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和抑郁是两种独立的情绪和障碍,但在实际中两者往往同时存在。在美国,95%以上的抑郁症病人至少存在一种焦虑症状,20-65%的焦虑症病人也存在着抑郁。另外焦虑...
2025-08-05
其实,成熟的成年人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常常能处事不惊;可是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却还不具备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无论 是与人交往,还是面对升学之类的考试,都有可能陷入焦虑之中。比如就拿今年高考而言,有位朋友对我说:我孩子今年高考,这两天分下来了,她考得不够理想, 没有能上重点分数线。我们全家都陷入一种焦灼的状态之中。孩子情绪特别不好,整天愁眉苦脸。我不敢抱怨她,怕她想不开再出点什么事,本来她就心重。
我有心让她再考一次,复读一年。我丈夫不同意,说“什么重点不重点的,有个学上就算了。要不要复读,让孩子自己定。她要起上一个普通校,就让她上,哪能有那么多尖儿可拔。女孩子耽误不起,再读一年,如果下次还考不上重点,或比这次分还低,怎么办?”说得孩子一个劲儿掉眼泪。我自己也不知怎么办才好?
此刻他们全家都陷入了一种焦虑的情绪之中,如何冷静地作出选择,尤其是如何让孩子保持健康心态,这很重要。如果说考前的适度焦虑,可能化作动 力,推动孩子更好地复习。现在已经考完了,再过度焦虑,就有可能不够冷静,不能做出最佳判断,反而陷入相互埋怨之中,使孩子的挫折感更进一步加深。那么, 如何把焦虑变成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呢
首先弄清引起焦虑的症结所在。症结在于家长对孩子的实际能力给不出一个准确的估价。他们心里也担心,怕孩子复读一年再考不上重点,就要孩子自己 来下决心。这样一来,反而弄得孩子自己也有压力,觉得不如今年就上一个普通校算了。而当妈的在嘴上又鼓励她复读,争取考上一个重点校,她自己也有点不甘 心,因此内心压力很大。其实做家长的这时应该减压,不必要孩子做出承诺后再来下决心。否则会适得其反。按照心理学的理论,一个人把过多的能量耗费在压抑上就没有足够的能量去成长,他的发展就会出现停滞。这样的局面当然是做父母的不愿看到的。
其次应该弄清这种焦虑并不是仅仅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在于做家长的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焦虑使自己无法 做出正确的选择,这背后隐藏着这样几个念头,“你应该考好,怎么现在考成这样,叫我们怎么认可?“你下次一定得考好,不然怎么下决心让你复读?”“你是女 孩子,女孩子耽误不起,你可得弄清楚。”从理智上你觉得不该抱怨孩子,但是潜意识的内心活动,孩子不会没有觉察。其实这些认识都是可以澄清的,因为这里有 不少绝对化与不合理的观念。“为什么一定必须考好?尽到努力了,好马也是有失蹄的时候。”“考重点不是目的,学业有成才是目的。复读一年只是增加了进重点 校的机会,进与不进,都不影响终极目的。”“女孩子耽误不起,男孩子也同样耽误不起,不必强调这个因素”——与不合理因素争辩,是缓解焦虑的一个好方法。
作为一个学生,如果你不善于和人交往,怕被别人注视,怕与人交流,怕与异性交往,你不妨分解社交焦虑,完成行为训练与情绪表达训练,缓解焦虑的困扰,学会自如地与人交往。
同样,过度的考试焦虑也 是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过度的考试焦虑会强化人的自卑,由于对自己评价过低,过多地内疚与自责,反转过来也会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可以带着适度焦虑去考 试,焦虑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现在大家往往只注意到了负性的一面,其实面对考试,只要以自信的态度,注重考试技巧,学会管理时间,学着放松、舒展自己,反 而有焦虑的考生可能比毫不在意的考生考得好。重要的是了解情绪,善用情绪,了解焦虑,善用焦虑。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50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焦虑和抑郁有很多的重叠症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焦虑和抑郁是两种独立的情绪和障碍,但在实际中两者往往同时存在。在美国,95%以上的抑郁症病人至少存在一种焦虑症状,20-65%的焦虑症病人也存在着抑郁。另外焦虑...
2025-08-05
为了照顾父母,小云春节后换了一份新工作。可这份工作让他难以发挥才干,做事处处不顺。小云感到很失落,每天无精打采,到了办公室就觉得眼皮发沉,倦意十足。每晚睡12个...
2025-08-05
“老爸在我6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家里只有我一个小孩。”在广州白云心理医院接受治疗的旭向心理咨询师张星陈述自己的家庭状况。旭停顿了片刻,掏出一根烟,拿打火机点上,继...
2025-08-05
独生子女常见的性格心理障碍主要有抑郁心理、孤僻心理、执拗心理、偏激心理、狂妄心理、冷漠心理等。其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因而疏导的方法也各有讲究。抑郁心理表现...
2025-08-05
历来就有“医不自治”的说法。说的是医生最好不要给自己或自己的家人治病,因为疾病发生在自己或家人身上时,在诊治的过程中容易掺杂不必要的忧虑和忧患意识,影响客观的分...
2025-08-05
云南读者陈女士问:我因为频繁咳嗽、身体常有明显紧绷感等到医院就诊,分诊人员让我到神经内科看。医生诊断我为“焦虑症”,给我开了抗焦虑的药物。我吃药一段时间后有点发...
2025-08-05
抑郁症会增加过早死亡的风险是研究者早已发现的现象,但一项最新研究又显示,即便是没有达到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的轻度忧虑,也会增加过早死亡的风险,这提醒人们要注意心理...
2025-08-05
抑郁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你知道抑郁症的症状有哪些?下面为大家解析抑郁症常见的9个症状:抑郁症九个典型症状解析:1、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意志消沉,几乎每天如...
2025-08-05
首先是患者自身方面的护理教育已经懂事的患儿正视现实,要有勇气战胜恐惧,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使生活更美好。在适当的时机,...
2025-08-0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重性致残性精神疾病,起病往往比较缓慢,早期症状比较隐蔽,常不易被家属和周围人发现,而早期识别精神分裂症,对于诊断、治疗、早日康复和改...
2025-08-0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