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常常会出现失眠的现象,而伴随而来的会有入睡困难、睡眠时间不足、多恶梦、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等症状。长时间的失眠会导致记忆力减退乃至精神衰...
2025-07-29
创伤性抑郁障碍的音乐治疗
【摘要】心理障碍中的抑郁情绪困扰,尤其是创伤性抑郁障碍相对危害较大。抑郁性神经症的药物干预到一定程度,在患者痛苦程度减轻的情况下,减量乃至停药以心理治疗补偿是合理的取向;然而药物、认知、认知行为调节方式时常遭遇“瓶颈”;求助者的信心动摇或者彷徨,又容易导致次级症状、和抑郁障碍的反弹。音乐干预治疗策略是一个比较经济、“环保”和有效的策略。基于动力学观点,情结能量导出、负面能量纾解时效和心理再建环节的音乐干预策略实施,效果良好。
一、抑郁性障碍的挑战
抑郁症被称为“蓝色隐忧”,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目前已经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在深圳、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大城市的白领们在高压力高竞争的环境下迅速成为此病的高发人群。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统计分析,全球抑郁症的发生率约为3.1%,而在发达国家接近6%左右,2002年全球重症抑郁病患者已有8900多万人,而全球的抑郁症患者已达3.4亿。在年满20岁的成年人口中,抑郁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率增加。预计抑郁症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将上升到8~10%;到2020年重性抑郁所致功能残基将升至疾病总类的第2位,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抑郁症在我国的情况不容乐观,目前抑郁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大约为4%。据应用新的疾病分类和诊断系统所进行的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抑郁症患病率约为10‰~15‰左右,已与发达国家统计结果相近。因为抑郁而自杀的现象也十分严重。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有资料显示,我国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与心理应激相关的疾病患者约占人群的5%~10%,身心疾病、心理障碍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2008年我国重点城市典型医院神经系统用药金额,京沪穗三大城市的比重超过60%,抗抑郁药约占1/5。
在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更加数倍于这个数量的抑郁性心理问题、抑郁性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边缘人群连初步的心理治疗也没有得到。经济压力、文化偏见和心理保健科普不到位是重要原因。寻求更加经济、有效和适用的心理干预策略成为当务之急。抑郁性障碍是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的巨大挑战。
音乐治疗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宝库,是大众心理治疗和大众自我心理保健的有效策略。本人在多年的心理辅导治疗中,针对某些求助者采用了音乐治疗作为主要或者辅助干与策略,尤其是对于创伤性抑郁障碍者得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创伤性抑郁障碍的音乐动力特征
心理创伤导致的应激状态超越个体资源极限,内分泌系统紊乱出现焦虑、抑郁性痛苦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而演化成抑郁性障碍。而次级症状的推波助澜,使得抑郁障碍不断加深。负面能量不断积累导致了“心结”的形成。
催眠治疗理论、人本主义学派的潜能说,认知行为疗法的取向等都把正面能量的引导,促进人格强大作为了干预策略的追求。而这个靶向目标,都是求助者内心深处的负面能量积累—心理能量的郁结。
而音乐治疗的生理、心理“共振”说、内分泌和情绪的“调节”说,都吻合了心理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假定。生活严重负性事件导致心理创伤,就是一种“心理物理学”动力现象。例如地震的巨大破坏力,摧毁房屋,毁灭生命,伤害躯体,也伤及了相关心灵。也可以说地震的巨大能量,在患者心理上留下了“撞击的痕迹”。这个痕迹太重,积聚了大量的负性能量,超越了承受能力。而个体的自我平衡能力、合理防御机制几近崩溃,内分泌系统杂乱无章,出现紊乱。“司令部”(中枢神经)“断水断电”—递质失衡,秩序大乱。焦虑和抑郁笼罩了“世界”,一片阴暗。
重建个体的心理结构平衡,恢复中枢的工作条件—内分泌系统均衡,适应新的生存环境—生活的重大改变状态,成为个体的首要任务。这个任务的完成和内在“应急预案”的构建,才是创伤性抑郁障碍的真正康复。
音乐治疗的动力特征,正好吻合了这个需要。认知行为疗法,以符号和语音方式,传导着重建信息,以图调动内部资源,构建新的平衡。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是有效的,然而对于很多求助者,却会遭遇到发展“瓶颈”。谘访双方都可能会出现一种无力无助感。
音乐治疗的动力效用,往往在无言之中得到发挥,令人惊喜!内在能量的整合疏导,不难想象,转移与升华在悄然进行。悲哀跟着音符化为泪雨,泪雨追随韵律带来了春风,愁容随着旋律化为笑靥,……
三、 创伤性抑郁障碍的音乐干预实施
本人众多创伤性抑郁障碍的干预实例中,丧偶暨闪婚女士阙某(化名)的抑郁障碍干预最为典型。笔者试图据此呈现音乐干预框架,而非标准程序。精神心理疾病的症状干预,可以有诊断标准,药典须知等规范可以遵循;而心理治疗所面对的的每个个体的“问题”差异、多样性,导致心理干预的非标准性,技巧性乃至艺术性;然而这个非标准性又是不失框架和理论基础的—科学性。毋宁说,音乐治疗和其他任何疗法一样,必须具备一定的结构性。
这是一位不幸的女士,36岁,大学文化;八年的夫妻恩爱婚史;两年前,在一次游乐的漂流中发生落水意外,丈夫被人从溪流中打捞起来,已经回天乏术。案主近年体检,除消化不良,轻度胃炎,消瘦,无其他疾病报告。失眠,食欲不振,长期以泪洗面;一年前理性选择某公务员再婚,半年前求助时,已经到了婚姻离异边缘状态;案主端庄貌美,敏感细腻,言语得体,面容憔悴。主诉长期持续痛苦,低落自卑;一人独处就忍不住无端哭泣,气短;头痛、失眠;自杀念头经常冒出来,称说要不是因为父母和孩子,怀疑自己不定哪天就会自杀。在半年的心理治疗中,采用了音乐干预策略,效果明显。基本过程如下:
(一)、诊断分析:经摄入性谈话,生活事件分析,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临床相主要表现为创伤后抑郁性障碍。经过催眠式自由联想分析,发现阙女士因为丈夫溺水死亡事故突发,恩爱夫妻之间太多的“未完事件”纠结于心,不能自拔;沉湎于抑郁之中,反倒带给她一丝安慰,丈夫遗物摆满房间,睹物思人悲伤带给自己一些安慰。直到友人介绍一位适龄离婚公务员,理性再结婚,希望得到感情补偿,走出悲哀。
无奈这位离异公务员,人格不足以包容丧前夫而走不出痛苦的妻子。加上保留的遗物种种,引发嫉妒。关系很快恶化……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67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谁是你的睡眠杀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常常会出现失眠的现象,而伴随而来的会有入睡困难、睡眠时间不足、多恶梦、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等症状。长时间的失眠会导致记忆力减退乃至精神衰...
2025-07-29
有报道称,经常聊天,就好像是在做大脑的保健操,同时还可以使人拥有健康的心理,而老年人经常聊天可以预防老年抑郁症。这种说法是真的吗?用如此简单的方法就能预防老年抑...
2025-07-29
再过不久就是一个万家团聚的日子,在这样的气氛下,人们都忙着弹琴烦忧交流感情,平时不能做没空做的事情现在统统一次玩个过瘾,以前要注意要保健的事情也可以抛之脑后。但...
2025-07-29
青少年大多正处于叛逆期,对于青春期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容易带有抵触心理,因此对心理咨询活多或少的有些排斥。那么进行青少年心理治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对青少年施...
2025-07-29
梅子任职于一家外资企业,是老总的行政助理。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美差,只要协助新加坡籍老总处理事务,接接电话递递茶水,便可以背靠大树好乘凉了。但梅子烦的就是那个不...
2025-07-29
国外一项研究证实,造成成功男人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紧张、压力和孤独感。男性因心脏病发作或自杀而死亡的时间常见于周一的上午9时左右,这正好是他们经历了周末的孤独之...
2025-07-29
春季,气温变化大,对于经常失眠多梦的人来说更应该注意饮食上的调养,以保身心健康。那么,春季失眠如何自我调理效果好呢?以下专家推荐的失眠食疗方,大家不妨在生活中多...
2025-07-29
很多人都有春天老想睡觉的感觉,有人认为是睡眠不足导致的,也有人认为是“春困”的原因。那么,春天老想睡觉是怎么回事,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专家表示,春天老想睡觉...
2025-07-29
躁狂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疾病,躁狂症症状常与抑郁相伴而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精神健康。但是,由于很多人对于躁狂症症状缺乏一定的了解,不能及时发现病情,以致耽误...
2025-07-29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
2025-07-2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