多出来一大片空白,不知道如何去填补。以前忙着工作和照顾孩子,日子过得也还好;现在,两人面对...
2025-06-26
不少人都不喜欢改变,而情愿保持现状。心理学家霍曼和瑞希指出,不管是丧偶、生病这种坏事,还是结婚、升职一样的喜事,只要是生活中的改变,都能给人带来压力感,与身体疾...
2025-06-26
幸福,似乎是一个太过抽象的心理词语,然而在人生中,我们又时时刻刻在追寻着它。可是,幸福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呢?其实,幸福只是一种心态。你感到幸福,...
2025-06-26
几乎所有的心理治疗家都相信,认识自我是生活幸福的先决条件,而精神分析的“领悟”过程则能通过寻找和分析心理障碍的历史渊源,使人们走出情绪的困扰。然而,纽约威尔康乃...
2025-06-2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