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5月为精神心理疾病复发率最高的时期。春天的气候也会使30%的正常人情绪波动较大、容易烦躁不安,发生伤人、酗酒等事件。春季的心理问题就像一场流行感冒,会...
2025-08-05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癔症性精神障碍和癔症性躯体障碍两大类症状,而这些症状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症状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有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一般认为,心理社会因素是癔症的主要病因。急性的、能导致强烈的精神紧张、恐惧或尴尬难堪的应激事件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首发年龄以20-30岁最多。
(一)癔症性精神障碍
又称分离性障碍,是指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部分或完全不相符合。主要表现以下几种:
1.意识障碍
包括周围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障碍。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又称意识改变状态,以朦胧状态或昏睡较多见,严重者可出现癔症性木僵,也有的患者表现为癔症性神游。自我意识障碍又称癔症性身份障碍,包括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多重人格等。
2.情感爆发
是癔症发作的常见表现。患者表现为在精神刺激之后突然发作,时哭时笑、捶胸顿足、呼天撞地、吵闹不安,有的自伤、伤人、毁物,有明显的发泄情绪的特征。在人多时,表现得更明显,内容更丰富。
3.癔症性痴呆
为假性痴呆的一种。表现为对简单的问题给予近似回答者,称Ganser综合征;表现为明显的幼稚行为时称童样痴呆。
4.癔症性遗忘
又称阶段性遗忘或选择性遗忘,其遗忘往往能达到回避的目的。
5.癔症性精神病
为最严重的表现形式。通常在有意识朦胧或漫游症的背景下出现行为紊乱、思维联想障碍或片断的幻觉妄想以及人格解体症状,发作时间较上述各种类型长,缓解后不遗留症状。
(二)癔症性躯体障碍
又称转换性障碍,是指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以躯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多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
1.运动障碍
较常见为痉挛发作、局部肌肉抽动或阵挛、肢体瘫痪、行走不能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言语运动障碍,表现为失音、缄默等。
2.感觉障碍
包括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感觉异常(如咽部梗阻感、异物感、头部紧箍感,心因性疼痛等)、癔症性失明、失聪等。
由于癔症往往在他人暗示与自我暗示下发病,因而也可用暗示方法消除其发病或减轻症状。心理暗示疗法是治疗癔症的经典方法。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4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每年的3-5月为精神心理疾病复发率最高的时期。春天的气候也会使30%的正常人情绪波动较大、容易烦躁不安,发生伤人、酗酒等事件。春季的心理问题就像一场流行感冒,会...
2025-08-05
你为何成为血拼女王女人对购物近乎疯狂的喜爱和男人对女人购物濒临极限的厌恶相映成趣。据说夫妻是不能一起逛街的,因为那是对他们感情的巨大挑战。既然拦不住,男人通常说...
2025-08-05
1.学习上碰到挫折。很多人在刚开始时学习兴趣很浓,当他碰到问题时,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使他产生焦虑的心情以及逃避的思想并怕学习。2.碰到外在的压力。由于家长...
2025-08-05
音乐让人更快乐。英国牛津大学的罗宾·邓巴带领利物浦大学和宾汉姆敦大学的研究者发现,随乐起舞、打节拍或唱歌时,大脑内啡肽的分泌增加,让人感到愉悦。所以,以后听到音...
2025-08-05
15年前,我患上了抑郁症,那时我刚20岁出头,突然感觉整个世界都变了:也许今天我还很快乐,可第二天就彻底变了个样。我感觉男友、朋友、父母不知何故突然变得危险而小...
2025-08-05
事实上,“抑郁症”与“抑郁心情”、“抑郁情绪”是有性质上的不同。尤其是,大众心里的“抑郁症”通常与普通人群中的“神经衰弱”、“亚健康”状态等相提并论。然而,让我...
2025-08-05
睡眠改变精神病人的失眠与神经衰弱的失眠不同,精神病人的失眠无明显原因,无痛苦体验,也从不主动就医。有的即使彻夜不眠,次日仍毫无倦意,有的甚至感到精力过人。但...
2025-08-05
很多突发事件(如恐怖袭击、沉船、撞车等)和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火灾等),都会对生活在和平日子、没有危机意识的人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从而使其心理上遭受重大的创伤...
2025-08-05
小崔是一名业务员,春节前有一笔项目款一直催不回来,领导三番五次地催促,甚至发狠话要他走人。小崔天天在客户和老板间受夹板气,并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一天,他又被领...
2025-08-05
喜欢清洁、细心检查,原本都是良好的习惯。可这些行为要是成了一种“非如此不可”的“仪式”,就可能跟强迫症扯上关系了。在心理学上,强迫症被认为是一种精神障碍,这类患...
2025-08-0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