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是一个狂热的减法生活的推崇者。她多年的漂泊,养成了一切就简的生活习惯。所有的生活都随手挤压在一只皮箱里,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单位跳到另一个单...
2025-07-30
研究发现,如果患者真的相信药物会发生作用,那么即便在使用假药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跟使用真药一样的效果。这一研究从生理学角度进一步印证了医学上的安慰剂效应,即心理暗示对于病人潜在的积极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讲,暗示是指以言语或非言语的,简单的或复杂的方式,含蓄地、间接地或直接地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当暗示发生时,虽然我们只能看到生理或化学反应,但首先是人的心理反应或精神性反应,然后基于这个反应才引起生理的反应。
心理暗示是人接受外界或他人或自身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心理暗示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其心理机制是外界影响不知不觉中渗入到个体的内心,在潜意识层面形成一种心理倾向,可转化为心理能量支配个人的行为或心理。
至于心理暗示功能究竟有多强大,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科学数据。而且,暗示既然是潜意识的,就不易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所以夸大的说法就很易流行。具体到每个人,心理暗示功能的强弱也并不相同。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抑郁、内向的人比自信、成熟、开朗的人更易受暗示;一些性格开朗的人,本能会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于是身体也就更健康。
暗示是一把双刃剑,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战胜困难和挫折;消极的暗示却能对被暗示者造成不良的影响。
当人们了解到心理暗示的功能后,就应该相信心理暗示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自我调控的。大家应该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避免消极的暗示。最简单的就是每天对着镜子向自己微笑,发自内心地肯定自己的优点。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68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另类减法生活 真的快乐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我的朋友,是一个狂热的减法生活的推崇者。她多年的漂泊,养成了一切就简的生活习惯。所有的生活都随手挤压在一只皮箱里,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单位跳到另一个单...
2025-07-30
11月14日,上海某学院一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惊慌中跳楼逃生不幸身亡,一些学生感觉“心理很受伤”不得不回家“疗伤”。北京回龙观医院杨甫德副院长指出,每个人都...
2025-07-30
高品质的婚姻生活,除了要有爱情外,还需要一些小花招。花招一:爱情逆向操作男人赖以生存的是“胜利”的味道,而一个好妻子,绝对要是他百分之百的“冤家”。有一个女人,...
2025-07-30
不敢和陌生人说话,不敢和别人目光对视,不能在他人的注视下工作,在公共厕所小便更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任务……技术员小赵的“内向”似乎有点过了头。其实,这不是简单的性格...
2025-07-30
“郁闷、无聊”已经成了现代人的口头语。然而,无所事事的时候,人们宁可整天窝在家里上网、睡觉,也不愿意把这些时间花在运动上。从表面来看,无聊是因为“无事可做”,从...
2025-07-30
现代的孩子在得到铺天盖地的爱的同时,却越来越失去了随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时,却失去了与父母拥抱、游戏和谈话的机会。很多人都认为,学龄前儿童没有学...
2025-07-30
生活中有些人备受失眠的困扰:晚上入睡困难,睡眠不足或不深,早晨起床则浑身乏力,无精打采,甚至还会浑身肌肉酸痛,消化不良,面色灰暗,总处于一种焦虑的亚健康状态。深...
2025-07-30
孩子做错了事情,有时候家长不得不处罚孩子,但怎样的处罚,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呢?本期家长沙龙里,家长们对此提出了各自的对策。小蔡:我家小孩有张积分表,让孩子帮忙做...
2025-07-30
小婴儿由于心理发育特点而怕生尚属正常,如果孩子两三岁了还害羞,做什么事情都要父母陪伴,怕见陌生人,在陌生人面前局促不安,说话总低着头,声音小,爱脸红等等,那就不...
2025-07-30
“我给他吃得好,买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经常和他交流,怕他受一点委屈,这些难道不够吗?”面对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需要什么”的问题,一些家长显得迷惑。长春...
2025-07-3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