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大明今年45岁了。他23岁大学毕业时就来到这个单位,至今已经整整22年了,目前还只是个副主任科员。如果近一两年还提不上去,他可能很难再有什么机会了。但是...
2025-07-30
过年时,老年人看到孩子们都回家,感到很开心。假期结束时,老年人送走了儿孙,看着热闹的家里冷清下来,他们容易产生失落、伤感、寂寞、抑郁等感觉。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每一种情感都具有不同的等级,同时也有着与之相对立的情感状态,比如:紧张与轻松、激动与平静等。一般情况下,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感情等级越高,呈现的心理斜坡也就越大,很容易滑向相同等级的对立情绪状态。
对老人来说,儿孙们回到家,让他们觉得特别热闹、特别开心,而一旦聚会结束,儿孙离开,老人的情绪就容易滑向另一个极端。因此,儿女们应该意识到父母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并有意识地采取干预手段。为此,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给父母一定的思想准备。儿女吃完饭不要马上起身,表示“要离开了”,而是要陪老人聊会儿天。在走之前,儿女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老人暗示要走了,比如帮孩子整理书包,向父母告知明天要工作等。
第二:为了减少父母的失落感,儿女们可以在到家后给父母打个电话,多聊几句,比如聊聊下一周的生活和工作安排等。同时,儿女们可以把下次再来的日子说清楚,让父母的心里有一种慰藉。
最后,为了避免父母陷入不良情绪,儿女们可以给父母安排一些生活内容,比如让父母去逛逛街,向父母推介一部好电影等,这些都可以有效地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从而缓解他们心理上的落差。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69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典型案例大明今年45岁了。他23岁大学毕业时就来到这个单位,至今已经整整22年了,目前还只是个副主任科员。如果近一两年还提不上去,他可能很难再有什么机会了。但是...
2025-07-30
生活中,有不少老年人话太多,整天唠唠叨叨说三道四,反反复复没完没了。老年人为何会变得喋喋不休呢?首先,唠叨是老年人排除孤独感的一种手段。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心理...
2025-07-30
人们经常将老人比作孩子,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比如,人年纪大了,性格就会像小孩,时不时闹个别扭,希望引起别人的特别关照。因而不得已,子女也只能像哄小孩一样哄着老人才...
2025-07-30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不少“空巢老人”的真实生活写照。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一项统计显示,城市老年人中感觉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只占56.9%,农村老年人的这...
2025-07-30
针对一些老人爱买药的现象,不少有此经历的市民都有同感:自己说得入情入理,为什么父母就是不听劝?对此,心理咨询师说,老人这么做,和受冷落有关。不停买药源于心理暗示...
2025-07-30
一个人快乐不快乐,通常不是客观环境的优劣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情绪等因素决定的。快乐是什么?快乐是幸福和满意的心境,是一种感受和体会,带有鲜明的主观性。同样...
2025-07-30
刘女士大学毕业即进入外企工作,她的年轻和高薪一向被人羡慕。10多年后的今天,她的心情开始沉重,不得不为自己的前景担忧。她想到国有企业或机关谋份稳定的工作,可是,...
2025-07-30
据报道,9月12日,家住广州荔湾区芦荻街一中年男人挥刀砍杀自己的两个儿子,13岁的大儿子被砍伤后逃出家门向街坊求救,而8岁的小儿子则命丧父亲刀下。据说,行凶的父...
2025-07-30
一些年龄在25岁到40岁之间的高学历者,常常在没有任何病理变化,也没有任何器质性改变的前提下突发性地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女性还会并发...
2025-07-30
美国最新研究表明,经常担心失去工作要比真正失业对一个人的身心造成的危害更大。这项研究将发表在9月份的《社会科学与医学》杂志上。为了研究工作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所带...
2025-07-3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