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家长忧心的情人低龄化

2025-07-27 心理健康
【摘要】:最近几年,过情人节已经成为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的时尚了。从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了解的相关数据来看,每到这个节日,孩子就给自己的“小朋友”送礼物。专家提醒家长,

最近几年,过情人节已经成为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的时尚了。从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了解的相关数据来看,每到这个节日,孩子就给自己的“小朋友”送礼物。专家提醒家长,警惕孩子做出“出格”举动。

初二男孩带女友外出旅游

一名初二学生的家长来到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他的儿子留下一张字条离家出走了。字条上写着:我去秦皇岛看大海了,你们别找我。后来家长发现,跟儿子一起去看海的,还有男女同学共7个人。

“过年的时候不少孩子得到了数量可观的压岁钱,这为孩子们的‘冲动消费’提供了条件。”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说,“这几个孩子里就有出钱请‘女友’一起旅游的。而离开父母监管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问题。”

而一个高一孩子的母亲来咨询的时候,手里拿着男孩给女孩买好的“情人节礼物”——一串彩色珠子穿成的手镯。妈妈生气地说,这是男孩花130元钱买的,可是实际价值大概还不到10块钱。

  一周上百电话咨询怀孕症状

北京市宣武区青苹果之家的少男少女诊所,每到长假结束一个月之后,都会迎来一个少女堕胎高峰。曾经遇到年龄最小的来做堕胎手术的孩子刚上初一,13岁。家长根本想不到,开始只是觉得孩子越来越胖,感到奇怪,后来才发现情况不对。”而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热线每到开学后三四周的时候,一周会有上百个电话咨询“怀孕症状”等相关问题。如今孩子早熟得令人吃惊。热线咨询中,两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居然在短信聊天中互称“老公”、“老婆”。

  家长应该“夺情”

面对严峻的形势,专家建议家长开展“夺情大战”。孩子是有情感需求的,如果家庭不用亲情填补情感空白,孩子就很容易把感情用在“小朋友”身上。专家建议家长把“情人节”变成“亲情节”。可以组织家庭聚会,让孩子和父母一起过节。也可以让孩子想办法,设计节日怎么过。

对于孩子手里过多的“压岁钱”,专家建议家长“有策略地收回”或者引导孩子花掉。例如用压岁钱交学费,给爷爷奶奶买礼物。也可以专门给孩子办一个存折,但孩子买东西要与父母协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孩子眼中的“感情”,将产生出格行为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656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教你四招克服疑病症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