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分离焦虑:孩子总是离不开你?

2025-07-20 心理健康
【摘要】:“分离焦虑”出现的时间当孩子一岁左右时,可能会出现离不开主要照护者的情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分离焦虑”。有些孩子“分离焦虑”出现的时间比较早,最早8~10个

  “分离焦虑”出现的时间

当孩子一岁左右时,可能会出现离不开主要照护者的情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分离焦虑”。有些孩子“分离焦虑”出现的时间比较早,最早8~10个月就会出现。当孩子会爬、活动范围扩大,有时候可能看不到主要照护者时,就会开始有这种情形。

导致“分离焦虑”的原因

一岁的孩子身体发展动作与能力越来越进步,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甚至会四处探索,但是孩子的心智发展却还不成熟,随着依附关系的建立,孩子会很黏主要照护者,当大人一离去,孩子不知道大人还会不会再回来,很容易产生“我是不是被抛弃了”的疑问,因此会感到惊慌失措。

除了年龄与发展的阶段之外,当妈咪再生弟弟妹妹时,因为妈咪的注意力会转移到新生儿身上,孩子也可能会有“分离焦虑”的倾向;另如刚上幼儿园或到新环境,孩子也会开始焦躁。

  这种状况通常会持续多久

通常等到孩子满3岁以后,随着心智年龄越来越成熟、社会化的历程与逐渐习惯与主要照护者分离,孩子就慢慢不再会有“分离焦虑”的问题了,所以“分离焦虑”只是一个过渡期的行为表现,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孩子所黏的对象,不一定是妈咪

基本上,孩子所黏的对象都是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护者。如果妈咪并非家庭主妇,那么孩子所黏的对象则不一定会是妈咪。

夜晚时容易哭闹不休

处于“分离焦虑”时期的孩子,白天时会黏着主要照护者不放;夜晚睡觉时,突然醒来时若看不到主要照护者,孩子容易夜啼难眠。当大人半夜被孩子的哭闹声惊醒,检查既不是尿布湿了、肚子饿了,也不是穿太多、太少或生病不舒服,通常都是因为与大人分离不安所致。

“分离焦虑”是正常的成长过程

尽管孩子紧黏着大人不放,会让大人受不了,不过张玺医师表示,“分离焦虑”是正常的成长阶段,是因为孩子相当信赖大人的缘故,表示亲子互信与依附关系建立得很好,两人之间密不可分。这只是成长的过渡阶段,大人不用想“该如何使孩子不要太黏人”,除非孩子太黏的问题持续到5、6岁以上,甚至已成为一种生活障碍时,才需要求助于医师或治疗师。

  孩子“分离焦虑”的行为表现

当孩子焦躁不安、不想离开大人时,通常会以大哭大闹来表示,有些孩子则是会紧抱着大人的大腿,不让其离去,或是追着大人跑。程度较严重的孩子,甚至连大人上厕所也要跟,醒着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想看到主要照护者。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591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选择恐惧”的深层心理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