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1910年出生的,你一生中得抑郁症的概率不到1%;如果你是1950年出生的,你一生中得抑郁症的概率就变成3%:如果你是在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你一生中得...
2025-06-28
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压力大,留意新鲜事物的人会发现,为了迎合人们释放情绪的需要,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发泄现象”有“哭吧”:哭个痛快,哭出轻松,哭了之后笑对人生;有“发泄公司、发泄室:发泄室四周的墙壁都用皮革包着,隔声效果好。门窗一关,不管你在里面长歌当哭也好,大吼大叫也好,粗暴咒骂也好,这个空间就只属于你一个人。那怕外面的人就从门口经过也听不到任何声音。
西南交大发泄室、有发泄网站:“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我都会到‘发泄网’上‘吼一吼’”,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的朱小姐说,“尤其是春节前,我会特别的焦虑、担心,上网‘骂’一通后就好多了;有发泄游戏、发泄产品:今年年初一种名叫“发泄壶”的减压工具进入了日本市场:这种发泄壶造型如同半坡时代的陶罐,ABS材质,有一大一小两个开口它可以让你意尖叫狂吼,而不用担心被家人和邻居听见:因为花瓶的功能就是弱化产生的噪音,使其变得比悄悄话还低。使用的方法很简单:用大嘴盖住嘴巴、然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发泄壶会将你用尽全身力气的渲泄变成蚊子叫飞出来、然后一把捏死。)。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欢迎、有人抨击、有人赞同、有人咒骂……。我觉得发泄作为一种心理学技术,应该客观公正的看待它,更重要的是要科学合理的应用它。首先发泄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心理学技术,发泄在心理学上叫做“宣泄”,宣泄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净化。心理学家通常会用渲泄情绪的方法去治疗病人,让人们将内心积郁的心理因素疏泄出来,是维护心身健康的重要原则之一。心理大师布洛伊尔与弗洛伊德都很重视强调这点,并称之谓“心理净化”疗法。布洛伊尔与弗洛伊德还发现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凡是病人能够得到较好精神疏泄时,病情都会有明显地好转。所以,他们认为只有把这些积郁的东西“净化”后,才会收得较好的疗效。这也是心理学家多萝西·巴鲁克一直坚持固守的主题思想:只有坏情绪发泄出来,好情绪才会显山露水。至于现在一般的心理咨询师、都会告诉你情绪压抑时,可以通过打橡皮人、写信、哭等把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节和休整。心理学家通常建议人们在极度郁闷的时候,用大声喊叫的方式把不良情绪发泻出来,以防不良情绪积压心胸,造成抑郁症的发生,这对健康是极其重要的,甚至关乎生命安全。其实就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情绪释放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它可以有效的平衡心理。一些人之所以感到反感,可能是由于它把人性中赤裸的一面给展示了出来。感觉难为情、甚至恐慌,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人本就是一种感情动物,本就是一个善恶综合体,像动物一样释放情绪,本就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当然应该适时适度、科学合理的去释放情绪,否则真就变成动物了。
第二:正确的方法、科学合理的释放情绪:对于上述发泄现象,有人担心它会扰乱社会风气、助长暴力倾向,这种担忧有一定的道理,沉迷于暴力游戏、在发泄网站大骂特骂、甚至到发泄公司去摔、打、砸,把某人的名字写上橡皮人拳打脚踢等。确实有些不太合理,而且还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其实没有必要这么麻烦,完全可以用一些简单适用的办法——把炸弹引爆在无人区去释放情绪,只要利用好了,照样可以直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打沙袋,当心理憋屈难受的时候,狠狠的击打沙袋,不仅可以释放情绪,更可以很好的锻炼身体,可谓是废气利用一举两得。还有大声喊叫:可以找一个山头、或者一片小树林,对着天空尽情的喊叫——心理学家西纳特拉博士认为:大声喊叫可以缓解精神压力,减轻紧张情绪,使皮质醇的产物释放缓慢。通过大声喊叫来发泄情绪是一种净化心灵的过程,事实上,大声喊叫可以刺激内啡肽的释放,而内啡肽是人体的天然镇痛剂……。或者到歌厅去吼歌、或者通哭一场——元元在外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平时总是显得那么坚定、理智、处理问题一丝不苟,但没人知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周末找几部十分悲伤的电影,关起门拉上窗帘静静地看,或者默默流泪,或者放声痛哭。即使被家里人看见,顶多也就笑话她“泪腺比较丰富”,不会招来更多的怀疑。后来她发现,这样的方法在女性小圈子里十分流行)。或者干脆找一个堆放建筑垃圾的地方,废弃的砖块、氢气块是最好的发泄器具。总之发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完全可以做到“把炸弹引爆在无人区、不“伤及他人”。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411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用积极乐观的心理对待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如果你是1910年出生的,你一生中得抑郁症的概率不到1%;如果你是1950年出生的,你一生中得抑郁症的概率就变成3%:如果你是在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你一生中得...
2025-06-28
“我是世界上最了解父母的人,因为我和他们生活的时间最长。”这是许多儿女想当然的观念。但儿女真的了解自己的父母吗?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与父母其实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心...
2025-06-28
李开复是一位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1998年,李开复加盟微软公司,并随后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2005年7月20日加入Google公司,并担任G...
2025-06-28
什么都不懂的女子,会触动男人的保护心理,而这已经是几百年前的古语了。现实现在的女人绝对不会甘愿做无才便是德的女人,但不代表他们不适合做你的好妻子。赚钱是一种能力...
2025-06-28
44万人都在讨论“拖延症”明明知道该做什么,却总下不了决心,总不能付诸实施。有人把这种精神状态概括为“拖延症”。拖延症,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概念,它是近来网...
2025-06-28
缓解睡眠困扰,松弛精神状态是关键,不妨试试以下自助性训练:上床前冲个澡,或在32℃~35℃的水中泡脚20分钟。选择一个最舒适的体位,放松全身肌肉。放松的方法有舒...
2025-06-28
半数以上的女性大概都看过、或了解过小说《飘》。主人公斯嘉丽最经典的一句话是:“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了。”遇到了难题,她会暂时性回避,至少,在今天在当下她选择回避。...
2025-06-28
不管你现在是一个人走在异乡的街道上始终没有找到一丝归属感,还是你在跟朋友们一起吃饭开心地笑着的时候闪过一丝落寞。不管你现在是在图书馆里背着怎么也看不进去的英语单...
2025-06-28
一到周一,就有人咆哮:“又上班了!上班的心情比上坟还要沉重!周末总是很短!有木有!又上班了!有木有!每到周一,我就疲倦!头晕!胸闷!腹胀!食欲不振!浑身酸痛!注...
2025-06-28
学会与压力相处远离失眠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而导致的睡眠不足。在现在高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失眠现象经常发生,而对于失眠所造成的危害大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2025-06-2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