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怎样克服恋物癖?

2025-08-05 心理健康
【摘要】:恋物癖有哪些表现呢?①千方百计地收集其偏爱的异性的物体。不惜冒偷窃、名誉扫地、前途暗淡的危险,不停地到处寻找,若拿不到这些东西,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②恋物癖

恋物癖有哪些表现呢?

①千方百计地收集其偏爱的异性的物体。不惜冒偷窃、名誉扫地、前途暗淡的危险,不停地到处寻找,若拿不到这些东西,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②恋物癖的人对异性本身毫无兴趣,将性欲专门指向物品。至于这些物品是什么人的则无关紧要。而正常的恋物心理则与此相反,是一种“爱屋及乌”的心理。

③患者一边摸、看、闻这些物品,一边以各种方式达到性乐高潮。如有的患者在手淫或性交时也带着这些物品。

④恋物癖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而且患者偷窃恋物的前后心理也是相当复杂、矛盾重重的,没有得到之前,往往感到焦虑、紧张和不安,一旦得手,虽然性心理得到了满足,但常常又会因憎恨自己的这种行为而产生自责、悔恨、忧郁、痛苦、自卑等心理冲突。因此,经常是有改过之心,无改过之举。

对恋物癖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可进行心理治疗,配合环境教育与约束,能够矫正大多数恋物癖者的行为。对于恋物癖的防治要从幼儿教育开始,重视环境对幼儿人格的影响。在不同年龄阶段要根据儿童与少年的心理特征进行必要的性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两性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消除对异性的过分神秘感,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尤其是自制力、果断性和品德修养。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预防恋物癖。

恋物癖者要有矫正自己异常行为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难于纠正和易复发而自卑,主动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少接触易引起性冲动和性挑逗的情境和物品,少看带有色情内容的文艺作品和影视节目。恋物癖者一般没有反社会、攻击、不合作或偏执等严重人格异常行为,大多是愿意接受治疗的。因此,家庭成员和其他人应该耐心疏导和教育有这种行为的人,让他们学习性科学知识,了解正常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反应,认识恋物癖行为对社会、对自己心理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告诉他如何建立正常的两性友谊与爱情关系。如果能与一个理解、同情、体贴他的女性建立恋爱关系,该女性对矫治其异常性行为会起到关键作用。

对恋物癖者可采用厌恶疗法和疏导谈话疗法进行矫治。疏导谈话疗法是由心理医生或在患者心目中有权威的教师、家长或其他人跟患者进行谈话,在心理医生或其他谈话者的耐心引导下,逐步克服错误的性观念,形成对性问题的正确认识。厌恶疗法则是由心理医生运用各种令人不快或厌恶的刺激作为强化物对患者实施行为矫正。当患者注视女性衣物用品,产生性快感时,即予以电击(或给予其他厌恶刺激),令其感到痛苦,产生回避反应。如此反复多次治疗(l~2周),患者注视女性衣物时产生性兴奋和快感的次数越来越少,直至消除。厌恶疗法与思想品德教育、行政处罚、个人修养和谈话疗法等措施相配合,可收到较好的矫治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51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爱哭和唠叨等同心理治疗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