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给20-40岁女人的心理处方近日,据“美国在线”报道,美国心理学会发言人、发展心理学专家戴安娜·芬利博士提出:成年人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现代...
2025-07-17
“夫妻相”确有科学道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夫妻在相貌上有不少类似之处。曾经有心理学家解释说,一个种族的任何两个人都有不少相似之处,当我们得之两人是夫妻后,就会暗示自己去寻找他们的相似之处,结果发现了他们的“夫妻相”。然而,最近匈牙利佩奇大学的科学家塔马斯·贝雷兹克表示,夫妻相的确是有科学依据的。
有夫妻相并不是人类专属的权利在许多动物当中也有“夫妻相”的现象存在。研究人员在对动物和人类的研究都发现,每一个成熟的动物或人会在潜意识里依据与自己之间的相似性来选择配偶。而长得像的夫妻之间有较大的几率会拥有相同的优良基因,这对优化后代是有一定程度的益处。当然,这种相像的优势必须保证是非近亲的两个个体,如果是近亲相配,他们虽然具有强化相同优质基因的优势,但是同时会产生致病基因被强化的恶果。
弗洛伊德把“夫妻相”归结为“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把“夫妻相”现象归结为“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其实,除了对自己认同的心理因素外,贝雷兹克则认为,某种与生俱来的“配偶辨识机制”可以让个体本能地寻找与自己相似的其他个体作配偶。人类的“配偶辨识机制”会让小孩从小在心中建立一个择偶标准,这个标准是根据与自己不同性别的父母的长相。
实验证明:女儿所选择的丈夫与父亲的相似度就高。为了避免有遗传上的偏好产生,研究人员选择了26个收养了女儿的家庭。接着他们准备了三组照片,第一组是女儿以及四个丈夫候选人的照片,其中有一个是真的丈夫。第二组是收养女儿家庭的父亲以及四个丈夫候选人的照片,这些父亲的照片是女儿在二岁到八岁时照的。第三组是收养家庭的母亲及四个丈夫候选人的照片。
最后,研究人员找了250个左右的学生来评定三组照片中人物的相似度。实验结果显示,指认夫妻配对的正确率极高。另外令人惊讶的是,指认岳父与女婿配对的正确率也很高。不过岳母与女婿配对的正确率却很低。实验结果也发现,丈夫与父亲的相似度会因女儿童年时与父亲的关系而改变。受到来自父亲在情感上的正面支持越多,那个女儿所选择的丈夫与父亲的相似度就越高。
人类的择偶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不过科学家也表示,人类的择偶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会受到种种生物上或是社会上的影响,有研究结果显示,气味也会影响配偶的选择。而一般在生活中,金钱、职业或是地位都有可能影响到选择配偶时的决定。
如果哪天发现自己的丈夫长得像爸爸,说不定不是个巧合,或许这正意味着自己在小时候跟爸爸的感情很好呢。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558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开给20至40岁女人的心理处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开给20-40岁女人的心理处方近日,据“美国在线”报道,美国心理学会发言人、发展心理学专家戴安娜·芬利博士提出:成年人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现代...
2025-07-17
心理暗示也会怀孕?一位初诊的太太挺着大约6、7个月大的肚子,神色慌张地走进诊间,急着告诉医师她阴道出血了,并要医师赶紧看看她肚中的孩子是否安好。令人惊讶的是...
2025-07-17
细节一:很多男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想获得一个原本不怎么爱他的女人的爱,也是分时间分场合的。在这几个时刻里,女人对爱的抵抗力,是最低的。比如,幽闭的环境里。日落黄昏...
2025-07-17
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即肌体内出现某些功能紊乱,但未影响到行使社会功能,主观上有不适感觉。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心...
2025-07-17
很多儿女都有这样的感受:和年纪大的父母相处越来越困难。他们的心情说变就变、很容易大起大落。刚刚在公园溜得挺开心,回家后又觉得电视不好看、没意思而唉声叹气;明明说...
2025-07-17
国家公务员面试不仅仅是对考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验,同时也是对考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考验。最后能够顺利通过国家公务员面试的,往往不一定是回答内容最全面...
2025-07-17
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单身男女齐过“光棍节”?这天又会有多少人为让自己告别单身而烦忧?走在大街上,穿梭在人群中,看着那成双成对、幸福甜蜜的情侣牵手而过,真是羡慕嫉妒恨...
2025-07-17
冰箱内部食物如何摆放,也能影响我们的饮食习惯。最新一项研究表示,冰箱内部食物的摆放位置尤其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来战胜吃高热量食物的冲动。专家建议,最好把蔬...
2025-07-17
美国《健康网》刊登了哥伦比亚大学外科教授、纽约长老会医院心血管硏究所所长穆罕默德·奧茲教授的文章,他指出,很多疾病的确是有遗传的“倾向”,但并不会百分之百地遗传...
2025-07-17
老人容易忽视心理抑郁的原因是什么呢?权威调查表明:患抑郁症的老年人中,5%的人能自发独立、健康地生活,15%左右的老年人病情常趋于慢性化,20%以上的老年人会常...
2025-07-1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